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里不起眼的小弟,为何有劲韩之名?

Jack゛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似乎是不太起眼,但是在战国初期,韩国实力也颇为了得,战国初期,虽然晋国公室已经衰弱,但是

韩赵魏三家联手,无论是对齐还是对楚,都是无往不利。

韩国初期的确“劲韩”一阵,不过后期多为纵横家为了鼓动韩王而予以的美誉。

1、三家分晋,韩国得晋国在中原的地缘优势

三家分晋之初,魏国国土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赵国得到晋中、晋北及河北部分,韩国得到上党高地,占据了中原地利。

邯郸、晋阳、大梁都在上党高地的威慑之内。而且韩国北有太行山,南有黄河,地形非常有利,而且由于处于四战之地,多山地而少平原,民风尚武,“天下劲兵处”

韩哀侯时,凭借手段与实力,吞并了郑国,让韩国也一举称为七雄之一。

单纯从地势上,韩国虽然多山地,但是这些山地无不威胁到其他几国,还保护自己。

2、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装备精良

韩国有一项列国都眼馋的资源——宜阳铁山。所以韩国的冶铁业在当时应该是最发达的。所以韩国的装备非常精良

《战国策》中,苏秦为合纵说服韩王提到:

溪子、少府、时力、距来这些良弓,都可射出六百步之外。韩国士兵抬脚踏射,能发射百箭而不间断,远处的可以射中胸膛,近处的可射穿心脏。

韩国士兵的剑戟都出产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而邓师、宛冯、龙渊、太阿这样的宝剑,都能够在陆地上斩断牛马,在水中击杀天鹅和大雁,遇见敌人立刻可斩。

至于坚固的铠甲、盾牌、头盔、铁护臂、革制的射抉、系盾的绶带,这些东西韩国无不俱备。

即便去掉夸张的成分,也能看出,韩国的装备也是非常精良。张仪为连横劝说韩王时,也只是说秦国有多少士兵多么勇猛,韩国多么缺粮,却不说秦国装备多么精良,可见比起韩国的装备秦国还是颇为不如。

3、战国初期,韩国也曾有一只精锐士兵。

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主要是申不害变法这几年,让韩国也更新气象,一时强大,加上精锐装备的加持,所以韩国被称为“劲韩”

之后纵横家在鼓动韩国的时候,自然也用“劲韩”来刺激韩王。


妖鬼杂谈录


一开始,韩国并不是太弱。

韩国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三家分晋后,韩国的地图如下。

看上去这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可实际上隐患却很大。第一,这是四战之地,韩国动不动就要打仗。第二,难以扩张,除了郑国之外,韩国没地方也没法扩张,他打不过楚国,也无法战胜秦国。再加上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寻求变法,这样一来,韩国从一开始就不强。

地理位置相同的魏国就不一样了,他们一开始就变法图强,很快魏国就成为战国前期的霸主。韩国直到公园前351年才启用申不害,开始变法。申不害是法家术派名士,是术治派的开创者。术治派主张以实现术治为变法核心。《申子》云:“申不害教昭侯以驭臣下之术。”《史记·韩世家》载:“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申不害活着的时候,韩国的确很强。但变法并没有触及到社会底层,所以申不害一死,韩国就又衰落了。

韩国以其著名的兵器------弩,为各国所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看球人


阿斗解读《我小而硬 我不好欺负哦》

提到战国七雄的韩国,貌似在战国七雄中一直没啥存在感,七个国家除啦韩国都有雄起的时候。

秦国不用说,楚国齐国一直是大国,燕国有过五国伐齐,赵国也有武灵王改制,魏国更是在战国一开始独步天下。


那么韩国靠什么为生?让我们一一来说说。

第一,地理地利优势,三家分晋时,魏国得了晋南之地,也就是晋文公时期的晋国最险要肥沃的领土,所谓的“表里山河”。赵国得到了晋中、晋北、河北的大片土地,而韩国得到的最大利益,莫过于上党高地。

