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众所周知,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而在军事领域更是如此。往往一个国家军事发展都需要科技的支撑。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而在这其中,材料又是重中之重。材料科学是所有工程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和信息、能源并称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可见其地位。其不仅和国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像航母的飞行甲板,航空发动机,导弹的发动机,潜艇耐压壳体,坦克外挂装甲,轻武器材质都需要强大的材料学科去支持。

然而咱们中国在材料科学上的发展,一直都是杂而不精;就是说该涉及的方面都有涉及,但就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特别是在高端材料技术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这很大的差距。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比如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 "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可以说是优点多多,在国防科技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更是火箭、卫星、导弹、战斗机和舰船等尖端武器装备必不可少的战略基础材料。

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战斗机不仅能够减轻重量,增加强度,抗疲劳,抗腐蚀,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吸收雷达波,达到隐身的目的。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比如F-22战斗机采用碳纤维的比例就达到了24%,这是其能够实现超音速巡航、超视距作战、高机动性以及高隐身性的关键。

中国的碳纤维技术

中国对碳纤维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虽然起步较早,但限于国家整体科研水平已经经济状况,我们在这一领域发展缓慢,收获甚少。特别是在,尖端的高强度,高模量等高性能碳纤维领域,更是停滞不前。

而因为技术落后,导致了中国碳纤维产品质量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也极大地限制了国产碳纤维产品在高端领域的应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碳纤维产品在应用上主要集中于低端领域,而高性能碳纤维都要依赖进口。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然而,世界上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技术都被美日等国的少数公司所垄断,而这些国家对于咱们中国从来都是持敌对态度,大搞禁运封锁。所以当时美日等国为了不让封锁咱们,便对碳纤维相关材料和技术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就连民用产品的钓鱼竿也被禁止出口。

所以,咱们国家在高端碳纤维领域的处境一直十分困难,受制于人。

而这一切,都被师昌绪先生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他说:中国的碳纤维上不去,影响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发展,关系到国防安全,不搞上去不行。碳纤维制备技术未能突破,是材料科技工作的最大失误,也是材料科技工作者的耻辱。

师昌绪先生是"两院"资深院士、著名材料学家,是我国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归国的那一批"海归派",当年那艘著名的"克利夫兰号"上面,除了钱学森,也还有着师昌绪。

1955年归国后,老先生和当年他们那一批人一样,立马就投身于国家科学建设中,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带头人的作用,不畏磨难,矢志报国的赤子情怀。数十年如一日,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2000年,新世纪伊始,那时,师昌绪已经快80岁了。那时的师昌绪已经是功成名就,为国家做出了他应有的贡献。按理说,他应该休息了,而师昌绪先生却又不安分的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带头开展碳纤维技术的研究。

要知道师昌绪之前的研究方向一直是金属材究,而碳纤维属化工、化纤范畴,对于师昌绪来说不是太熟悉,开展起来技术难度很大,而且又是80高龄。所以有人劝他,少管点事儿。可他说:碳纤维上不去,国防安全无保证,他将死不瞑目。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好一个死不瞑目,师昌绪就是靠着这样一种不死不休的精神,师昌绪把他的余生全给压了上去。

在师昌绪先生的带头努力下,中国的碳纤维技术得到了稳步且快速的发展,逐渐实现了产业化,而且在高端应用领域也不断取得突破,我们的国产碳纤维开始批量用于我国航空工业。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直到今天,我们的碳纤维技术虽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们已经可以不受制于他人,美日所谓的封锁垄断已经对我们构不成威胁。而更重要的是,在师昌绪先生所奠定的基础上,我国目前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碳纤维工业体系,其代表着我国的碳纤维技术在未来必将还会做出更大的突破。

这一切,离不开中国科研工作者们的智慧,更离不开师昌绪老先生的贡献。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80岁,是个怎样的年纪?

那应该是一个安分的年纪,儿孙满堂、颐养天年,其乐融融。最后,安静的度过生命中可能无多的时光。

但有的人,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安分,硬是以80岁的年纪活出了30岁的样子。

师昌绪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人!

这是他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境界使然!

是他以国家的需要为最高的人生目标使然!

是老一辈的科学家们的所特有的爱国情怀使然。

脊梁,美日严防死守的技术,被中国这位80岁科学家成功突破

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师昌绪先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

特此,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