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從來不缺頭銜: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但在我看來,他更像是一位仗劍走天涯的旅行客,一位天馬行空的幻想工程師!

今天,我們以旅遊的名義紀念金庸先生,走進他筆下的名山大川,創造的奇幻世界。

武當山

《飛狐外傳》寫到了武當派的威名,武當為內家拳劍之主。《倚天屠龍記》中,少年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門派,最後成為中國武術史上的不世奇才,金庸把這一回題擬為武當山頂松柏長,就是比喻張三丰開創的武當基業。《笑傲江湖》中令狐沖路經武當山腳,與沖虛道長比劍等場景讓人印象深刻。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原均縣)境內。山勢奇特,一峰擎天,眾峰拱衛,既有泰山之雄,又有華山之險,懸崖、深澗、幽洞、清泉星羅棋佈。武當山北通秦嶺,南接巴山,連綿起伏,是著名的道教聖地。武當山建築群共有殿堂廟宇兩萬多間,四百多處,佔地面積超過故宮一倍以上,有“山上的故宮”之說。武當武術在江湖上非常有名,有北宗少林,南尊武當之稱。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峨眉山

峨眉山在金庸江湖中是一座女人山,書中開篇小東邪郭襄創建峨眉派後,峨眉山的尼姑和武術成了一絕,其中滅絕師太、周芷若最具個性。

峨眉山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雄、秀、神、奇、靈”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蜚聲中外。

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雲霧繚繞。瀰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峨眉山山勢雄偉,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嵩山

《倚天屠龍記》中小東邪郭襄到達少林寺後,有一段風景的描寫:“這時置身處已高於少林寺所有屋宇,但見少林寺層崖刺天,橫若列屏,崖下風煙飄洌,寺中鐘聲隨風送上,令人一洗風俗之氣。” 《笑傲江湖》有嵩山派,嵩山掌門左冷禪是金庸筆下比較有名的主人公。《天龍八部》中喬鋒幼時在嵩山少林寺受業於玄苦大師。少林寺武功號稱天下武學正宗,古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在金庸筆下的少林派藏龍臥虎,執中原武林牛耳,風頭無兩,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派。

嵩山地處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的中嶽,為中原第一名山,因少林寺而聞名天下。

嵩山共72峰,在72峰之外,山上還有谷、洞、潭、瀑等各類景緻。夏季層巒疊嶂,滿山俱是鬱郁蒼蒼的林木;冬季雪後,漫山銀裝,景色佳絕。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華山

金庸江湖中,華山的地位一直非常顯赫。《射鵰英雄傳》中,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絕世高手於華山論劍,看的人熱血沸騰。《笑傲江湖》中的主人公令狐沖,也是出自華山派。

華山,古稱“西嶽”,中國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120公里華陰縣境內。海拔2160米,為五嶽中的西嶽,以奇險著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自古一條道”之說。華山有東南西北中五峰環峙危立,高擎天空,遠望若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名華山。山上遺存72個半懸空洞和20餘座道觀,古人說華山如立,最是奇險無比,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華山絕壁巍峙,奇峰聳立,山路險峻,攝人魂魄。

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210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嶽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恆山

《笑傲江湖》中有恆山派,見性峰為恆山派總部所在。

恆山,人稱“北嶽”,位於山西大同市渾源縣城南,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 ,是著名的道教聖山。“恆山如行”很好地概括了恆山的氣勢。雄距塞北,群臨曠野,恆山地處塞北高原之上,天氣多晴朗之日,少雲蒸霧繚之時,登高遠眺,俯瞰近看,均能給人雄曠崇高之感。古人由此讚歎恆山“危峰過雁來秋色,萬里黃沙散夕陽。”

恆山景區以雙峰並峙的天峰嶺和翠屏峰為中心,包括天峰嶺景區、翠屏峰景區、千佛嶺景區、溫泉景區和渾源城景點群,其中最受遊人歡迎的有恆山腳下的懸空寺和天峰嶺南坡半山腰上的北嶽廟。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泰山

《俠客行》中提到了泰山掌門盧十八,《天龍八部》寫到了泰山五雄,《笑傲江湖》中對泰山派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被刻畫的入木三分的人物東靈道長、天門道長,皆是正派領袖,由此可見金庸對泰山和泰山派的敬仰之情。

泰山位於山東泰安,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黃山光明頂

《倚天屠龍記》中最驚心動魄的場景,絕大多數讀者都會想起“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一幕。光明頂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在楊逍說來,明教經營總壇光明頂已有數百年,憑藉危崖天險,有七顛十三崖,實有金城湯池之固;更有光明頂密道蜿蜒曲折,上下相繼,外人絕難攻入。

光明頂是黃山的主峰之一,頂上平坦高曠,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是觀賞日出、雲海絕妙之地。傳說遠古時期,洪水滔天,世界遭到毀滅。洪水退去後,在最高處的山上擱著一隻寶船,上面許多的寶貝就滾落在這山下,自然形成許多的聚寶盆。所以,自古就有傳說這裡是“船山寶藏”。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雁蕩山

