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之間征戰多年都沒能統一,為何宋朝一建立就能南征北伐

宋朝的建立在我國曆史上其實是一樁美談,雖然也是通過篡權的方式建立的,但是卻沒有造成什麼流血事件,在這一點上還是被大家津津樂道的,畢竟宋朝是結束亂世的朝代。事實上,宋太祖真的是一位才人,他不得江山誰的江山?當時後周有一個舉世無雙的第一皇帝柴榮,不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國內政治,柴榮都堪稱一流。當然,這也讓柴榮成為了亂世中的第一君王,而宋太祖就是柴榮的手下。

五代十國之間征戰多年都沒能統一,為何宋朝一建立就能南征北伐

趙匡胤起先只是一個在軍隊中不出名的軍官,後來隨皇帝柴榮東征西討,屢立戰功,爵位也被越封越高。恰逢柴榮生病時出現不詳徵兆,說是都點檢,也就是當時掌管軍隊的最高將領會奪得江山,這讓柴榮十分忌諱,所以就罷免了當時擔任都點檢的自己的親信而選擇了一個和皇室不想幹的趙匡胤,這就為後來宋朝的建立提供了先天條件。後來的故事我們也都熟知能祥了,那麼又有一個疑問出來了。

五代十國之間征戰多年都沒能統一,為何宋朝一建立就能南征北伐

自唐朝覆滅之後,天下亂作一團,先後出現了許多數不清的政權。這些政權大多都是一方的割據勢力,而且存在時間極短,就是名副其實的曇花一現。但是整個亂世持續了幾十年,宋朝建立的時候,天下的割據政權有幾十個,政權之間互相前置,互相攻伐,那麼剛剛建立的宋朝又是怎樣一步一步統一天下的呢?要知道,即便是柴榮,征戰一生也未能實現一統。

五代十國之間征戰多年都沒能統一,為何宋朝一建立就能南征北伐

事實上,這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在當時的形勢上。宋朝是建立在後周的基礎上的,而後周是柴榮一手打造的,柴榮的能力自不必說,所以後周的強盛也就可見一斑了。再加上宋朝的篡位幾乎未動一兵一卒,也未損壞當時後周的政治秩序,所以國家實力還完全保留著。而宋朝的國家實力確是凌駕於當時周邊所有國家之上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秦滅六國的形勢。

五代十國之間征戰多年都沒能統一,為何宋朝一建立就能南征北伐

當時宋朝周邊有著很多比較強大的政權,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弱的政權,比如南平。宋朝前前後後滅亡了六國,簡直是重複了秦國的作為,而且也是先滅近的,弱的政權,南平,後蜀就首當其衝了。南平是十國當中最弱小的國家,也是宋朝最先拿來開刀的國家,滅亡南平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藉著增援的名義借道就逼的南平王投降了。而宋朝愈強,周邊國家也就愈弱,自然就會被一一兼併了。

五代十國之間征戰多年都沒能統一,為何宋朝一建立就能南征北伐

當時對宋朝來說唯一構成威脅的只有三個政權,北漢,南唐和遼國。毫無疑問,遼國是當時勢力最為強大的國家了,北漢就是在遼國的支持下才能與宋朝抗衡的。當時的北漢一直繼續著石敬瑭的政策,尊遼國皇帝為父,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北漢才能夠一直綿延國祚。一直到宋太宗時期,北宋軍隊擊敗遼軍,這才滅了北漢,北漢也成為了十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政權了。

五代十國之間征戰多年都沒能統一,為何宋朝一建立就能南征北伐

不過宋朝的崛起和趙匡胤也有著直接的關係。趙匡胤能夠無聲無息的篡權,那他也一定有本事無聲無息的壯大宋朝。事實上,兼併國家的順序早就在趙匡胤的心中盤算好了,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一說起宋朝就已經是那個佔地480萬平方公里的北宋了,中間統一的過程我們從未在意過,這就是趙匡胤未雨綢繆的手筆了。綜合來說,五代十國之所以能夠維持百年的混亂局面,主要就是因為當時的政權大多比較小,不具備兼併另一個國家的能力,再加上各個方向政權的相互牽制,導致了雖然有十國混戰卻仍然能保持穩定局面的獨特歷史。

五代十國之間征戰多年都沒能統一,為何宋朝一建立就能南征北伐

除了內部的牽制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外部力量,那就是遼國。雖然遼國的軍事力量不敵漢、唐,但是在混亂的五代十國,遼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不過好在中原地區不斷更迭的五代政權能與遼國抗衡,這才穩定了局面。否則以遼國的實力南下,整個五代十國怕是“莫能與之爭”了。而宋朝卻恰恰繼承了遼國的這一點,憑一國之力四處征伐,遠交近攻,越來越強,最終成為了佔地480餘萬的強宋了。至於後來宋朝的羸弱,那就是宋朝後代統治者的經營不利了,畢竟宋朝是有著只會舞文弄墨的皇帝宋徽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