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時,西安城牆上救人性命的防空洞,現在去哪了?

抗日時,西安城牆上救人性命的防空洞,現在去哪了?

說起西安城牆,很多人想到的作用都是預防外敵入侵,在冷兵器時代,城牆確實是保護一座城池不被攻陷的重點防禦工事。但在抗戰時期,城牆不僅有助於城市防守,還是普通民眾的主要避難所。

抗日時,西安城牆上救人性命的防空洞,現在去哪了?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雖未攻至西安,可日本飛機對陝西多地進行狂轟濫炸。從1937年11月7日,日機首次轟炸潼關起,至1945年1月4日轟炸安康止,全省共遭到轟炸567次。其中西安尤甚,達145次、落彈3440枚,均居全省第一,可傷亡人數卻居第二,為2489人(安康傷亡人數居首為3495人),這其中西安城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抗日時,西安城牆上救人性命的防空洞,現在去哪了?

1938年日本侵略軍飛機,對西安不斷的狂轟濫炸,有些老百姓就自己在城牆上挖洞,便於在轟炸來的時候避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於是在此之後,省防空司令部沿城牆一週共建防空洞625個,而且全部用磚襯砌。防空洞內的巷道一般高一米五左右,每隔幾米就朝洞旁邊挖一個小洞,是專門藏人的,大一點容一家三四口人,小一點,僅夠兩個大人容身。

並且,防空洞內都設有通氣孔和瞭望孔,瞭望孔是用來觀察城樓或箭樓上掛的信號燈,掛上一串紅燈籠時,表示飛機要來轟炸或還可能輪番轟炸,停止轟炸後看到燈籠收了,證明危險過去了。

抗日時,西安城牆上救人性命的防空洞,現在去哪了?

昔日北城牆的一處防空洞

到了1983年,西安市城牆管理所對城牆上的防空洞統計時,全城內外共有達到1991個。這些大大小小、曲曲彎彎,遍佈城牆上的洞,對於防空設施薄弱的古城西安,確實起到了極大地免遭生靈塗炭的作用,挽救了西安人的生命數以千計數。

抗日時,西安城牆上救人性命的防空洞,現在去哪了?

西南城角的登城馬道

在西安城牆牆體上挖洞,應該在築城牆時就有,例如在四個城門甕城內,以及四城角登城馬道附近就有藏兵洞。

1926年著名的“二虎守長安”時期,將士們挖洞以防炮轟,築暗堡以備藏身突襲。而挖防空洞主要是在八年抗日戰爭時期,為躲避日本飛機轟炸,有政府、軍隊挖的安置電臺、倉庫的防空洞,還有老百姓挖的“躲警報”的防空洞,老百姓把鑽防空洞叫“躲警報”。解放戰爭末期,國民黨部隊挖了防禦攻城的暗堡,但西安和平解放,沒派上用場。這些防空洞大多成了流落到西安的難民、及貧困市民的蝸居之所。

上世紀50年代開始,城牆防空洞裡面的溫度比洞外低很多,所以這裡曾一度被蔬菜公司用來儲藏蔬菜,原先馬車拉著菜進城以後,很多都被放在這裡。防空洞儼然成了儲藏蔥、蒜、韭黃、西紅柿、茄子、辣椒、甘藍、蒜薹等菜的倉庫。

抗日時,西安城牆上救人性命的防空洞,現在去哪了?

含光門遺址內技術人員為填埋防空洞作準備

目前,僅有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內還保留有防空洞,推斷是抗日戰爭時期留下的。因為內部不平整,不像作戰使用的。

80年代時,西安市政府為了保護城牆,整體完整,填補了幾乎所有的防空洞。

抗日時,西安城牆上救人性命的防空洞,現在去哪了?

如今,我們只能在

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內,看到抗戰時即遺留下來的防空洞,繼續為世人展示抗戰留下的歷史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