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和鲁迅,你更钦佩哪一个?

珍懿xbLY4160


我看许多朋友对胡适评价特别高,认为胡适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抗日功绩、正面批评蒋介石等等,都是一等一的好;然而,我要说历史是很复杂的,胡适先生也许当不起这么多的赞誉。


首先说胡适先生的学术水平。


说实话,“学术水平”这件事就和评价一个人长得好看不好看一样,很难有客观的评价,这里我只能把胡适先生赴美求学经历和他博士答辩简单说一下,因为历史事实是不变的,至于如何评价,大家可以自便。


胡适先生1910年赴美留学,最开始读的不是哲学,而是农学,也不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是在康奈尔大学。结果读了两年,“错误百出,成绩甚差”(易竹贤《胡适传》),胡适不得已在1912年从农学改为文学,1914年6月毕业。然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这里要说一句,哥伦比亚的哲学博士很难毕业,华人毕业最快的是顾维钧先生,在校方因为辛亥革命关系,有心降低标准的情况下,顾维钧先生也花了4年才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马寅初、蒋梦麟、蒋延黻、罗隆基、金岳霖正经拿博士学位,都是花了4年以上的时间。


胡适先生满打满算,在哥伦比亚就读了两年,而在他取巧博士论文选择了《中国哲学史大纲》这个容易的题目后(胡适老师是美国人杜威)也依然没能完成答辩,“结果是很不理想”只取得了“博士候选人”资格。


而且胡适论文指导老师杜威和夏德(FriedrichHirth)都没看懂他的论文。当然,这绝不是因为胡适论文写的有多精妙。(史料:唐德刚《回忆胡适之先生与口述历史》,唐本人就是胡适的学生)


胡适很快回国后在没有取得博士学位的情况下,至少是默认了对自己“留美博士”的宣传,因为胡适把自己毕业论文《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出版成书了,封面上赫然写着胡适博士著。博士候选人和博士有多大差别,我相信大家都清楚,胡适自己著作出版,他不可能不知道书上写他是留美博士,然而他却默认了。


历史显示,胡适真正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要到1927年了。也就是说胡适博士名满中华小十年后,他才成为真正的博士。


其次说一下胡适先生抗日所作所为。


大家都知道胡适先生在抗战爆发前和汪精卫搞在了一块,是“低调俱乐部”成员,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胡适之所以能在抗战时跑去美国当大使,并不是因为胡适在美国有多大名气,主要是因为他老是主张妥协和谈判,当时胡适老朋友,也是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钱昌照担心长此以往,胡适要么真变成投降派,要么在国内名声彻底臭掉,于是他和陈布雷一块就跑去找蒋介石,希望蒋介石派胡适赴美,钱昌照有一句话说的很妙“他总不能在外国人面前讲投降。”而胡适去到美国后,果然“负起了蒋介石的使命,就只得放弃他的低调。”(刘大禹《20世纪30年代自由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及绩效评价》)


简单说,胡适做驻美大使很大程度上源自钱昌照等朋友的推荐,而钱之所以推荐胡,是担心胡适留在国内真变汉奸。



那么胡适这个驻美大使做的称职吗?


我们来看胡适顶头上司蒋介石的评价:


上面资料来自《政学先生》,作者李封,三联书店2015年出版。


当然还有没有可能是蒋介石对胡适的偏见呢?


我们再来看颜惠庆对胡适这个驻美大使的评价,颜惠庆是民国老牌外交家,清朝末期曾担任过清朝外交部部长,民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外交部次长、驻德国、丹麦、瑞典等国公使,1923年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1926年还曾担任过北洋政府总理。这样的人对胡适担任驻美大使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蒋介石、颜惠庆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法对胡适进行客观评价,我们来看看胡适好友,王世杰在电报里是怎么说的:



很明显,划红线部分就是王世杰委婉的批评胡适,作为一个遭受侵略的弱国大使,自己对自己肩负什么职责心里还没数吗?


