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政內亂不堪,他等奉天命前來討伐!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羅貫中所著。它裡面含有歷史的戲份,但演義終歸是演義,並非是真正的正史。

小說第一回中以漢朝當時的社會環境背景開頭,漢高祖建立漢朝,繁榮昌盛,最終在漢恆帝,漢獻帝手中走向沒落。從張角三兄弟黃巾起義拉開了三國的序幕,也就是以黃巾起義作為鋪墊,眾多英雄人物紛紛崛起,像曹操,劉備三兄弟等。

朝政內亂不堪,他等奉天命前來討伐!

配圖

張角他們還是能夠迅速拉起一隊人馬,壯大自己的隊伍,靠得又是什麼呢?據傳張角可以用仙術個人治病,從而收了很多的徒弟,徒弟眾多,自然宣傳力度更廣,所有人都把張角當做神仙供著,都認為張角是上天賜下凡間的恩人。說白了張角就是一個神棍,到處招搖撞騙,蠱惑人心。這種方式就像是傳銷,一個拉一個,張角自己坐享其成就行了。

朝政內亂不堪,他等奉天命前來討伐!

配圖

但是張角能夠把一個團伙帶到與朝廷對抗,實屬不易啊,而且很多人都為張角賣命的。以當時的社會環境來說,許多不科學的事情都是理解不了的,人們把不能理解的事情歸於一類,神學。也就是這種思想才能夠讓張角得逞,迅速的發展擴大。

當時社會動盪,皇帝聽信宦官,謀害忠臣,這本就是一個亂世,那麼張角的黃巾起義是否正確呢?又為何會失敗呢?生逢亂世,許多有志氣的男兒都盼望成就一番事業,張角也不例外。秦朝統治的時候,那時候百姓真的是民不聊生,人們不敢反抗只不過是畏於皇帝的權威,最後陳勝吳廣起義,一呼百應,百姓紛紛湧入起義大潮。

朝政內亂不堪,他等奉天命前來討伐!

配圖

漢朝呢,那些帝皇不相信忠臣,亂用宦官,但是百姓這邊似乎沒有秦朝時候那樣水深火熱,帝王也沒有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所以社會環境這方面對起義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張角起義,自稱自己為“天公將軍”,以天的名義來討伐漢朝,神這種東西,想要人真心的信神,為神賣命,還是沒有那麼容易的,除非自己見到過。

這樣的名義並沒有起到很大的效果,像劉備,張飛,關羽三人就是通過官衙發佈的招軍榜文認識的,三個人有著同樣一個目標,討伐張角,報效國家,建功立業。這些就充分的說明了,那個時候漢朝並沒有那麼的不堪,百姓生活還是能夠過得去的。沒有百姓的支持,張角的40萬大軍,在偌大漢朝的面前,並沒有那麼的震撼,況且張角的黃巾起義中,沒有很多會行軍打仗的軍事人才,自然而然節節敗退。

朝政內亂不堪,他等奉天命前來討伐!

配圖

只能說張角的起義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的,天公將軍那一刻起,就已經說明了自己要當王,正確不正確很難說,不過張角的起義是起了很大鋪墊和帶頭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