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江小白的白酒?

Hybrid_B


一段话评价:江小白的白酒口感相对清香,价格偏贵,回味感不强,是以低度酒来笼络相对年轻的受众。文案感性,有的放矢,打靶精确,消费了正在奔三奔四的80后主体情怀,因为这一批人是高考扩招、高等教育普及后受益群体,群体庞大,不管专业学的如何,江小白的表达文案都能让他们集体怀旧,从而追忆似水年华。


江小白的口感比较而言,容易入口且很顺,不辣口,偏甜,回味不太强,甚至略微有点苦涩感,比较能打开年轻群体市场,简单的高粱主材料酿制,就像江小白自己的品牌理念,简单就行。其实江小白白酒的崛起,以及他的另类概念,已经预示着中国白酒行业的后继乏力的现状,这一点有点像当下的德国黑啤酒发展窘状,当下的德国新一代对黑啤酒不太感冒,也不太欢喜,导致黑啤的发展和酿造处于尴尬的境地。

江小白,这家白酒酿造企业,以“花式情怀”敲响了白酒行业的警钟。根据老王业余观察,80后以来的新一代群体正在成为这个国家的主力,包括消费主力,但是80后以来的两代人,对白酒是不太感冒的,他们很少会买白酒来犒劳自己疲乏、疲惫的身体和灵魂,包括来餐厅吃饭也一样,宁愿选择啤酒来对吹,酒精度低,容易接受,喝了两瓶,能吹成,哎,轻轻松松喝了5瓶啤酒。

白酒可不一样,白酒是高度酒精饮料,且档次分门别类,好的买不起,差的不想看,更让他们郁闷的是,白酒对他们来说,贵州茅台和塑料桶装白酒,倒在酒杯里,口感几乎无法分别都是一个味,至少80后以来的群体大多数是这样认识的。在此情况下,江小白酒业在发展上,必须让这一批人活起来,他们是年轻的受众群体,是市场的主力,也是未来,吊起他们的胃口,让他们重新认识白酒,迫在眉睫,这就需要在“集体共识”上打开他们封闭的对白酒不感冒的大门。

所以一款款文案表达瓶出现了,可谓是逆传统而上,逆潮流而行,让自己变成了潮流,与古板的白酒企业宣传不同,江小白成功最牛的地方不是在于中不溜的口感品质而是在于被奉为的神级企业文案策划和宣传,让热爱新奇事物的80后以来的两代人,在思想上产生共鸣,那就对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江小白发展成长在祖国西南地区,远离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居然有如此活跃的,甚至是带有娱乐感的白酒品牌,相当不容易,看来祖国处处都是花园,不是文化荒漠,这瓶江小白表达瓶,干了,敬题主!


楼兰餐厅老王


江小白属于四大香型之一的米香型白酒,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口感单一,酒质差,不利于身体健康。江小白值得人学习的是他们的营销策略,深入人心的文案,但是产品真的不行。

懂酒的朋友应该都懂,白酒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在几大香型中,酱香酒的独特工艺非常严苛,三高三长,12987,可能每个人的口味不太一样,但是,优质酱香酒确实是人们最好的选择,健康利己因子最多


四次元101


很欣赏江小白团队的才华,但是很遗憾,一开始就知道江小白一定失败。

战术的精妙,掩盖不了“石头上挤牛奶”“井水里钓鱼”的战略选择的与生俱来的必亏因子。

零零碎碎发表过一些批评,但老苗这篇更系统。

可怜无数求职者,或来谈合作者,和我谈合作时总以江小白为证据来证明他的观点,我则耐心回答:

江小白是一道坎。只有看透它的必败,不被“春药”迷惑,才具备起码的分析能力,才能成为“人才”。连江小白的败局也看不透,那就还需要修炼。


九瓶乌苏


第一江小白的酒是勾兑的这就不行了哦!

第二这个酒和香水一样香,喝不下去!

第三价格小贵一般不会去消费!

第四小年轻为了装逼发个朋友圈,消耗有限所以不会长远!



虾蟹别走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41064189882c623cf418a\

Tak欧巴


赢在包装和小情调,但真正爱喝酒的人只做一次尝试罢了,喝酒还是要喝对味的,如同朋友,你在牛,在卓越,不入俺眼,你穷你让别人讨厌可是俺喜欢😊


乱箭飞飞


口感还可以,高粱酒,然后贵.然后我等中老年人还是喜欢二锅头的直爽,喝的是酒,不是喝文案..


nazi2


公司一帮年轻人聚会拉着我也去了,我车上有酒,年轻同事非要跟风喝江小白,我喝了半口吐掉了,是在咽不下去。让司机去车上拿了别的酒。对于江小白这个酒我个人觉得味道比路边卖的散酒还差。个人见解,不喜勿喷。但是文案做的很好。


王磊57516


真不好喝,勾兑酒!!!


oo註演oo


江小白,创作思路很好,但是酒质量不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