国内当然是希望胡适从美国要回来越多援助越好,而“要援助”就是胡适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工作,可胡适居然觉得为难。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胡适自己是怎么评价自己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争取美国援助的成绩的:



说真的,看过这些资料,好意思把美国对华援助的功劳算在胡适头上吗?(史料:《胡适解驻美大使职始末》,兰台世界2015年第25期)


最后,再来说说胡适批评蒋介石。


不可否认,胡适确实曾经多次当面批评过蒋介石,但是蒋介石在表面对胡适尊敬同时,内心却极度鄙视胡适,鄙视原因主要是1950年代胡适旅美期间,由于没有工作,生活困难,蒋介石曾托人先后送了9000美元给胡适,而胡适也都收下了,所以蒋介石对胡适非常鄙视。


我们就看1958年以及胡适去世后蒋介石日记记载:


1958年5月10日:“对于政客以学者身份向政府投机要挟,而以官位与钱财为其目的。伍宪子等于骗钱,左舜生要求钱唱中立,不送钱就反腔,而

胡适今日之所为,亦几乎等于此矣,殊所不料也。总之,政客既要做官,又要讨钱,而特别要以‘独立学者’身份标榜其清廉不苟之态度。甚叹士风堕落,人心卑污……”


1962年3月3日:“胡适之死,在革命事业与民族复兴的建国思想言,乃除了障碍也。”


兰台


鲁迅和胡适,就文学来说,我更钦佩鲁迅;就勇气来说,我更钦佩鲁迅;就政治远见来说,我更钦佩胡适;就政治品格来说,我更钦佩胡适;就个人修为、与人相处的性情来说,我更钦佩胡适。

然而,就整个人来说,我最钦佩鲁迅!

先说钦佩鲁迅的原因。我曾经花过半年多时间,靠着床头,在夜深人静地时候读《鲁迅全集》,无论杂文、小说、散文、评论、书信,我都大致通读了一遍,有的看得很细致,有的看得很粗略,对有些特别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我都摘抄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说实话,我最喜欢的是鲁迅的文采。有时候觉着,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候,怎么写文章,而且写出能传世的好文章,其实是非常难的,尤其是没有范本可学,全靠自己探索的情况下。写胡适那样一清如水的白话文?就文学来说,胡适流传的作品是很少的,这也证明写他那样一清如水的文章,在文学上除了体裁开拓之功外,其作品是传之不远的。

而鲁迅的文字就不同了,他虽写白话,但不是一清如水的白话,他的文章带着古文的节奏的优美,带着诗的韵律,带着对文字细细揣摩的努力,所以鲁迅写出来的文章,思想深刻,文字精美。如:“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文字,是有着玉琢的精美的。又如“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这样的文字,充满诗的美感。这种例子还很多。

而更让我钦佩的,是鲁迅的骨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最值得人钦佩的。我近些年专注于宋朝的历史和人物,当宋朝人不断受到外族侵略而卑躬屈膝时,我总是会想到鲁迅先生,想到鲁迅先生的精神和骨气。

鲁迅的骨气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品质,然而又常常是我们这个民族所稀缺的。他的内心只有不平,没有折衷;只有正义,没有私利;只有冲锋陷阵,没有低头畏缩。所以,无论多少人说鲁迅尖酸刻薄,我从不为这种观点所惑,鲁迅能够以身单力薄之体,在没有以枪杆子作后盾的情况下,不惧明枪暗箭,孤军奋战,一往无前,与敌人战斗,与强权战斗,甚至与看似亲近的人战斗,其勇无人能比!其骨气,更无人能比!

对于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而言,鲁迅是一面鲜艳的旗帜,他可以给我们在露出媚骨时,给我们以无声的提醒、警醒、警示。

我钦佩鲁迅,也钦佩胡适,这并不矛盾。在我眼里,胡适是人世间做人方面的一道奇异风景,他的谦谦君子之风,值得我学习和钦佩。胡适有仁厚之心,这从她对待发妻江东秀的态度和结果来看,可见一斑。

胡适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他的政治远见,以及对政治的包容。他对待政治,是以他那“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验主义态度对待。他也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对待政治的方法是科学的,更是务实的。这也是胡适最值得人钦佩的地方。


帝国的脸谱


胡适一位真正的教育学家,一位曾获30多个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当时的美国总统,对他都敬佩有加,各国著名学者无不以胡先生为榜样,为楷模而学习效仿之,连毛也自称为是胡的学生,可见胡先生的才能,学术之高也!先生提倡的中西文化合璧的教育,如果真的实现的话,那么中国人的知识,素质,水平标准将飞跃式提升到顶峰,绝不是现之状况也!鲁迅先生一位爱国至深的学者,文学家,也是一位专治社会弊病,用笔做为‘手术刀’,治疗劣根的医生,爱之切,骂之深,抨击丑陋,恶习,无志,自私等劣端,先生犹如进谏官一样,大公无私,说之以情,道之以理,摆明利弊关系,希望治愈弊病,立宏志,奋发向上,使民素质提高,使国变之強大!,,


鑫挺83563181


这两位都是各自领域的泰斗,我都五体投地,更钦佩哪一个?联系生活的时代背景,当然是鲁迅先生.


