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性減稅”是給民企最實惠的“大禮包

“实质性减税”是给民企最实惠的“大礼包

“实质性减税”是给民企最实惠的“大礼包

圖/視覺中國。

繼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要研究解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後,11月1日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再次釋放重要信號,從中看出中央高層對緩解民企發展難題的清晰思路和堅定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提出了六大務實有針對性的舉措,首要的便是減輕企業稅費負擔。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各項工作,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要加大減稅力度。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而且要簡明易行好操作,增強企業獲得感。

稅費負擔是中小企業的“痛點”

民營企業是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經濟力量。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超過27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6500萬戶,註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不僅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而且還解決了80%以上的社會就業。

不過,鑑於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任務還未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尚需深化以及外部環境變數增加等因素影響,不少企業遇到生產經營困難,尤其是中小企業當前面臨的困難更加突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294.3億元,同比增長23.3%;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591.5億元,增長9.3%。民營企業多數是中小微企業,其利潤增幅跑贏GDP卻低於國有控股企業,表明中小企業當前面臨的困難更為突出。

困難來自哪裡?10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提出了一個重要的“關鍵詞”——稅費負擔。

過去5年累計減輕市場主體負擔超過3萬億元。日前,國家發改委也表示,今年將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預計全年降成本將達1.3萬億元。權威人士透露,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正在醞釀,很快就會出臺相關措施。

但如此大規模的減稅,主要受益者是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則由於稅收徵管加強的對沖,減負感受不甚明顯。在國家減稅降費舉措頻頻出臺的背景下,亂收費問題也較突出,涉企收費大致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社保繳費、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

實質性減稅之外,也要向市場“放權”

從這個角度看,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在為減輕民企負擔方面很有針對性,措施相當給力,提出要“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而且要簡明易行好操作,增強企業獲得感”“要進一步清理、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規範中間環節、中介組織行為,減輕企業負擔,加快推進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降低企業成本”。

應當說,中央高層最近一系列的密集表態給企業家吃了“定心丸”,一系列具體政策的落地有利於改善民企預期、提振民企投資信心。

從某種意義上說,未來減稅降負應該更加傾向於中小企業,通過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實現企業投資的增長和個人消費的增加,釋放社會需求,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當然,為企業減負,除了調降或取消多種稅費徵收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推動政府改革。政府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調整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分清哪些事情是政府做,哪些事情是市場做。如果分得清、分得合理,就能較大限度地利用好社會資源,發揮市場的作用。唯有深化中國的市場化改革,才能從根本上擴大市場能力,提供一個更強勁的、可持續的財稅支撐體系,同時形成有利於企業的寬鬆發展環境。

□周子勳(媒體人)

編輯:孟然 實習生:葛書潤 校對: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