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又没钱了"|看看大学生如何上演花式吃土?

近日,应届生求职网针对95后大学生日常花费发起了《2018年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我们共收集了5066份有效问卷。

花花世界诱惑太多 仅16%的父母会培养孩子理财的意识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61%的父母按月给孩子支付生活费。其次,支付宝/微信等线上转账功能的普及,23%的父母也会按周支付生活费给孩子,其中以男生的父母居多。

@逐梦天际

"我儿子在学校的花费我都是每周日转账给他,一方面现在校园不再完全封闭,太多成人世界的诱惑进入了校园,但是20岁左右的年龄,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在诱惑前迷失自我。另一方面,如果儿子下一周有什么特别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可以跟我说,我也可以及时给他提高生活费。"

但也有14%和2%的父母会选择按学期或者年为单位给孩子生活费。其中,95%为异地求学者。

@大雨后

"我父母每个学期给我10000元,过年的零花钱也全部是我自己保管。父母从来不过问我的钱够不够用,花在了哪里。但是会经常跟我普及理财金融方面的知识,今年暑假时还教我如何买基金,虽然现在基金亏着在,但是周围大部分都是还在为花呗发愁的同学,我看到自己还能有一笔闲钱,我觉得还是挺自豪的,也许还能钱生钱呢!"

妥妥的别人家的父母有木有!!

当然,除了父母给的生活费,大学生们也有自己的赚钱渠道。其中,最主要的三个渠道是奖学金、压岁钱、兼职费。

奖学金金额由于地域及学校等级等原因会有微小差距,但校级奖学金金额一般也都在1000-5000元不等,但仅有1成的学生有机会获得奖学金。

而因为大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过年期间的压岁钱也并不会再收取很多,大多在1000-2000之间。有7成学生表示自己收取到的压岁钱需要作为来年开学后的一部分生活费。(手动dog脸)

兼职成了大学生最看重的一个开源渠道。

@luna~

"我们班绝大部分同学都有过兼职经历,比如发传单、超市导购、服务员、电话销售,甚至还有代答到、代写作业。我做过一次婚博会的电话销售,是被同寝室的同学拉去的。只做了一天,我就想打退堂鼓了,真的既无聊又辛苦了,还受气,自己往返学校要4个小时,打完一天电话回来后什么话也不想说了,自己一个学会计的毕业之后完全不会从事销售工作,有这个时间真的还不如在图书馆看书,准备CPA的考试。"

95后普遍感叹生活费不够花 其中男生高消费者比女生多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37.8%的学生生活费仍处于1000-1500的阶段,29.06%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501-2000之间。其中,男生的平均生活费为1700元,女生则为1500元。本地学生的月均生活费较异地学生高出300元。而一线城市的学校月均生活费与二线城市基本持平。

每月花费上,40.5%的学生每月花费1501-2000元,23.31%的学生每月花费1000-1500元。月均花费在1500元以上的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为6:4。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每月开销最多的五项是下馆子、看电影、买零食、买生活用品、唱K。在下馆子这件事上,男生多半以自觉请客的形式为主,而女生则为AA制。而火锅是大学生下馆子的首选,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不同人群在花费上的重点也会有些差异。比如男生下馆子会占整月花费的大头,同时,谈恋爱也会占到一部分花费,女生花费占比最高的则为买零食。本地学生更注重娱乐,异地学生则更宅。

一位学妹将她的生活开销算了一笔帐,如下。

早餐:豆浆2元、馅饼3.5元。5.5乘以30等于165元!补充:贵的不敢吃……

午餐:8元……想吃肉加2元

晚餐:8元……想吃肉加2元

平均每天20元,20乘以30等于600元!

每周买点水果20元,20乘以4等于80元

165+600+80=845元!

生活:牙刷+牙膏+肥皂+洗衣粉+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80元

卫生纸+洗澡+电费+打印课件+学习用具=125元

校园网费30元 电话费50元 回家来回车费100元 共计385

吃饭加生活共计1230元!

以上统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坚决不生病不吃药!

2. 坚决不买任何衣服!

3. 坚决不喝牛奶饮料,不吃鸡腿鱼类不喝茶!

4. 坚决不离开学校,不接待任何同学朋友!

5. 坚决不请客不送任何人礼物!

6. 坚决不接纳任何集体费用!

7. 坚决不买任何书!

8. 坚决不理发!

9. 坚决爱惜手机电脑不损坏不维修!

10. 坚决不买任何资料不考各种证!

11. 坚决不去任何收费景点不参与各种收费活动!

12. 坚决做一个坚强的自控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13. 坚决不谈恋爱!

14. 坚决不随意与任何同学联系,以节约话费!

15. 坚决不吃零食!

一旦有以上5条以上者1500元是绝对不够的!8条以上者,2000元是挡不住的。

大学生活上演花式吃土 七成大学生都曾为提前消费头疼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79.8%的大学生都有过提前消费的行为。男生多半因为购买电子产品,女生因为购买衣服鞋饰化妆品,会忍不住提前花掉自己的生活费。

另外,2、3月份为最容易吃土的月份,主要是因为每年开年后,大学生们都希望以新的面貌迎接自己新的一年,会给自己添置很多新的生活用品服装等等,同时,开年后的这个学期,也会有很多聚餐,也会给大学生当月的花费增加一些负担。

其次,11月份因为有大型购物节,在最容易吃土的月份中排名第二。

当提前花掉生活费后,大学生们会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开源节流。

最主要的开源方式为通过兼职渠道赚取零花钱;也有3成的学生会选择通过信用卡花呗等借贷平台周转资金;同时,当生活费所剩无几的时候,大学生也会选择缩减开支,本地学生会选择经常回家蹭饭,异地学生会在三餐和日常花费上尽量节省。

@Hug

"吃饭每个月控制在500元,有时候会为了省钱啃馒头。洗澡一个月洗四次四块钱,纸领优惠券买五块钱十卷,然后不吃水果,平时也不出去玩。"

@九九年の兔子

"为了买最新款的手机,我和男朋友将生活费合在一起用。在食堂吃饭,一碗素汤面我俩一起吃~~~~为什么是面不是粉?因为粉容易饿啊~~~"

对于自己不健康的消费习惯,27.8%的大学生虽然觉得这样不太好,但仍然控制不住自己;33.9%的大学生表示只要在在自己能够承受范围以内的预支是没问题的;也有28.9%的大学生表示很正常,生活就是享受;仅有9%的学生会提前将自己的生活费做个规划。

虽然6成的学生认为提前消费并没有什么不好,但75%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因为提前消费感觉到有压力,其中男生感受到压力的人数高于女生。

对大学生的父母,菌菌想说,大学生已经年满18岁,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已经是成年人了,作为父母,还是应该尽量让他们学会独立,学会面对诱惑和压力,尽早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

对大学生,菌菌想说,大家应学会理性消费,不因为物质或欲望而缩衣节食,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挑选兼职的时候应该以自己毕业发展方向为导向,而不是为了挣取一些微薄的零用钱牺牲自己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和经验增长的兼职工作,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