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投资:不接下落的飞刀,指数跌破3000点时入场的价投还好吗?

在投资界,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叫“逆向投资”。

很多大师都很推崇这个策略,比如:

巴菲特曾说:别人贪婪我恐慌,别人恐慌我贪婪。

芒格曾说:倒过来想,一定要倒过来想。

索罗斯曾说:凡事总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大好之后便是大坏。

卡尔·伊坎曾说:买别人不买的东西,在没人买的时候买。

约翰·邓普顿曾说:在别人沮丧地抛售时买进,在别人兴奋地买进时抛售都需要最大的勇气,但是能带来最大的收益。

总之,逆向投资者有点像个“杠精”,对于股票,他们喜欢“在人们冷落时买入,在人们追捧时卖出。”

那么问题来了:A股跌成了现在这副模样,是时候逆向投资了吗?

01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搞明白,为什么逆向投资有效?

对于这个问题,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做过非常精辟地回答。他说: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意思是,短期内,股价的涨跌,完全是市场先生投票的结果。而这个市场先生,却是一个非常喜怒无常的人。

乐观的时候,他高喊“向天再借五百年”,疯狂买买买,于是买出了“泡沫”。

悲观的时候,他嚷嚷“人生不值得”,一股脑地卖卖卖,于是砸出了“黄金坑”。

你可能会问:这个叫“市场先生”的愣头青究竟是谁?

不好意思,他就是疯狂和恐慌时的我们。

但在我们这个群体中,也有像巴菲特、芒格这样的理性人(杠精)。

在他们看来,当所有人恐慌卖出的时候,股票就会变得很便宜;当所有人都疯狂买进的时候,股票的价格就会变得很贵。

比如,本来值10块钱的股票,在市场恐慌时可能会跌到8块甚至更低,在市场乐观时可能会涨到20块甚至更高。

而随着岁月流逝,在“称重机”的作用下,这一切不正常的“定价”都将会回归到10块这个正常情况。

这,就是逆向投资者挣钱的秘密

02

做逆向投资,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其中,最难的是等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拿贵州茅台来说吧。

谁不知道茅台好?它的毛利率高达90%。而且,尽管茅台的价格一涨再涨,消费者依然还是趋之若鹜。但是,市值一万亿的茅台让人只能远观,而不敢亵玩焉。

所以,作为逆向投资者,你就只能等待。等待某一天,贵州茅台因为种种原因被市场狠狠抛弃,你才会有“英雄救美”的机会。

近10年来,这样的机会出现过4次:

第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次是,2012年底,白酒“塑化剂事件”叠加“八项规定”的出台。

第三次是,2015年的股灾。

第四次是,2018年的市场暴跌。

算一算,差不多是4年等一回。可见等待之难。

03

这么来看,现在的A股,几乎满足了“逆向投资”的各项要求——市场极度恐慌,校花纷纷落难。

比如,官方多次宣称:A股已经跌出了难得的投资价值。

比如,沪市交易额连续多日处于1000亿交易额以下,相较于2015年1万亿的交易额,缩水了90%以上。反映市场情绪冰冷到了极点。

再比如,沪深三大指数的估值都已经跌到了历史最低点附近。

此时,众人慌不择路,作鸟兽散,何不捡些他们抛弃的粮草辎重和掉落的金银细软呢?

且慢!在逆向投资前,有三个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大盘真的见底了吗?

毒鸡汤有曰:年轻人,不要遇到一点波折就以为到了人生的低谷,继续走下去,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其实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这绝不是段子:

比如,2008年,花旗银行从55美元一口气跌到1美元。哪怕你在10美元买入,都要承受90%的扎心回撤。

再比如今年,在指数刚刚跌破3000点时,很多价投就已经雄赳赳气昂昂地入场了。现在来看,那只不过还在半山腰上。

所以,逆向投资做不好,就有可能变成“接下落的飞刀”。

第二、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逆向投资吗?

事实一再证明,消费股更适合做逆向投资。比如塑化剂事件后的贵州茅台,三聚氰胺事件后的伊利股份。

而有色、煤炭等周期性行业适合做趋势投资;钢铁这类夕阳产业,以及计算机、通讯、电子等技术变化快的行业,做逆向投资很容易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第三、逆向投资会立马赚钱吗?

做逆向投资,并不一定是“一直对”,也不一定是“马上对”。

市场并不是有求必应的机器。很多时候,当你逆向买入之后,股价可能还会继续下跌。当你逆向卖出后,股价还继续上涨。

虽然人们常说,价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但问题是,你永远无法知道,价值会缺席多久。

所以,在做逆向投资之前,你要问问自己,做好坚守的准备了吗?

04

最后,做个总结吧。

1、逆向投资就是买别人不买的东西,在没人买的时候买入。

2、逆向投资就是等待“校花落难”,“英雄救美”的机会。

3、现在的A股虽然已经符合逆向投资的标准,但是要注意:也许A股还没见底;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逆向投资;逆向投资后,要做好坚守的准备。

精彩热门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