1.鲁迅是伟大的革命旗手。

投医从笔,为“唤醒铁屋子”的人呐喊,积极参加与倡导新文化运动并取领头羊的作用,身体力行"怒向刀丛觅小诗\

希望星晨58298869


民国时期人才辈出,无论胡适还是鲁迅,在当时人气都很高,在某些方面堪称楷模。鲁迅在大陆的文化圈中,被当作神一样的人物。但是在台湾或是海外,可能胡适更受欢迎。

鲁迅的地位,更多由当时的时代和意识形态决定。中学课本介绍鲁迅,都会说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但是这三点都不能单独拿出来讲,鲁迅的文学造诣在当时是不是最高的?鲁迅有什么完整的思想体系?鲁迅的革命功绩在哪?这些问题都不好回答。是那个时代造就了鲁迅,是鲁迅的杂文和白话小说为他建立了声誉和影响力。 在整个民族面临危难之时,在民智还没有开启时,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如果把鲁迅放在现代,其实跟李敖、柏杨差不多。但是和平年代,李敖、柏杨都不会成为时代文化的主流,也不会长久地被人们怀念。

胡适后来跑去了台湾,还当起了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同鲁迅独立不羁,坚持批判的态度不同,胡适是抱着改良的心态介入当时的文化、政治生活的。1918年胡适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1938~1942年,胡适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从这方面看,胡适更像一个杂家,一个社会活动家,什么都懂,但又不是埋首书斋的知识分子,而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提出了很多主张。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胡适《容忍与自由》中的自由主义,不仅仅在于人要争取自己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法律上的平等,更看重容忍对于社会自由的重要性,真正自由的社会是有包容性的社会。胡适的思想更接近西方民主、自由的传统。

从个人性情看,鲁迅更激烈、更愤世嫉俗,胡适更温和、更平易近人。如果就思想的深刻性和有利于社会而言,更喜欢鲁迅。但如果是做某项事业,与其共事,可能务实、圆滑的胡适更讨人喜欢。


兰阇读书


胡适有35个博士头衔。他也算前无古人、后难有追者的超级“学霸”了。

但也有人说他的履历听起来吓人,却大多名过于实。据说他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自1915年攻读,迟至1927年才拿到手,足足花了12年。因手头资料有限,不知是真是假?不管怎么说,胡适的成就足够辉煌,他获得的数十个博士头衔绝非滥竽充数 、浪得虚名 。其文凭也不是从克莱登、西太平洋等野鸡大学所购 。他上的都是响当当的常春藤名校、跟从的都是业界的名师 。他是有让人仰止的真才实学的,让人叹服。这些是他的天赋、毅力、勤奋、执着的结晶。

胡适力倡民主、宪政、协商 。他力主用白话文取代古文,坚持写白话诗,反对封建思想长久对国民潜移默化的浸淫 。 生活小节上的瑕疵丝毫不能掩盖他的逼人才气与登高望远的眼光与胸襟。

大师就是大师,他虽然性格温润,但思想可一点都不保守 。他的作品目光深邃,高屋建瓴,鞭辟入里,让人初读就有醍醐灌顶,大为激赏之感。

相较于以笔作刀,文辞刚猛、酣畅淋漓的鲁迅,生性浪漫多情的大才子胡适的思想更为温和理性,也更具现代理念,似乎也更适合当下之中国。

所以,本人更钦佩平实理性、能给人启迪的胡适大师。

插图为网图



铁马冰河wu


我最钦佩的人是鲁迅先生,而且,他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作家 。他写的短篇小说,我全看过。说到杂文,也读过一些,至今,印象也还深刻。




起初,听闻鲁迅先生的大名,倒不是在课本上,也并非来自于新闻、报刊上的描述,而是在十五六岁时,在一家不大不小的书店,花了十几块钱,买的一本《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部回忆散文集。书中大部分的内容,基本忘记了,唯一留下些记忆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觉得他写起散文来,也丝毫不逊色于朱自清、郁达夫等人。








后来,我慢慢的,开始了解这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文学巨匠。听人讲,他写的短篇小说很好,非常有文采,具体是听老师或同学讲的,我多半已忘却了。鲁迅先生,文笔绝佳,思想见解极深刻,这些在他的三部小说集中可以窥见一二。《故事新编》,是他改写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而整理的一部小说集,共计是八篇,言辞幽默,内涵深刻,想象丰富、离奇。我最喜欢的是《铸剑》(又名:《眉间尺》,改编自东晋干宝的志怪小说《干将莫邪》)。《彷徨》一书,倒没让我留下什么印象,但是书里面有“阿Q”的《呐喊》,我却非常喜欢看,不仅故事有趣,给人的反思也更深刻警醒。阿Q是一个愚昧迷信、欺软怕硬的人,有时耍些无赖,说些混帐话,还有点自欺欺人 。现在细想,其实,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正是我们国人身上的劣根性。他说过一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只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说到对中国社会认知最透彻的人,除了老一辈的革命家,那就非鲁迅先生莫属了。我清楚的记得他作的《狂人日记》里,整篇都写的是“吃人”,虽说是一篇白话文的小说,但是字句里,无不显露着反封建、反旧社会的有力呐喊。




