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追繳社保不“一刀切”,符合減稅降費大趨勢

12月24日上午,審計署審計長鬍澤君在向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報告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時表示,對少繳或欠繳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問題,整改不宜“一刀切”。

這一表態被理解為向社會傳達了明確信號。因由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自明年1月1日起,各項社保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今年下半年,不少地方的稅務部門都在積極追繳企業以前沒按規定交的社保費,有的地方追繳兩年,有的地方追繳10年,甚至還有更長時間的。追繳金額少則幾萬十幾萬,多則上百萬,一時議論紛紛。

毋庸置疑,社保繳納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但正如胡澤君指出,少繳或欠繳問題,有的問題是長期形成的,有的問題依存的政策法規有所調整,有的對應的經濟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整改時不宜“一刀切”,需要根據形勢發展變化相機抉擇。

以當下環境,以強力手段追繳數額不菲的社保,無疑將使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遭遇一定衝擊。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明確,在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現有徵收政策不變。9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在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前不允許擅自調整;對歷史形成的社保費徵繳層次不齊問題,嚴禁自行集中清繳。

有人測算,待追繳社保的總金額接近2萬億元。很顯然,這是一筆鉅額資金,尤其是在當前社保資金緊張、部分地方支付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這筆資金的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許多地方雖不否認也有補充資金池的用意,但更大的動力或者說刺激,恐怕是對於財權的博弈。因為國稅地稅合併之後,原來地方管理的地稅部門將劃入中央,中央和地方再進行收入分成,如此一來,地方可自由支配的財力就大大減少。因此,許多地方強力追繳,可以理解為是在搶時間,在短時間內儘可能多地收到更多社保資金。

另外,雖然目前全國養老金累計結餘較多,可以確保按時足額髮放,但隨著老齡化到來,社保歷史欠賬、長期面臨壓力的問題卻並未消失。有研究顯示,社保繳費基數合規方面,中國基數合規企業比例從2015年的38.34%,大幅下降到2016年的25.11%,2017年基數合規企業僅為24.1%,2018年雖然略有回升,但仍不到三成。而之所以社保徵繳從明年開始由社保部門改為稅務部門,其用意更在於,利用稅務部門更加詳盡的數據、更加強大的徵收能力,來確保繳費力度。

當然,由上述數據也可以看出,當前中國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社保繳費壓力,尤其是在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企業壓力會更大。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也正是著眼於“放水養魚”,為企業和社會減負。

社保追繳不“一刀切”,關鍵是如何根據現實情況做適當的平衡。字面理解,不“一刀切”,就是要保持政策彈性和相機而動,並不就是說一定不再追繳。其實從長遠看,隨著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落地,今後社保徵收勢必會越來越規範,少繳或欠繳的情況也會逐漸改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