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嫁給半百老夫,23歲守寡,兒子成為一代名家,獲35個博士學位

在我國民間,老夫少妻的婚配歷來就有,花季少女嫁年齡可以當自己父親的男人,哪怕在當今社會也不足為奇,有人對這類現象可能嗤之以鼻,謂之“拜金女”,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晚清女子,卻用自己的一生交出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在丈夫死後獨自將兒子培養成一代大家,連獲了35個博士學位!

17歲嫁給半百老夫,23歲守寡,兒子成為一代名家,獲35個博士學位

馮順弟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為安徽省績溪縣中屯人,自幼聰慧美麗,雖然目不識丁,卻是當地難得的賢惠女子。馮順弟到了婚嫁之齡,本應找個門當戶對的少年郎婚配,卻不料,來提親的是一個年近半百的老頭,他便是胡適的父親胡傳。

17歲嫁給半百老夫,23歲守寡,兒子成為一代名家,獲35個博士學位

胡適父親胡傳(左),胡適母親馮順弟(右)

胡傳是當地有名的士紳,曾經科考落第,但家中經營茶葉生意,總算家境殷實,然而在那個年代,男人到了這歲數,多半不會是個沒結過婚的單身漢,果不其然,胡傳有過婚姻經歷,他的原配馮氏死於太平天國戰亂,所以,他來馮家提親時,已是一名喪妻的鰥夫,以此,馮家長輩並不願意女兒嫁給年長那麼多的男人。

馮順弟卻有自己的考慮,一來,她聽說胡傳在當地名聲不錯,是一位人人敬佩的的士紳,二來,她也想為孃家減輕負擔,於是不久便答應了婚事,嫁給胡傳為妻。

17歲嫁給半百老夫,23歲守寡,兒子成為一代名家,獲35個博士學位

胡適

婚後,胡傳對這位少妻十分疼愛,經常教她讀書寫字,這也為後來馮順弟悉心教導兒子讀書成材埋下了伏筆。

甲午戰爭爆發後,胡傳帶病在戰亂中四處奔走,最後竟病死在廈門。一家之主驟然病逝,胡家頓時失去了主心骨,年僅23歲的馮順弟就此開始了守寡生涯。

當時的胡家雖然家大業大,可架不住吃白飯的人多,胡傳的長子更是經常欠下賭債,使胡家陷入經濟困境。可馮順弟卻在這個時候毅然挑起一家的生活重擔,靠著為別人洗衣縫補的微薄收入供胡適唸書,並送兒子出國留學。

17歲嫁給半百老夫,23歲守寡,兒子成為一代名家,獲35個博士學位

胡適與妻子江冬秀

在馮順弟45歲那年,胡適學成歸來,任教於北京大學,成為名聲大噪的“洋博士”,很快又娶妻生子,為胡家開枝散葉。

辛苦了大半生的馮順弟十分欣喜,然而就在幸福的生活即將來臨時,一場大病竟然迅速奪走了她的生命。

母親與世長辭,胡適非常悲痛,他慎重辦理了母親的後事,將這份對母愛的感念永遠埋在了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