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暫緩實行,車市遇冷與庫存堆積或是最大難題?

2016年年底,國家質檢總局與環保局聯合發佈了史上最嚴格排放標準—國六標準。規定重點地區2020年7月1日實施國六標準,其他地區2023年7月1日全面實施國六標準。結果,包括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在內的省份與城市,紛紛宣佈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時間基本都定在2018年年末與2019年初,不料,如今2019年1月1日的到來愈發接近,許多原本計劃實行國六標準的地區卻突然沒了聲音,讓人不禁有些疑惑。

國六暫緩實行,車市遇冷與庫存堆積或是最大難題?

近期,全國多個省市宣佈暫緩"國六"排放標準的實施。例如北京地區輕型汽車正式實施"國六"的時間延緩到2020年1月1日,原本在11月初就率先實行柴油車"國六"政策的深圳,也僅僅堅持了一個月就提交了暫緩國六實行的申請,時間將推遲至2019年,天津地區的國六推行時間也同樣推至2019年。由這些接二連三的消息看來,國六的推行的確還存在不少阻礙。

事實上,多個地區提前實行國六,的確使得車企都猝不及防,例如測試循環由NEDC升級為WLTC、增加實際道路形式排放測試、測試過程和汙染物限制都更嚴苛等等。這不僅僅是改變新車型排放標準的問題。由於國六標準甚至比一向令海外車企頭疼的歐標還要嚴格,車企難免會在技術上遇到諸多挑戰,車輛尾氣處理升級內容包括增加三元轉化器中催化劑用量、優化引擎燃燒室構造、調整燃料噴射方式和噴油量、擴大活性炭罐容積、增強燃油系統密封性、調整ECU電控單元和強化OBD系統等。並且,即使推出新車的速度趕得上新規實行,車輛成本也會隨之平均2000元左右的成本,如果不提高售價,勢必會造成一定虧損,但若冒然加價,消費者恐怕也難以接受。

國六暫緩實行,車市遇冷與庫存堆積或是最大難題?

據乘聯會數據,截至2018年12月13日,共有54家企業838個車型進行了國六環保信息公開。國六車型在總公開車型數據裡僅佔5%,車企對於國六車型的申報相對比較緩慢。而現階段市面上經銷商所售及庫存車輛中,國六車型佔比也非常低。這就意味著市面上還有大量的國五及以下車型的庫存,在國六緊趕慢趕實行的壓力下,大部分想要購車的消費者還保持觀望態度,畢竟即使購買了國五車型,誰知道還能上路開多久,保值率還能剩下多久呢?這也是汽車銷量遇冷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此一來,即使是車企紛紛採用大幅降價及團購優惠的活動,也收效甚微。

國六暫緩實行,車市遇冷與庫存堆積或是最大難題?

車否否認為,目前國六實行還存在幾個核心問題,首先是核心零部件技術方面需要儘快提升,這樣可以使得滿足國六標準使用的零件成本降低,從而降低售價來刺激消費。並且,政策的實行時間最好能與經濟發展效率相匹配,太過著急或許會有反效果,合理延長過渡期不僅僅是給予車企時間,也是為了平衡經濟與環保之間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