上党高地可以说是绝对的好地方,东俯视邯郸,北危急晋阳,南临大梁城。易守难攻,还可以居高零下。可谓三晋第一要地。

因为上党高地的存在,在战国初期,韩魏蜜月期,有这块土地,在魏国默许下,韩国很快就兼并了郑国。所以说,上党高地是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根本。最后长平之战前,韩国丢失啦上党高地地区,韩国灭亡也就是顺理成章啦。

第二,韩国的精良兵器、还有士兵的高素质。 俗话说,“三晋之兵素悍勇”其实在三晋之中,士兵最为悍勇的,不是赵国士兵,不是魏国武卒,而是韩国劲旅。


《史记苏秦列传》 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韩卒之勇,天下莫能当。

《容斋续笔》 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之勇,一人当百。

第三,韩国申不害变法,申不害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常常和商鞅并称。 《史记 韩世家》记录有申不害相韩,脩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所以说申不害变法让韩国安定发展啦很久。

申不害本人以术治见称,内政外交才能出色。在他执政时期,韩国灭掉啦郑国,完成啦韩国历史上第一次兼并战争。


其他,比较知名的还有宜阳之战和伊阙之战。宜阳之战让秦国甘茂费时五个月拿下宜阳。伊阙之战有韩国公孙喜带领军队,被白起打的全军覆没。(这之后韩国一蹶不振)

韩国土地面积狭小,兵源短缺,纵使有上党高地,国力也难以和赵、魏、齐抗衡,在战国时期没有被提前灭掉实属不易,尤其是相比于中山、宋、燕等国家,韩国更是暴漏在秦、赵、魏、楚、齐五面夹攻之下。如果不是战略缓冲地带的需要,也许早就灭亡啦这也是实力的体现。


阿斗不傻


主要是靠前期欺负弱国刷经验和申不害变法。

韩国是三家分晋后才成为诸侯国的,它的地理位置很尴尬,四面受敌,还好它与同出晋家的赵、魏两国关系还可以,但还是受到南面楚国的侵扰。


虽说韩国四面受敌,但是它还是找到了可以捏的软柿子——宋国和郑国。郑、宋两国在春秋时期辉煌过,但是到了战国已经衰败了。作为战国七雄中最弱的韩国就以它们来刷经验了。公元前385年,韩国伐郑,取阳城,伐宋,抓了宋公。公元前375年,韩国直接灭了郑国,将首都迁到郑国旧都新郑。其他时间,韩国也没闲着,跟着大国一起去欺负其他国家。战国前期韩国依靠这些战功在七雄中展现着存在感。


战国中期,变法在各国兴起,韩国也跟上新风(作为大佬一系,不能掉队)。韩昭侯任总申不害主持变法,申不害在韩十五年,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百姓生活富裕起来,使韩国强盛起来。

但就在这时,曾经的战国老大——魏国刚被齐国痛扁两次,它看到自己旁边的小弟像要超越自己。于是派庞涓率军痛扁了韩国一顿,从此韩国一蹶不振,一直当大国的附庸。



公元前230年,韩国第一个被秦国所灭。


司马长史


首先,在春秋与战国的划分线中,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那就是三家分晋。韩、赵、魏三氏瓜分晋国,这无疑是拉起了战国的序幕。

一个争霸吞并的时代开启了。而在这个过程中,韩,赵,魏三家在分晋的过程中获得了足够的资本,不论是领土,技术,经济还是其它,这些都为韩国在日后的争霸过程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在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达成了共识,攻伐一致,相互扶持,俨然一副霸主姿态,驰骋于各诸侯国之中,便连齐、楚两大强国亦是不敢悍其锋芒。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的加大了韩国的各种资源,打下了足够的物质基础。

