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写在前面的话:

在中国的史学界,有一项纷争已久的难解之题——古代天子出巡,是乘坐四驾马车?还是六驾马车?此问题的提出,盖因汉朝以后,人们就再也没见过“天子驾六”的考古实物。

由此联想到位于扬州城东郊蜀岗之上的天山汉墓——千年之前,威风凛凛的汉广陵王刘胥,出巡其属地时是“驾四”,还是“驾六”?

11月的一个早上,迎着清爽的秋风,我陪着几位来自北京文化界的客人,走进了位于扬州天山汉墓博物馆。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扬州天山汉墓博物馆)

汉墓博物馆气势磅礴,建于蜀岗之上,从多层台阶下仰望,颇有帝王陵寝之势。拾级而上,两旁的门阙、主展厅、东西廊房皆为汉式建筑;门庭高敞,廊柱质朴,凝重、雄伟、粗犷。此馆为西汉广陵王刘胥的墓。

史载: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刘彻将其第四子刘胥封为广陵厉王, 建都广陵(今扬州),在位长达63年。武帝死后,他祈祷神灵,诅咒新帝,联合诸王起事造反,事败被迫自缢。

其实,广陵王刘胥的原墓并不在扬州,而是在城北郊45公里处,海拔几十米的神居山上。1979年春,采石工人开山时发现了刘胥墓葬。这座墓葬以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规模庞大。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汉广陵王刘胥的原墓地址)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广陵王刘胥墓发掘现场)

该墓发掘历时两年,由于当地开山凿石,造成山石松动,不利墓葬就地保护。1982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将刘胥墓迁至扬州,用原墓构件、按原墓式样重建。

历时十年,在汉广陵王刘胥当年的都城蜀岗之上,建成了现在的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然而,经过异地搬迁,这座汉墓的文物价值也大打折扣。2000年,法国总统希拉克来扬州时,慕名参观了“汉广陵王墓”,在对其作出颇高评价的同时,也不无遗憾地称:这座汉墓如果能保留在原地的话,完全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古今中外,“衣食住行”是四大要事。而其中的“行”,绝对是身份与地位的至高象征。作为乘舆制度,什么官员配什么车,一直是不可僭越的政治礼制。举凡大千世界盖没能外。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比如,过去在中国的官员用车上,“北京”吉普车只能县处级干部使用;“华沙”和“伏尔加”是厅局级;“吉姆”之类的高挡小轿车归省部级。就是到现在,官场还是规定:高挡小轿车排气量超过3.0者,至少是省部级领导方能乘座。

在国外,当年普京总统访嵩山少林寺,专程将其座驾从俄罗斯空运到郑州;美国总统周游世界各地,那回不是专乘“空军一号”?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游人正在走向刘胥的地宫)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这座汉墓的最大特色,是所谓“黄肠题凑”。此为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所以为固也。据说1979年5月该墓出土时,刀片都不能插入其缝隙。可见紧固。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在刘胥这座巨大的“黄肠题凑”棺廓傍外,北京客人们指着由四匹马组成的大型帝王出巡模型,议论开来。 议题:还是在中国史学界纷争已久的那道难解之迷——古代天子出巡,是乘坐四驾马车?还是六驾马车?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据文献记载,夏、商、周时期,“天子”才能“驾六”。即:有六匹高头大马拉着出巡的专车,这种六匹马同拉一车的制度,称之为“天子驾六”。

然而,虽古文有记载,但史学家们仍旧为天子出巡是“驾六”还是“驾四”的问题,纷论不休。盖因汉朝以后,人们就再也没见过“天子驾六”的考古实物。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车辚辚,马萧萧,天子之乘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人们不由会联想到——想当年,威风凛凛的“汉广陵王”刘胥,出巡属地时是坐六匹高头大马拉着的专车,还是四匹高头大马拉着的专车?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听着客人们的议论,不由想起了曾经参观过的河南洛阳子驾六博物馆。该馆建在东周时期周王城遗址上。当时,陪同的朋友说:东周王城遗址的中心部份正好位于市区繁华地段,无法发掘,只好停工了。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在洛阳一带立国。之后,商朝、东周、东汉、曹魏等十三个王朝均在洛阳建都。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位于洛阳市中心周王城遗址六匹高头大马拉着天子坐车出巡的雕塑象)

位于洛阳市中心的东周王城广场上的东周王城遗址,是一座以原址保护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为主体,及部分东周时期珍贵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专题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占地1700多平方米,分为两个展区。步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展区。主要是介绍洛阳地区5大都城与当代洛阳相互位置关系、东周王城概况、王陵的探索与发现和珍贵的东周文物。看完第一展区,向西穿过一段走道,便进入了第二展区。也就是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展区。这里展示的是2002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的17座车马坑(马坑)中的2座。

进入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展区,好似看到了随风飘扬的旌旗、听到了车马的隆隆声。其车马呈纵向两列的排列,宛如出行阵列的场面。其中北边一座规模系国内少见,其车马呈纵向两列的排放,宛如出行阵列的场面,更显精彩。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最令人瞩目的是在遗址上唯一一辆“驾六”的发现,以直观清晰的形式印证了古代文献中关于“天子出巡坐六驾马车”的记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在原址展示的“天子驾六”。其保存之完好,规模之庞大,堪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

……历史场景犹在眼前,虽然坑里的马车以及马骸骨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掩埋,均已矿质石化,与土同色。但整个天子出行仪仗的规模赫然在目,盛势逼人,穿透千年时光,隐约间似仍可听见隆隆的车马之声。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瞧见这躺着的六匹马的遗骇和车子了吗?这可是最真实的证明)

考古专家认为,该大型车马坑的发现,不仅仅在于找到了东周王陵遗址,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解决了自汉代以来夏商周三代“天子驾六马”与“天子驾四马”的争论。说明:至少在东周时期天子出巡时驾六马是存在的。

在这里,还看到有殉人、殉物等殉葬品。尤其是位于车马坑内一只小狗的骨骸,引起众人的极大兴趣——这只小狗躺在坑的边缘上,距坑沿仅三十多公分,似乎只要纵身一跃,便能逃出生天。

对此,导游说,当时这条小狗被作为殉葬品丢下坑后,确实是想跃出土坑求生的。但就在它即将成功之际,一块从武士手中投出的石头准确地击中了它的头部。于是,它就在这里沉睡了近3000年。

瞧:小狗骨骸头部被砸出的洞孔,还有小狗身傍当年遗留的石块都能证明这点。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在这里,游人了解到:“天子驾六”是我国古代礼制的一种行为。也就是说:天子出巡时,有六匹马给他拉车。不仅如此,古代人们乘马车出行也有详细的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听讲解员介绍,此位天子究竟是东周何朝暂无法确定,只有通过主陵的挖掘考证才能有答案。但是主陵现在受保护措施等因素影响已经决定暂不发掘。

如今,“天子驾六”的出土,无疑给我们展示了周朝礼制的载体。它如同雅典的卫城是希腊神话中的精典一样,尽管卫城如今断壁残垣,但谁能说它不是雅典娜的家和奥林匹克的精神圣地呢?

扬州天山汉墓揭开史学界难题:古代天子出巡,到底乘坐几驾马车?

(汉墓博物馆里,西汉广陵王刘胥的三层金丝楠木棺郭)

据此,可以肯定地说:“想当年,西汉广陵王刘胥出巡时,一定是乘坐着六驾马车!其理由,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