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地戰紀——新四軍遊擊支隊兩次回師睢杞太與荊崗戰鬥

新四軍遊擊支隊第一次回師睢杞太

杜崗會師後,新四軍遊擊支隊,向豫皖蘇邊挺進,到達永城、亳縣、渦陽北部一帶,開展敵後抗戰,連戰皆捷,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後又轉移到蚌埠、鳳台、懷遠、蒙城一帶,策應從蘇北過來的新四軍,兩支部隊會師後正式組建新四軍四師第六支隊。

自新四軍遊擊支隊東征離開睢杞太地區以後,抗日武裝力量減少,日偽頑雜武裝非常猖狂,橫行無忌,廣大人民群眾陷入了痛苦的深淵,盼望著遊擊支隊打回來,拯救睢杞太地區的人民。於是新四軍遊擊支隊在鹿邑整訓後,彭雪楓決定和吳芝圃率部回師睢杞太。1938年11月20日,彭、吳率師從鹿邑大劉莊出發,巧妙地擺脫敵人的攔截,於22日到達太康轉角樓,爾後進入睢杞太中心區板木、傅集、趙村、沙沃一帶,與在當地堅持鬥爭的李壽山部和杞縣抗日武裝會合。

11月25日,在地方武裝配合下,採用“聲東擊西、速戰速決”的戰術,悄悄接近駐睢縣西陵寺偽軍馬培善部,對敵發起猛攻,經1小時激戰,消滅偽軍200餘名,俘70多人,繳獲武器彈藥一部。27日晚至29日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突襲杞縣姜樓、大魏店、祁樓,又殲滅土匪胡樹芝部200多人,繳獲機槍3挺,長短槍120餘支,子彈5000多發。緊接著又在杞縣陳寨擊潰土匪彭玉贊部。在宋莊戰鬥中生擒漢奸隊長劉子堅,全殲所部。同時又重創駐陶屯李五林部、大朱莊的朱子固部,連續打了幾個勝仗,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鼓舞了民眾的抗戰士氣,對扭轉睢杞太地區抗戰形勢有重要意義。

新四軍遊擊支隊第二次回師睢杞太與荊崗戰鬥

1939年2月上旬,遊擊支隊副司令員吳芝圃為開展睢杞太地區的工作,繼續擴大武裝,籌集經費,迎接中共中央派來的幹部,率新四軍遊擊支隊第三大隊(大隊長馮勝,政委張輯五)及特務連380多人,再次回師睢杞太地區,在杞縣南部之劉寨見到了睢杞太地區黨的負責人馬慶華,並聽取了他關於日偽頑匪活動情況彙報。根據馬慶華的彙報,吳芝圃首先確定殲滅積極反共、與日勾結、對抗日武裝危害最大的土匪武裝荊崗李繼書部。

李繼書部號稱一個團,實際只有700人。為徹底將其消滅,吳芝圃制訂了詳細的戰鬥方案。1939年2月14日夜,乘敵準備過年鬆懈麻痺之際,吳指揮部隊悄悄接近敵人,待敵發現時猛衝猛打,繼而衝入寨內。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除匪首李繼書率百餘人逃跑外,其餘400餘人被俘,打死打傷30餘人,繳機槍一挺,長短槍300餘支,子彈六七千發,手榴彈200枚,戰馬20多匹,還繳獲了敵人準備過年的酒肉及其他物資,新四軍無一傷亡。接著又聚殲杞南地主武裝朱子固部和睢縣長崗偽區公所張心貞部。

遊擊支隊二次回師睢杞太的節節勝利,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打擊了日偽頑匪的氣焰,震懾了一部分遊雜武裝,杞縣“綠林”武裝頭目楊逢雲、劉曰亭、曹德林等部500多人要求歸順收編。吳芝圃接受了他們的請求,將其收編為新四軍遊擊支隊,使三大隊由回師時的380人擴大到900多人,且籌款1萬多元。爾後,吳芝圃又率領三大隊向杞北行動,準備迎接楊得志率領的八路軍冀魯豫支隊1000人進入睢杞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