其次便是各国的变法开始,韩有申不害这一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虽然变法过程不尽如人意,改革效果较比魏,秦等国较差,但亦是使韩国的实力进一步发展,而打仗作战自然离不开兵甲,好的兵甲、器械甚至可以颠覆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而韩国在这方面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丰厚的地产资源,发达的锻造技术,使的韩国甲之坚厚,器之锋锐均堪称七雄之首。这些便是韩国强盛的原因。

然后,大家之所以形成对韩国实力不佳,七雄中的小弟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魏,秦等国的恢宏壮举,而韩国并没有太多拿的出手的战绩,加之韩国内部的政党纷争,君王的不明,导致韩国逐渐消退,将一把好牌打输。所以对其印象不加。但从客观上说韩国的实力是十分强劲的,但奈何前期有强魏,中期有齐,楚,后期的燕,秦,使得韩国沦落为战国时期的配角。


军事新观察


战国七雄里的韩国是姬姓韩氏(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30年),其祖先本是晋国公室旁支,因受封于韩原,故为韩氏。韩国立国之初就灭了郑国,并迁都新郑,与魏国、赵国结成三晋之盟;之后又有申不害变法,一时间声威大振,诸侯不敢侵韩,故取得了“劲韩”的称号。

韩国对于魏、赵两国有再造之恩,故在三晋之中韩国有道德优势。晋景公时代,赵氏、韩氏、魏氏为晋国六卿之一,其中赵氏最为强大,赵盾、赵朔父子掌管晋国军权。赵朔曾率军救援郑国,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庄王,因功娶了晋国公主庄姬为夫人,生子赵武。后来在屠岸贾的教唆下,赵氏被晋国灭族,仅剩还是婴儿的赵武逃脱。赵武长大后在韩厥的帮助下诛杀了屠岸贾,恢复了赵氏的地位,故韩氏对赵氏有再造之恩。

魏武侯死后,魏国内乱,魏缓、魏罃两公子争权,韩赵两国出兵伐魏击败魏国边防军。赵成侯意图瓜分魏国,韩赵各占魏国一半领土;韩懿侯不同意瓜分魏国,认为将魏国分成两个魏国,两位公子一人一半,这样既削弱了魏国,又不得贪婪他人土地的恶名。韩赵两国达不成一致意见,当夜韩懿侯退兵回韩,赵国孤立无援,于是第二天也退军回赵。公子魏罃击杀公子魏缓,成为了魏惠王,因此韩国对魏国亦有活命之恩。

韩国虽然土地峡小多山地,不利农业生产,但是国内经济较为发达,因为郑国在子产的变法下底子殷实。韩国坐拥宜阳铁山,天下良弓劲弩皆出于韩国,靠着这座铁山,韩国向六国出售铁矿亦收益颇丰。韩国靠近黄河,故水利发达,很多水家大士皆出韩国,比如著名的水家名士郑国就是韩国人。在政治上,韩国与赵国、魏国相处得都较好,至少这两个国家对韩国还是颇为尊重。

战国前中期,魏国如日中天,让韩国感受到了威胁,故韩昭侯聘请法家名士申不害来主持韩国变法大计。申不害是法家术治派,主张用术来统御群臣,也就是整顿吏治,同时申不害还在韩国进行土地改革,训练新军。申不害相韩的十多年里,韩国国富兵强,天下诸侯莫敢侵韩者,且韩国也打了几仗,从几个小国手中夺了一些土地,故韩国有了“劲韩”的名号。

魏国想统一三晋,故先伐赵国,结果被齐国救了;接着魏国发生身边的韩国更有油水,故大军伐韩,韩国誓死抵抗魏军,且求救于齐。齐国想韩魏两衰,故拖了半年才出兵救韩,此战由孙膑指挥,在马陵道伏击魏武卒,击杀魏军主将庞涓!经此一战韩国变法成果付之东流,魏国主力部队亦被齐军歼灭,三晋皆衰败了。后来赵国通过胡服骑射成了一流强国,韩、魏则一直没有恢复,成了三流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