雁蕩山是小龍女與楊過定下十六年始得重見之盟的地方,充滿了夢幻色彩,與絕情谷齊名,曾有“斷腸崖上歎絕情,絕情谷底哭斷腸”的悽美句子。

雁蕩山主體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500多個景點,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蕩三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無量山

金庸先生《天龍八部》筆下,段譽隨普洱茶商馬五德來到無量山,誤入無量劍湖宮,偶遇神仙姊姊塑像,練成“凌波微步”。

無量山古稱蒙樂山,位於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西部,以“高聳入雲不可躋,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如今,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無量山依然如磁場一般,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武夷山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崑崙山

《倚天屠龍記》這樣描寫崑崙山“見峭壁上有一道大瀑布衝擊而下,料想是雪融而成,陽光照射下猶如一條大玉龍,珠玉四濺,明亮壯麗。瀑布瀉入一座清澈碧綠的深潭,潭水卻也不見滿,當是另有洩水去路。”

崑崙山脈(崑崙山),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該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終南山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對全真派的描述較為詳細,它屬中原正義門派,門下林朝英為天下五絕之首,周伯通為新天下五絕之首,可謂武術冠絕當代,風頭一時無兩。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道教全真派發祥地,它東臨西安市藍田縣,西接寶雞市眉縣,面積約為1074.85公里,對外享有“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之美譽。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青城山

在金庸武俠世界裡,四川的門派名氣總是不大,或者名聲不太好的。大多數時候都帶著一股邪氣,正如《笑傲江湖》裡餘滄海的變臉,來的詭異與邪門;如《倚天屠龍記》裡滅絕師太的看似名門正派卻處處毒辣、陰險。這些中青城山尤為明顯,在《笑傲江湖》中青城派掌門人餘滄海,成為一個大反派。他身材矮小,一口四川話,武功高強卻陰險毒辣,頗有城府。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區內。在四川名山之中,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美譽。青城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傳說道教天師張道陵晚年顯道於青城山,並在此羽化。此後,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祖山,全國各地歷代天師均來青城山朝拜祖庭。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崆峒山

許多人應該和我一樣,知道“崆峒”應該來自金庸這位武俠大師。在《倚天屠龍記》裡崆峒派的七傷拳頗有名氣,“一練七傷,七者皆傷,先傷己,後傷敵”的口訣很多人也熟記於心。書中寫到,明教金毛獅王謝遜為報家仇,從崆峒派盜出《七傷拳譜》,終於練成七傷拳。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崆峒山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於一身,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也許只有在崆峒山你才能既能看到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的波瀾壯闊,又能看到崆峒水庫的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灕江神韻的秀美。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大理

金庸筆下的大理,自然景色是秀美而又雄奇、甚至帶點神秘色彩的。像一瀉千丈的滇西飛瀑,神異靜謐的無量玉壁,奔騰咆哮的瀾滄江水,氣勢非凡的 “善人渡”橋,這些都構成了《天龍八部》故事的有機組成部分。大理的蒼山、洱海、蝴蝶泉,既造就了段譽這樣的翩翩佳公子,也養育了聰慧勤勞、美麗大方的五朵金花。

大理州,全名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雲南省中部偏西,大理州歷史悠久,素有“文獻名邦”的美稱,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瀾滄江

一眼望出去,外邊怒濤洶湧,水流湍急,竟是一條大江。江岸山石壁立,嶙峋巍峨,看這情勢,已到了瀾滄江畔。奔騰咆哮的瀾滄江水,氣勢非凡的 “善人渡”橋,這些都構成了《天龍八部》故事的有機組成部分。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雁門關

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雁門關是一個發生悲劇的地方。一代大俠蕭峰的父母在此被中原群豪伏殺。這一事件是全書重要的邏輯起點,蕭峰的人生悲劇由雁門關這次意外開始,又以雁門關外懸崖上自殺而結束。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桃花島

在《神鵰俠侶》中,桃花島是楊過、武氏兄弟和郭芙共度童年的地方。

桃花島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東南部,是舟山群島的第七大島。金庸先生筆下的“東邪”黃藥師就住在這個島上。

島上的旅遊資源豐富多樣,門類齊全,品位較高,集海、山、石、礁、巖、洞、寺、廟、庵、花、林、鳥、軍事遺蹟、歷史紀念地、摩崖石刻、神話傳說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茂。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錢塘江

《射鵰英雄傳》從牛家村開始,牛家村就在錢塘潮邊。《倚天屠龍記》借武當七俠之一的俞岱巖之眼寫到了錢塘潮。不過,《書劍恩仇錄》描寫錢塘潮最為細緻了。

錢塘江,古稱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羅剎江”,一般浙江富陽段稱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稱為錢塘江。錢塘潮與亞馬孫河入海口的湧潮齊名,為世界少有的自然奇觀。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杭州城

