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破發率高達78% 李小加:研改革機制

今年四月,港交所發佈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從而催生了一輪“上市潮”。 不過,在企業紛紛選擇赴港上市的同時,港股市場也面臨著較大的融資壓力,甚至出現了“破發潮”。

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在香港發行的新股表現在世界主要證券交易所中墊底。 這不免令人擔心,疲軟的股價表現可能打擊2019年在港交所IPO的企業數量。而本次富途棄港取美的原因便說明2019年港交所壓力山大。

今年新股表現是10年最差,集資額逾1億美元的大型IPO首月跌逾6%。今年科技股上市熱潮帶動港股IPO集資額達357億美元,領先紐約交易所,不過集資額達1億美元(7.8億港元)以上的新股,首月平均跌6.2%,為2008年以來最差。根據1994年至今的數據,經過IPO規模加權計算之後,該指標的平均跌幅達到破紀錄的6.9%。

2018年以來上市的202只新股中剔除部分股票後,在186只新股中只有38只股票未破發,3只股票無升跌,145只股票破發,破發率為78%。其中,在明星股份中,正榮地產、碧桂園服務、信達生物等漲超20%,中國鐵塔、新城悅、雅生活、復星旅文、美的置業等漲幅介乎0-10%之間。

而在跌幅榜中,三隻股票上市以來跌幅超80%,毛記葵涌、歐化等兩股在列;30只股票跌幅介乎60-70%之間,匯付天下等在列;18只股票跌幅介乎50-60%之間,映客、希望教育、51信用卡等在列。此外,平安好醫生跌47%;美團點評跌38%;百濟神州、同程藝龍跌25%;佳兆業物業、小米集團、華興資本跌幅超20%。易居、創夢天地、海底撈、寶寶樹、希瑪眼科跌幅在10%以下。

股市迎來寒冬,互聯網迎來裁員風波,資本市場破發不斷,香港跟隨美聯儲加息,港股市場資金壓力不斷加大,加上外圍環境的不穩定,未來的港交所壓力陡增。

李小加近日表示:“新股是否破發與上市公司的質地優劣並無必然關係,破發的不一定是壞公司,好公司不一定不破發,破發的參照系只是IPO時的發行價,只是投資者不斷根據市場冷暖、估值高低調整預期的一種自然反應。”

然而他坦言:“新股破發是市場自然現象,任何一個市場也不能避免。如果人為控制或干預發行節奏或價格,恐怕最多也只可能延緩破發的情況,而且可能導致市場訊息扭曲,對市場的長遠發展可能並無裨益。因此,我們選擇尊重市場的力量。”

李小加認為,評論今年香港新經濟新股表現不如美國時,需考慮香港新規上市的首批新股發行正值中國市場大幅下調,美股仍在牛市“強弩之末”,若以近期表現比較,港美市場表現無大差異。新經濟股在香港市場是新物種,買賣雙方都需時學習和摸索合理定價,今後難免再有新股破發,但市場有自我平衡能力。李小加稱,香港新股發行機制設散戶回撥、基石投資等,被指予上市公司更強勢話語權並非沒有道理,更特別指出香港新股發行定價至掛牌為時5個交易日,影響迅速反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李小加繼而指出,正研究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機制,希望可循公平和保護投資者、有效價格發現、保持競爭力、完善新經濟生態和市場流通等方向處理。

李小加最後指出,新上市機制才實行數個月,評價改革成效為時尚早,相信香港作為上市地的競爭力依然十分強勁,“內地仍有源源不斷的新經濟公司準備明來港上市” ,新機制能吸引更多新經濟公司來港,如當年H股為港市場帶來長久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