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英语教育很流行,父母从学龄前就送孩子上英语培训班,很多提倡国学教育,怎么看?

说车妹


在国内英语作为一门主课,不学可以吗?即使不是主课,让孩子学学英语也没什么坏处,以后还可以多一条路。虽然我支持学英语,但不建议孩子这么小就上培训班,当然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学学也没坏处。现在国内的英语培训班实在太多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根本就不是外教教学。而且一周一个小时的学习,如果平时没有经常听英语的话,根本没什么效果。我家是上的双语学校,也就是每天十来分钟的外教课,孩子回来根本就记不住什么。后来我就抱的网络英语,每天半小时左右 的学习时间,一是时间比较自由,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二是里面有外教教学,发音什么的还是比较准确的,三是可以每天坚持学,还有配套的作业可以做,总的来说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很多人觉得太小学习英语会对以后学拼音造成困扰,但事实证明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我家三岁的儿子跟五岁的姐姐一起学习英语,之前姐姐还接受过外教课,但课后弟弟的英语记得更清楚。至于国学课,目前还没有接触,不好发表看法,


坚强不过是逞强罢了


面对盛行至今的英语学习热,和正在兴起的国学热,大家都在趁“热”打铁,到处打听学习门道和路径,颇有不“热”不嗨的节奏。

学龄前就要学吗?

很多语言专家建议,两岁半到三岁之间是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而孩子初步掌握母语的年龄一般是六岁左右。也就是说从三岁到六岁之间,孩子语言敏感期,无论学英语,还是以语文为中心延展的国学,学龄前都是最佳关键期。有了这个概念,我们再往下走一步。

学哪个好呢?

首先看家长意愿,同时观察孩子的天赋兴趣。

可以先问一下自己,你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

如果家长重视英语,可以带孩子参加由外教授课的英语培训班进行体验。根据笔者及笔者周围家长的经验,类似吉的堡、韦博和英孚等机构,只要离家距离近的,都是可以选择的。

如果家长觉得国学值得从娃娃抓起,那不如带孩子参加类似“故事表演”、“小记者站”和“绘本书屋”这样的兴趣班。

为什么主体看家长,因为家长重视哪块,充分决定了你愿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意味着你是否能在家里,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耳濡目染,产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否则再好的学习班也产生不了很大的作用。

根据笔者的经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所谓的兴趣班都是一个字“玩”,他们的适应能力是我们大人无法契机的,简直超乎你的想象!他们在充分的玩乐中、和同龄小朋友的交流中,自然输入这些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

要注意什么?

  • 离家近是关键。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小,需要家长接送,距离近意味着接送方便、随时跟踪学习情况,家长可以和班主任及时沟通。

  • 用心观察孩子的天赋

在你陪伴孩子进入到这个学习中时,用心观察自己孩子的接受度和天赋所在。有些孩子就是有语言天赋,有些孩子则不然。语言学习当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情况分别教育。

  • 注重语言背后的文化教育

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国学教育,其根本在于语言教育,而语言教育的实质是文化教育。通过语言学习,了解的是目标语言深层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以便于孩子能用这种目标语言和对方进行更紧密的沟通,并通过深入阅读这种方式,获取更多的学科知识,扩大视野,拓展学习领域。


亲爱的读者,关于孩子学英语和学国学,你身边哪个多?你是怎么看的呢?


苏珊职场进化论


在国内,不否定很多家长认为英语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但英语教育与国学教育并不冲突。

首先,在社会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下,英语是一项工具,它可以打开中国与国外的大门。在全球化的驱使下,英语也同样作为中国教育中的重点科目。因为英语作为外语,在不是母语的环境下,如果没有适当的启蒙和浓厚的兴趣,是很难将一门语言学到可以灵活运用的程度。作为家长,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很早就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但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一切的培训班都是需要以发展孩子兴趣为前提,如果单纯的只是为了攀比,这样对于孩子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启蒙方式不正确,孩子会因此非常排斥对英语学科的学习。

其次,国学教育,在国内是必须要重视的。在世界各种观念的冲击下,小年龄的孩子对于一些东西都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因此从小树立文化自信是非常必要的。国学主要是指中国古典典籍为载体,里面包括了很多中国的传统艺术与学术的精华,孩子学习国学,除了树立文化自信以外,更多的是让孩子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所生活的国家历史,这些传统文化同样也可以启迪孩子的智慧。

最后,英语培训和国学教育并不冲突,更多的是让孩子去了解其相关的背景和文化。让孩子爱上英语与国学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应该以兴趣出发。



颖狐玥


事实上,送孩子去培训班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孩子学习英语,将孩子放在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市面上有很多家幼儿英语培训机构,一般最小的招收年龄是3岁,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外语教育应该从幼儿抓起,0-6岁是孩子学习的最佳年龄,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孩子的英语听说能力,孩子大了就晚了”;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幼儿英语培训,也没有个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老师的素质也良莠不齐,孩子能学到的有限。再加上幼儿园的孩子是学中文的关键期,此时开始英语学习,势必会干扰孩子学习中文”。一个外国小孩如果从小由说中文的父母养育,他势必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同样的一个中国小孩如果从小由说他国语言的父母养育,他势必也能说一口流利的他国语言。只是我们身处于中文语言大环境,接触的主流语言也是普通话,因此,小孩的母语语种就是中文了。然而,如果我们适当地创造一些英语的语言环境,大部分幼儿确实能够不同程度的在英语学习上有所收获,哪怕只是语感的培养,对于此后的英语学习也是有所进益的。中国孩子学英语,实际是要获得国内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升学考试优势,并能直接对接国外教育,省得出国后再费时费力补英语。孩子需要重视英语发音,不能出现太明显的发音错误。但是,孩子正在说英语的时候,尽量不要当场纠错,而是在事后纠错。过于频繁地打断并纠正孩子发音,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甚至是自尊心)。发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孩子只要保证每天听一听原声音频,每天自己朗读一小段英文,发音就会慢慢好起来。 另外,有很多小朋友,由于没有系统地跟读过标准单词发音,所以,总有些词汇念不准。所以,孩子需要系统跟读一遍单词。


高波111


我觉得这两个并不矛盾啊。学英语的同时为什么不可以学国学?