在文学、思想领域,我敢说,鲁迅先生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他的影响力,在近现代以来,只怕还没有哪一位作家、学者,能与之比肩。胡适先生,虽说与鲁迅先生同是引导“新文化运动”的学术大师,但在思想政见上,两人的立场,却是大不同的。






显然,鲁迅先生的文学著作,更能激起千万同胞的爱国之心。社会上的民主人士与老百姓,也都敬称他为“民族魂”,连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也对他十分敬仰,尊为“新中国的圣人”、“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革命主将”…





湛云居士朱晓风


我读过好多鲁迅的作品,鲁迅的严谨,批判精神令我佩服,他的作品也鼓舞我们批判世界改造世界,至于胡适的作品我几乎没有读过。胡适跟老蒋差不多,解放后跟老蒋台湾去了,这是地主资产阶级的代表,它跟我们贫下中农不是一路人,我不喜欢他。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奖给了莫言,西方人喜欢莫言,那是西方人的欣赏趣味,但是,我不喜欢,莫言这人爱写女人肚脐下三寸,这是什么心态?西方人偏偏喜欢这个,中国的汉奸偏偏爱投其所好,我没有办法。我喜欢鲁迅,不喜欢胡适,他说有闲阶级的代言人,不是我们农民出身阶级的代言人。


老骥伏枥107015627


近日读到胡适先生《容忍与自由》:

1958年12月16日下午,胡适与其秘书谈话,提及十七八年前他去看望康奈尔大学的史学老师伯尔教授(George Lincoln Burr,1857—1939)的故事,说道:“那天伯尔先生和我谈了一天的话,我至今还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Toleran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reedom)。其实容忍就是自由: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我自己也有‘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

想起孩子初一要求读鲁迅《朝花夕拾》,第一篇就是《狗·猫·鼠》,是

鲁迅

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

散文

。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此文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

鲁迅从厌猫到厌人都展示了其枪一般的风格,胡适则是温和理智的。

身在乱世,更多的人会喜欢鲁迅,身在和平年代的我更喜欢让我理解什么是容忍的胡适。


蜗牛通信


我可以说我同时钦佩胡适和鲁迅,不分高下吗?看这张照片。这是我家书柜里面的书,胡适和鲁迅的书,我是并排放的。

过去,很多国人对鲁迅非常熟悉,而对胡适缺乏必要的了解,以为胡适就是一个“帮闲”,是“专门说好话的”。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胡适这个人非常具有战斗精神,对社会不公和很多丑恶现象都予以了批判。过去,我们说鲁迅的文风像“匕首”,一下子就可以捅出血,其实,胡适的文风之辛辣,之战斗性,丝毫不亚于鲁迅,我认为胡适的文风就如同巨炮,往往造成巨大的杀伤力。其文词逻辑之缜密,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难怪胡适在世的时候,很多玄学鬼恨他,因为胡适批判玄学的功力可以说达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让那些人恨之入骨又无言反驳。

胡适无疑具有时代进步性。你看他:

胡适支持进化论,与反进化论的宗教家激辩。

胡适支持白话文,与老古董,传统保守势力激辩。

胡适支持科学,与反科学的玄学鬼们激辩。

…………

一个连孙中山都敢指名道姓的批评的人,你认为他是“帮闲”吗?

胡适之所以没有被重视,不是因为他水平不够,思想境界不够,而是出于其他的原因,原因是他认为应该采取温和的社会改良,而不是激进的社会革命。更关键在于,他认为应该和政府合作,而不是决裂。

读鲁迅的书,需要动用大量的脑细胞,看注释,依据上下文体悟作者想表达的意图。而读胡适的书,会发现他给你方方面面做了解答,让你感觉四面八方的漏洞都堵上了。

我还要强调,虽然胡适是一个人文学科的名家,但是他的科学素养足以打败21世纪的绝大多数人。看看他对进化论的描述,他对自然主义的描述,你简直难以置信他描述的是如此的精准。假设胡适当年学的是理工科,他绝对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如果当前的人文学者有胡适10%的科学素养,今天的社会就会没有那么乌烟瘴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