《射鵰英雄傳》中描寫到“四人自東面候潮門進城,徑自來到皇城的正門麗正門前。 這時洪七公坐在騾車之中,周伯通等三人放眼望去,但見金釘朱戶,畫棟雕欄,屋頂盡覆銅瓦,鐫鋟龍鳳飛驤之狀,巍峨壯麗,光耀溢目。”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西湖

《笑傲江湖》中這樣描寫到到“向問天一笑,縱馬來到一個所在,一邊倚著小山,和外邊湖水相隔著一條長堤,更是幽靜。兩人下了馬,將坐騎系在河邊的柳樹之上,向山邊的石級上行去。”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洞庭湖

《射鵰英雄傳》中描寫到“上得樓來,二人叫了酒菜,觀看洞庭湖風景。放眼浩浩蕩蕩,一碧萬頃,四周群山環列拱屹,真是渺渺崢嶸,巍乎大觀。”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星星峽至天山

甘肅敦煌至新疆哈密一帶

《書劍恩仇錄》中描寫到,“轉眼之間,石壁越來越近,一字排開,直伸出去,山石間雲霧瀰漫,似乎其中別有天地,再奔近時,忽覺峭壁中間露出一條縫來,白馬沿山道直奔了進去,那便是甘肅和回疆之間的交通孔道星星峽。”

星星峽並非峽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東疆的必經之處。素有新疆東大門“第一咽喉重鎮”之稱。星星峽是雄踞於絲綢古道上的險關要隘,四面峰巒疊嶂,一條S形的山路蜿蜒其間,兩旁危巖峭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不僅是新疆和甘肅的分界線,同時也是兩種不同文化風格的分水嶺。對於新疆人而言星星峽就是一堵院牆,過了院牆就算是出疆了。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黃河-風陵渡

《神鵰俠侶》中描寫到,“大宋理宗皇帝開慶元年,是為蒙古憲宗九年,時值二月初春,黃河北岸的風陵渡頭擾攘一片,驢鳴馬嘶,夾著人聲車聲,這幾日天候乍寒乍暖,黃河先是解了凍,到這日北風一刮,下起雪來,河水重又凝冰。水面既不能渡船,冰上又不能行車,許多要渡河南下的客人都給阻有風陵渡口,無法啟程。”

黃河風陵渡,因為"風陵"而得名。這裡有一座風陵堆,相傳是黃帝時代的人物"風后"的陵墓。風陵渡位於黃河從北到南,繼而從西折東的轉折處。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運城鹽池

“楊過和郭襄已來到潭邊,縱目眺望,眼前一片死氣沉沉,只潭心堆著不少枯柴茅草,展延甚廣,那九尾靈狐的藏身所在,想必便在其中。”

運城鹽池南依中條山,北濱峨嵋嶺,東靠安邑,西距解州,東西長,南北狹,周長約60公里,總面積132平方公里,形狀宛如一個天然沐盆。前代詩人稱它是“平浦橫拖一匹練”。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活死人墓

活死人墓在金庸的小說中出現最多的是《神鵰俠侶》,說王重陽在抗金之前,動用數千人力,歷時數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間隱藏器甲糧草,作為起事之底子。後義舉失利,王重陽憤而落髮,自稱“活死人”,連續數年,住在那裡,不肯出墓門一步,直到生平勁敵林朝英在墓門外各樣謾罵,出洞與之相鬥。

“活死人墓”的場景在主題公園內做成鬼屋想必不錯,象山影視城利用自然山洞與人工修鑿相結合,建造出自然多變的出洞效果,營造出迷離奇幻之感。遊客可在此追尋楊過與小龍女的生活足跡。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絕情谷

絕情谷位於“關洛之間”的山中,楊過,金輪法王等人誤入絕情谷,楊過和小龍女身中情花劇毒,為救他二人性命,黃蓉和郭靖等人奔赴絕情谷與絕情谷主開展一場大戰。由此揭開了一連串的情節。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黑木崖

黑木崖是《笑傲江湖》日月神教總壇,是任我行和東方不敗決一死戰的地方。金庸先生在書中說黑木崖在“河北境內平定州西北”,現實中在湖南懷化沅陵縣有黑木崖這個地方。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煙雨樓

煙雨樓是《射鵰英雄傳》中楊過和楊康比武之地。現實中的煙雨樓位於嘉興南湖湖心島之上,以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而得名。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八次登臨煙雨樓。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思過崖

思過崖見於《笑傲江湖》中,令狐沖面壁思過的地方。思過崖位於華山南天門外南峰腰間,華山奇險長空棧道盡頭之處,崖頂面積百餘平米。三面懸崖,一面是山壁,山壁上有一洞名曰「賀祖洞」,內供華山第一神,乃是元代長空棧道的開鑿者賀元希。

來到思過崖要經過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因此此處人跡罕至。來到崖頂,空谷清幽,有絕世獨立之感,不由得心神入定而有思過之意。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金庸先生的文化與旅遊

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舉,

謹以此文,紀念金庸先生。

材料來源:大地理館、讀史、還原社、AI愛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