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A股穩預期需轉變監管思維

在10月29日滬深兩市跌幅均超2%後,證監會於30日上午盤中發佈三點聲明,股指應聲由跌轉漲。但對於投資者而言,更關注的是如何通過落實相關聲明提振市場信心。

證監會聲明包括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優化交易監管和鼓勵價值投資三個方面。相對而言,抓上市公司質量和鼓勵長線資金入市都是監管層一直推動的,優化交易監管則屬於比較新的提法。證監會的表述是: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

影響股市的因素眾多,包括經濟基本面、資金供給狀況、外部環境影響等客觀因素,也包括投資者信心、預期等主觀因素。就目前市場非理性下跌而言,最突出的問題是投資者信心不足,證監會此次聲明切中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問題。比如,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良性運轉的前提,而對公司質量的判斷來源於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因此,讓企業及時、準確、透明地披露信息,有利於投資者進行判斷,減少誤導信息的傳播空間。

資本市場一個重要功能是資產保值,鼓勵價值投資的長線投資者進入,既有利於市場穩定,亦可提升投資者對未來發展的預期,更多通過股票保值和分紅來獲取利益,減少投機行為,促進市場良性發展。

至於優化交易監管,事實上也意味著監管力量的加強以及監管理唸的轉變。以往,包括資本市場監管在內的金融監管,很容易陷入“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困境。因此,未來對於資本市場將減少“保姆式”監管,更多地發揮市場自我調節的能力,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公平的交易環節,使投資者有更多機會進入資本市場,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

未來應該如何優化交易監管?我們認為,首先是避免監管機構直接干預市場,讓投資者儘可能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市場預期自由買賣。以往,監管部門時常會對市場進行窗口指導,如限制機構買進或賣出,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對稱,引發逆向選擇,因此需要適當減少窗口指導,特別是在信息不對稱之時。當然,減少干預不代表縱容違法違規行為,對於諸如坐莊、操縱市場等行為,需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其次是投資者保護有待加強,A股市場散戶比重大,交易情緒波動較大,這也是近期A股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減少窗口指導等干預行為的同時,應該加強信息披露,規範市場秩序,提高違法成本,儘可能地減少信息不對稱對中小投資者的損害。

再者,需要加快對外開放,進一步疏通海外資金進入A股的渠道。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可以吸引海外長期資金、成熟投資者,這有利於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穩定性,改善資源配置效率,具體包括完善外商投資證券、期貨管理辦法,改進QFII、RQFII機制等,同時做好跨境資本流動方面的管理,減少海外資金的跨境流動。

此外,對於市場盛傳有可能影響投資者情緒的消息,監管層應該及時回應澄清。如29日坊間傳出部分基金清盤的消息,盤後證監會回應稱,相關報道存在曲解,事實是相關機構持有的股票不但沒有減持,反而有所增加。

可以說,除了引導長線資金入市及鼓勵回購等舉措外,轉變監管思維對當前A股穩預期亦頗為重要,總體原則是讓投資者能夠儘可能及時充分獲取相關信息,並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市場預期自由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