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三

寇準就是在宋太祖締造的文官體制內青雲直上的,寇準19歲中進士,30歲進入中央領導層,33歲任負宰相,成為大宋王朝最年輕的中央領導,可謂少年得志。

宋太宗就跟他的宰相大臣們一起飲酒賦詩,然後就有人端上來一盤一盤的鮮花,太宗是親手選了其中最奇異的最美麗的一朵賜給寇準.他說寇準年少正是戴花飲酒時.寇準才34歲,非常年輕,頭上再戴一朵鮮花,那麼美的鮮花確實是一個簪花少年的那種意氣風發,是正處在人生鼎盛期的那樣一種狀態。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三

寇準

在宋朝的春天,在戴花飲酒時,最美的花朵,最香的醇酒,最錦繡的前程都已經擺在寇準面前了.然而和所有朝代一樣,大宋的朝廷也是一潭渾水,即便有宋太宗的寬容和保護剛正的近乎迂腐的寇準,依然擺脫不了被淘汰的命運.宋太宗晚年寇準被罷免參知政事一職,貶到外地做地方官。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寇準這個人的脾氣不太好,他太硬了,就是太宗給他臺階下,但是他就不給太宗臺階下,兩個人就會嗆嗆到了一定程度,最後太宗就說鼠雀尚知人意,況人乎.就是說你寇準還不如一個老鼠,一隻麻雀,我都給你面子了,你不給我面子.寇準就是這樣一個人。

宋真宗的即位對於被貶官的寇準本該是政治生涯的一次轉機,因為在宋真宗通往帝位的道路上,寇準曾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太宗其實是一個權利慾極強的人,而且是一個強到了痴狂病態的程度的人.當真宗被立為皇太子之後騎著馬上了開封的大街,開封老百姓都說,這真是一個天子呀,就是這些讚美之詞出來的時候,太宗又覺得不高興了.因為他覺得我還在位呢,你憑什麼說他是天子.寇準就勸他說,說這不就是您選的太子嗎,這是未來的皇帝老百姓歡呼,那就說明您選這個人選的對(準再拜賀曰,此社稷之福也).這個就解了太宗的疑心病。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三

宋太宗

出人意料的是,宋真宗即位後並沒有重新重用有恩於自己的寇準.整整七年時間,寇準始終無法返回中央朝廷。在寇準看來是非比人情更重要,不管對面坐的是誰,他一定要掙,對就是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真宗其實相對來講缺乏歷練,他的政治經驗,政治資歷都要比寇準低得多。壞脾氣又是老資格的政治家,對於一個剛上任的皇帝來講,他肯定是要猶豫的,他怕駕馭不了。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三

宋真宗

就在寇準唉聲嘆氣,感到前途無望的時候遼軍來了.入侵的遼軍改變了寇準的命運.宋真宗不用寇準實在是沒人可用了.於是就在遼軍南下的馬蹄聲中寇準匆匆忙忙的就任帝國宰相.來自遼國的飛箭寒光凜冽,令人顫慄,這一次遼軍離得更近,宋朝都城似乎已指日可下,大臣紛紛獻計,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出了一個字——跑.大敵當前,寇準與逃跑主義針鋒相對,他說只有皇帝親征才能鼓舞士氣,一舉殲滅來犯之敵.否則將對不起列祖列宗。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三

寇準把皇帝親征的設想全盤托出了.宋真宗沉默了,大臣們也都一言不發,終於皇帝想到了退朝.真宗就想往宮裡邊去,這個時候寇準一把就把皇帝拉住了,你不能進去,你今天必須把這個事情解決了,而且你絕對不能逃跑,不但不能逃跑,而且一定要往前走,一定要親征。

為什麼不能跑,如果你跑了,那麼開封就一定會守不住,不但開封守不住,整個前線都會潰退,會出現大規模的潰退,到那個時候退一步就沒有路了。所以必須往前走。宋真宗就這樣被寇準威逼哄騙著踏上了親征之路,只不過和雄心勃勃的父親宋太宗不同,這一路他走的戰戰兢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