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吐寶的故事

過去,橋頭街西北一里左右的程莊,有一座嘉慶帝下令建造的石牌坊。這座牌坊刻工精美,氣勢威嚴。前有望天猴,中有石獅子,牌坊頂部正中嵌石匾一塊,上面題寫“聖旨”二字。關於這座牌坊,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呢。

這座牌坊不遠的街上,有一座山陝廟,建於乾隆年間。這座廟宇,前有鐘樓、鼓樓、戲樓,後有拜殿、大殿、配殿,兩側是廊坊。佔地四五畝,內部空間很大。清朝時,山陝商人常在這裡聚會議事,逢著年節或農閒時候,這裡也常常演戲。而平時,這裡成了各色人等的聚居之地。


石獅吐寶的故事


且說這裡有一位叫李元的人,早些年自湖北逃荒而來,他先是要飯,然後做些小買賣。他做生意,老不欺,少不哄,遇到揭不開鍋的窮人,還接濟人家。所以,知道他的人都樂意照顧他的生意,任憑多等兩天,也要買他的貨。

有一年立秋,他從鄉下賣東西回來。走到程莊南地,覺得肚疼,就鑽到玉米地裡。聽到路上有行人的腳步聲,他又往裡面走了走。走著走著,他忽地一驚,差點倒在地上。原來,不經意間,他闖入了一片墳園。只見墳地裡,荒草青青,柏樹森森,一座牌坊巍然矗立。他想,這肯定是人們常說的石牌坊。以前,不止一個人提到它,想去看看,可每天東抓西撓,不知忙些什麼,一直沒機會觀看,今天既然到了這裡,就看看吧。於是,他邊解手,邊看整座牌坊的佈局和式樣。

四周一片寂靜,李元甚至能聽到自己“嗵嗵”的心跳聲。不知不覺,天已正午。看著看著,他似乎覺得石獅子的眼在轉,口在動。不一會兒,從獅口中露出一坨白亮亮、圓滾滾的東西,在即將下落的一瞬,他飛步跑過去,接著了那東西。一看,一敲,他樂了。“這不是銀元寶嗎?”他覺得是做夢,用嘴咬了咬手指,好疼。他這才相信自己碰到了奇事。他又等半晌,再不見獅子吐元寶,便喜滋滋地走了。以後接連幾天他守候在牌坊前,希望再遇到那天的好事,可是,再沒出現過。第二年的立秋,他再次來到牌坊前,到太陽正南,獅子又開始吐元寶了。他看準時機,得到了元寶。這樣,每年立秋,李元都準時來到牌坊前,得到一錠元寶。

漸漸地,李元年老了,回到了湖北。他把獅子吐寶的事給兒子一說,兒子高興得摩拳擦掌,想馬上就到橋頭,李元勸住了他。

次年將近立秋的時候,李元交待兒子說:“現在去吧,記住要趕在立秋正午前趕到牌坊,等獅子吐下元寶時再去接。”

兒子心花怒放,備些盤纏,便匆匆朝橋頭趕來。到橋頭時,離立秋還有兩天時間呢。他心焦火燎地等到了立秋,吃罷早飯,連三趕四地跑到了牌坊邊,蹲在那裡,盼著正午的到來。兩三個時辰,對於他來說,勝似半年。終於太陽正南了,他雙眼死死地盯著獅口,激動得心要蹦出來了。獅子眼開始動了,口張開了。嗬,亮晶晶的元寶露出來了。他顧不得許多,飛身向前,要掏元寶。就在他把手剛伸到獅子嘴邊時,獅子 “呱噋”一聲合著了嘴。他又等了多時,獅子再沒把嘴張開。接下幾天,他又去牌坊幾次,一無所獲,只得悻悻離開了橋頭。

第二年立秋正午,李元的兒子再次來到石牌坊前。這次,他不僅沒得到元寶,連石獅張嘴也沒看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