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情群眾文化,書寫閃光人生

年逾七旬的鹽湖區原區直工委書記李明德踏入社會以來,在兩個領域不懈努力,滾動發展,成就斐然。作為公職人員,他工作踏實認真,勤奮敬業,業績突出,可圈可點; 作為群眾文化愛好者,他興趣廣泛,多才多藝,書畫演唱、器樂演奏皆有造詣,為群眾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不久前,我因事回村,探訪相交60載、退下來後情繫故里、返鄉定居的摯友李明德。農家小院,清爽宜人。茄子、辣椒、黃瓜、豆角長勢茂盛、碩果累累。書房內,李明德正在潑墨揮毫,專心致志地書寫“大美運城”。牆上掛的,是他應一些上門求字的書法愛好者之邀書寫的“天道酬勤”、“積跬致遠”、“氣順家和萬事興”等條幅。

我不懂書法,看他的草書新作,但覺佈局合理,結構嚴謹,揮灑自如,圓潤飽滿,剛勁有力,收放有度,精、氣、神,盡在其中。看到李明德書藝不斷精進,我不由想起“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老話。品茗閒聊之中,隨手翻看案上寫好的一疊條幅: “ 美麗河東處處美,大美運城時時新”以及為他鐘愛的《黃河晨報》書寫的“讀者心聲”,令我怦然心動。李明德退休返鄉,以文化陶冶情操,時時關注黨的事業、關注黨報建設、關注各項工作蓬勃發展的拳拳之心躍然紙上,令人感慨感動。

鍾情群眾文化,書寫閃光人生

李明德原籍鹽湖區上段村,1966 年參加工作,先後供職於財貿系統、車盤、三路里等鄉鎮和鹽湖區區直工委,長期擔任鄉鎮和區直工委領導職務,以副處級退休。他天資聰穎,自幼酷愛書畫。無論求學期間、短暫務農,還是出外工作,從不放過每個學習機會。他的床頭、飯桌、茶几、書房,總放著王羲之、歐陽修等古代書法大家以及後來的王陸、趙玉漢等當代名家的作品,細細琢磨體味,融匯消化吸收,書藝日見長進,併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學習書法的同時,他對繪圖同樣很感興趣。李明德書畫才藝的首次集中展示,是他參加工作三個月之前的1966年。

上世紀六十年代,鹽湖區上段村是縣上重點文化村,並與劉村莊、寨裡、社東四村同為當時運城縣農村工作的“樣板”。“社教” 運動後,縣上要求樣板村率先搞出文化室,配合農村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為其它村樹立“樣板”。上段村十分重視,騰出五大間北房,撥出經費,研究了方案,確定李明德主辦,由我協助,儘快辦起文化室。李明德赴外地參觀學習,拿出方案,頂著酷暑炎熱,揮汗如雨,夜以繼日地投入工作。他一人承擔了文化室全部版面的書寫、繪畫。當時他的書畫處於起步階段,主要學寫楷書,並以宋體字、黑體字穿插其間,以免畫面枯燥單調。他創作的大量繪畫作品用筆簡潔,線條清晰,鮮活生動,頗有情趣。我協助他整理文字,朝夕相處,對他過人的藝術悟性,勤奮敬業和吃苦耐勞的奮鬥精神,有著直接的感受。歷時兩個半月,一個水平不能算高,但卻集資料性、思想性和觀賞性於一體的文化室終於面世,得到上級表彰,幹部群眾踴躍參觀,周邊鄉鎮村紛紛派人來“取經’’。

鍾情群眾文化,書寫閃光人生

參加工作之後,無論擔任何種職務,李明德從未放鬆書畫學習。對於所在單位的宣傳工作,他當仁不讓地一力承當。稍有餘暇,他喜歡觀摩書畫展,研習名家字帖,虛心學習眾家之長。遊覽古勝古蹟時,他的心思總在那些文辭優美、技法高超的書畫經典,並且時有所獲。正是這樣執著努力和潛移默化,使他書畫技藝日見長進。更重要的是通書畫學習和堅持不懈的群眾文化活動,使李明德的思想認識水平、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明顯提高,為以後承擔更重要的職責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李明德書寫特別認真嚴謹,從條幅的整體佈局、字距、行距,到每個字的筆劃安排、字形規劃,均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和章法,毫不含糊。每個字都力求寫到自己的最好。稍不如意,當即重來。這種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使他的書藝漸次精進,當在情理之中。

近年來,他捨棄繪畫,專攻書藝,鹽湖區曾為他舉辦書展。回鄉後,鄉親們凡有紅白喜事,必然請他幫忙撰聯書寫,他有求必應,及時前往,全力以赴。凡有書法愛好者上門求字,他欣然命筆,滿足要求,並請對方指點、幫助,以求共同提高。

鍾情群眾文化,書寫閃光人生

明德不僅痴心於書畫藝術,而且是業餘文藝活動的骨幹。早年,他歌唱、戲曲皆有所長,《我 為祖國獻石油》、《老兩口學毛選》 等,是他久演不衰的節目。1962年春,他在上段業餘劇團主演、反映抗日戰爭時期上段軍民與日寇頑強鬥爭的大型現代戲(碧血揚花》連演6場,轟動一時。而他更多的時間是擔任樂隊伴奏。他笛子演奏技藝精湛,曾擔任上郭中學歌舞團笛子獨奏演奏員;他投拜名師,學習揚琴,達到一定水準。他的演奏樂感好,節奏準,難得的是他深人研究,準確理解曲意,他的演奏就有了一一種鮮活流暢、激情洋溢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當年他參加縣財貿宣傳隊巡迴演出,他為三路里組建的“農建文藝宣傳隊”的精彩節目和軼聞趣事,仍然被人們不時提起,津津樂道。李明德不僅擅長演奏,而且善於編寫。2012年春節,李明德編寫的快板《說說農民心裡話》以生動的語言,優美的韻律,盡數農村巨大變化和農民喜悅的心情,在上段村春節聯歡中評為第一,周邊各村紛紛移植,《運城日報》全文刊發,成為當年春節聯歡的熱演節目。

退休後,李明德傾注心力,為家鄉培訓了一支技藝精湛的女子鑼鼓隊(兼軍鼓隊),曾獲常平關公家廟鑼鼓大賽優秀表演獎。幾十年來,李明德醉心群眾文化並做出了重要貢獻。我期待老友老樹新枝,再上臺階,為推進群眾文化工作進一步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