第一、关于英语

孩子右脑在0-3发育60%,在6岁前发育完成80%,如果能在孩子大脑发的时候,学习与之相对应的内容,不仅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而且学习也是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而英语属于语言类,右脑正好掌管语言中枢,所以在0-6岁学英语是“双收”的。英语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积累,这个时间很长,几年、十几年都有可能。

第二、关于国学

提倡国学,主要是希望我们中华的国粹能够得到传承。总不能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国学的了解还不如外国人把。而且国学对于孩子的品行,以后的语文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今年高考政策开始改革,以后会加大课外阅读的比重,我相信,国学的内容也是一样的。

第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管学英语也好,学国学也好,如果从小孩抓起,每天不用多,一天一个单词一个句子,或是一天一首古诗甚至一周一首古诗,想想到孩子10岁就好,他可以掌握多少?

这样也是减轻孩子以后的上学压力。当然,所有的这些要建立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之上,不管我们做什么,都不能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是得不偿失的。只要孩子有着源源不断的学习热情,不管他什么时候开始学,都是可以学好的。


海虾麻麻


首先说一下我对学龄前儿童该不该学英语的见解,

我认为学龄前幼儿的语言还没有发展好,幼儿在掌握语言的发音方法和发音的部位方面还有困难,也就是幼儿的母语还没有发展好,那如果我们再让幼儿去学习英语,会造成他们的语言的混乱,英语的学习可能对语文的拼音学习造成影响,所以不建议学龄前儿童学习英语,我也能理解父母送孩子上英语培训课的心情,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研究发现,小时候很优秀的孩子长大了优秀的很小一部分,孩子在小时候很优秀,一旦有他不会的,不如别人的,他的心里就承受不住,抗压能力弱,就不如那些小时候表现一般般的孩子,这些孩子在以后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强,当他们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话,成就感很强这就促使了儿童的学习。


其次是我对国学教育的见解

对于现在的国学教育,国学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是中国区别于他国的根本,国学是孩子一定要学的,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可以去选择生动有趣的民族故事去讲给孩子听,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也许他们现在可能不懂,但是长大了可以领悟到其中的精髓


心有所往-


很多人常把学英语和学国学放在两个对立面上,而我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错误。语言是相通的,知识也是相通的,文化更是全人类的文化。

十九大以来,我们国家更提倡复兴国学不假,但我们也提倡在学习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带领中国文化走出去。走出去要怎么走?比如把优秀的四大名著翻译成各国语言,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品尝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这就很好的把学习英文和学习国学联系在了一起,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繁荣,毫不对立。

很多父母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难道这些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将来移民、不说汉语、崇洋媚外吗?我想负责任的父母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如今英语早已不是一个符号,甚至是西方国家的专属产品。英语早已成为了人与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因为语言的繁荣,我们才能学习到各地的文化,丰盈自己的大脑,学得更多,懂得更多。很多父母的出发点都只有一个:多学习一门外语就多一条吃饭的路,多学点儿东西总归是没有坏处的。并且当今的现实情况就是很多人步入社会后会发现一个真理:学好英语太重要了!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英语,因为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东西我们还要向其他发达国家学习借鉴,这就更需要“英语”这一媒介。可怜天下父母心,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把学习外语和崇洋媚外极端地联系起来,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偏激的想法。

最后我个人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传播。学好英语,日后可以向外国人讲述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从社会责任上来讲,也是每个年轻人应该做出的贡献。


带鱼维


香港3岁的孩子就要学会握笔写单词,国内一线城市的公立学校一年级开始教英语。

我是做3-12岁少儿英语,保证学习效果和兴趣,有加盟店和直营店。英语实际上是一种区分阶层的工具。你当然可以不学英语,但你会失去升入更高阶层和拥有更多工作选择的机会。因此,无论高考是否考英语,越是精英阶层,越不会放松对孩子英语的教育。举例来说,民国时期并没有如今的高考制度,可是无论是从民国时期的社会名流望族到如今世界各国的精英家庭,对英语的重视,皆是如此,也并非偶然。






想飞的卡布奇诺


不是特别明白提问人的意思,也许是说国学和英语该怎么选要不要学?

试着回答下

国学和英语并不矛盾啊。而且都有必要

第一:学英语,是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工具,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走到世界各地都能和当地人沟通对话,解决问题。

第二,向欧美学习。欧美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目前还走在世界的前沿,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领域,语言是我们学习的工具。

第三,国学,主要学历史上留下来的最经典的篇章著作,诗经论语孟子老子,这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也是五千年历炼考验最后留下的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近现代文化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叶子和枝叉。

国学里的哲学思想也是直到现在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学习国学有助于了解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我们自己。


南十字星空


我教育包子的理念是:

我是中国人,汉语是我的母语,汉语是我的思维语言!中华名族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是我遵从的本能,我以学汉语为荣!

英语对我来说,只是一门语言工具!即使未来需要利用英语学习外国更先进的科技技术和各种经验,但学的本质也是“学为中用”或者更大范围的“学为民用”!心中无国,也会心中无人!

自然.科技.知识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支配应该且只能且必须是母语!

重视汉语,重视思维语言,重视中华文化,重视中华文明!

记住,我是中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