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中,說做人要像坐羹一樣,講究火候,火候如果沒到,則眾口難調,但燒過了,事情也就焦了。無論做人還是做事,全都在於這“火候”,多一點,是過,少一點,是缺。
如果說,一個人,需要小火慢慢燉煮,那麼他便如同酒香,變得醇厚濃香。王千源,這個名字你大概不曾熟悉,但他卻用作品說明,他就是這樣有故事,有內在的人。
演員,現在越來越多在他們身上有了延伸的詞彙,比如流量明星。靠著粉絲,流量生存在這個殘酷卻又風光的演繹圈中。但王千源卻截然不同。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是在電影《鋼的琴》中,他飾演了一個下崗工人的角色,為了尋找這個角色中的感覺,他每天穿著戲服,找尋狀態,調動全身上下的每一個細胞,用自己的方式儘可能的去還原因片中人物所呈現出的味道。
也正是因為他努力找尋人物的每一個細小之處,這部影片也讓他斬獲了影帝的稱號,而觀眾對他“大器晚成”的評價,也由此而始。
但對於他而言,他是幸運的,是感恩的,之後的每一部影片也都是與每一個角色認真的相處,正如他對《鋼的琴》坦言,他看過工人最繁榮的年代,也看過工人最落寞的身影,哪怕這部影片最終沒能在院線上映,但他也會將這部作品珍藏一輩子,這無關其他,只關乎於這部作品在他心中的分量。
而之後在影片中《解救吾先生》中所傾情飾演的華子,才使得王千源真正的走入觀眾的視線,他的淋漓盡致,根本看不出半點的表演痕跡,有觀眾笑稱,還以為是那個社會人的本色出演呢。
也許一個人沉浸在一個角色中沉浸的久了,便似乎很難跳出來,而對於王千源來說,他所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雖然不是他自己,但又像是自己,因為榮幸的是自己曾經參與過這些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中,而每次影片的結束,也是他和這些角色做一一告別的時候。
已然年近50的王千源,演戲對於他來說是幸福的,但多少也是無奈的,就如他在《朗讀者》的舞臺上,所朗誦《老人與海》時的那段文字,不知你是否如我一樣,淚水奪眶而出,生活無論是慘淡還是榮耀,可生活依然會繼續,而你是否有勇氣,一直在路上,一直熱淚盈眶?
閱讀更多 樂扒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