維亞濟馬,疲憊的德軍使出老套戰術,不爭氣的蘇軍為何又被俘66萬

巴巴羅薩行動中,古德里安的第2集團軍隸屬於馮.博克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目標是莫斯科方向。6月22日戰爭一開始,古德里安勢如破竹,一路猛衝猛打,不到三週時間就挺進蘇聯境內400-500公里,德軍幾乎佔領白俄羅斯全境。 7月16日,古德里安攻下斯摩稜斯克,打開了通向莫斯科的門戶。

維亞濟馬,疲憊的德軍使出老套戰術,不爭氣的蘇軍為何又被俘66萬

此後,巴巴羅薩的進度突然慢了下來,飛臨前線視察的希特勒下達了令眾將領不解的命令—分兵南方。希特勒命令古德里安掉頭向南挺進基輔,協同倫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團軍群共同“解決”基輔地區的蘇軍西南方面軍。

正向莫斯科一路狂飆的古德里安只得悻悻作罷,無奈掉頭向南運動。9月9日,古德里安親自指揮麾下的第3裝甲師衝破蘇第40集團軍的防線,與南方集團軍群會師合圍。至9月26日,基輔會戰結束,在這場希特勒所稱的“史上最大圍殲戰”中,幾乎整個蘇聯紅軍的西南方面軍被圍,66萬蘇軍被俘。因德軍的包圍圈密而有漏,極少蘇軍僥倖突圍逃脫,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布瓊尼和鐵木辛哥兩位元帥及赫魯曉夫政委。

維亞濟馬,疲憊的德軍使出老套戰術,不爭氣的蘇軍為何又被俘66萬

穩定南翼解決了糧食這個大問題後,德軍發起颱風行動,集中兵力向莫斯科發起進攻,古德里安也接到了北上的命令,但此時已即將進入十月。

按照計劃,古德里安率第2集團軍突破蘇軍第50集團軍的防線逼近布良斯克,隨後協同快速兵團從南面和東南迂迴莫斯科。

維亞濟馬,疲憊的德軍使出老套戰術,不爭氣的蘇軍為何又被俘66萬

10月3日,中路德軍奪取了蘇軍沒來得及設防的空城奧廖爾,10月6日又奪取布良斯克。隨後,德軍沿奧廖爾-圖拉公路向莫斯科以西的維亞濟馬方向推進。為此,蘇軍西方面軍進行了艱苦的防禦抵抗,試圖為組建和集中新的預備隊贏得時間。

維亞濟馬,疲憊的德軍使出老套戰術,不爭氣的蘇軍為何又被俘66萬

其實,經過連續三個多月的艱苦戰鬥,疲憊的德軍攻勢明顯不如戰爭初期強大了。對付蘇軍,他們仍採用“以快速的裝甲部隊迅速對敵縱深迂迴,再分割包圍”的老套戰術,這一招,蘇聯人在半個月前的基輔戰役中應該記憶深刻。況且,這樣的“大縱深迂迴敵後打援”同時也冒著被對手反包圍的巨大危險,

可以說是一招險棋。

維亞濟馬,疲憊的德軍使出老套戰術,不爭氣的蘇軍為何又被俘66萬

10月7日,德軍各坦克集團在維亞濟馬附近會合,切斷了蘇軍第19、第20、第24和第32共4個集團軍的退路。10日,德軍從兩地域向莫斯科方向發起進攻。

朱可夫臨危受命任方面軍司令,帶領被合圍的蘇軍抗擊了德軍數次衝擊和空襲。到了13日,蘇軍維亞濟馬集團大部被殲,小部突圍出來留在敵後進行遊擊戰。

維亞濟馬,疲憊的德軍使出老套戰術,不爭氣的蘇軍為何又被俘66萬

就這樣,在已近強弩之末的德軍攻勢中,蘇聯紅軍雖進行了頑強抵抗,還是有66萬人成為俘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