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北伐失敗!援軍就在二百里開外

(書接上文)

由於忽視思想政治工作,北伐軍新招募或者裹挾的隊伍在政治上很不靠譜,對革命也沒什麼熱情。他們之所以參軍,不外乎混口飯吃或者懾於威脅。所以一有機會,這些人就會消極怠工,搞破壞,甚至逃跑。

林鳳祥和李開芳也不信任他們,衝鋒陷陣,還是得依靠從天京一路打過來的老兄弟,至於新兵,只能在老兵的監視和指揮下充當勞力,搞搞後勤運輸和軍事工程建設。

人員是潛在的戰鬥力,但是這其中存在一個轉化。轉化的好,實力就可以滾雪球,轉化的不好,人員就是包袱和拖累。林李二人不會轉化,所以北伐軍雖然人數一度膨脹,但是戰鬥力卻沒怎麼提升。

相比較南方人,北方人更珍視自己的傳統。太平軍一路北伐,沿途推行極拜上帝教的左路線,這與中華傳統大相悖逆。在廣大北方人看來,長毛走的是百分之百離經叛道的邪路。

太平軍挺進北方後,大清下令各地辦團練,武裝起來,對付太平軍,同時清廷開動宣傳機器,向民眾灌輸太平軍的種種暴行,兩者一結合,太平軍幾乎陷入了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之中。

大清雖然垃圾,好歹已經習慣了。長毛來了,男的死啦死啦,女的撕啦撕啦,祖宗牌位都得扔進垃圾堆,兩相比較,還是做大清的子民好。

此外,太平軍北上遇到的困難還有惡劣的天氣。

中國歷史上,北方人一直對南方的溼熱環境心存恐懼,北方士兵南征,大都容易染上各種疾病,導致戰鬥力大減,比如赤壁之戰。

同樣,南方人對北方的冬季的嚴寒也望而卻步,南方軍隊北伐,如果防寒保暖準備不足,就容易被天氣虐成凍死狗,比如太平軍北伐。

當天平軍前鋒猛攻滄州時,已經是九月二十五了,換算成公曆,將近11月份,北方已然寒冷。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殺到北京城下,太平軍就會面臨越來越冷的嚴酷天氣。

滄州知府沈如潮是個人物,得知太平軍即將殺來,他進行了緊急動員,一面招兵買馬,強化團練,一邊加緊施工,修築防禦工事。

當天平軍前鋒趁大霧天氣偷襲滄州時,沈如潮也利用大霧天氣反擊太平軍。大霧天交戰,火器和戰法都失去了作用,清軍利用熟知地形的優勢,輕易擊敗了太平軍的奇襲。

不久,沈知府又在城外大擺地雷陣,引誘太平軍出戰,當太平軍向預設陣地殺來後,清軍立即退進城內,只留下幾個敢死隊在城外負責點火。一聲巨響,太平軍死傷枕籍。

太平軍主力抵達了滄州城下後,將滄州團團圍住,復仇心切的太平軍發動數次猛攻,終於攻陷了滄州。之後,太平軍對滄州進行了屠城。

此前,大清日報就經常向民眾報道太平軍遇城屠城,說他們是一群佛擋殺佛、魔擋殺魔的嗜血狂魔。按在現在的說法,這是明顯的抹黑行為,因為之前太平軍只在全州和南京進行過局部性屠城。

現在,林鳳祥和李開芳在滄州這麼一搞,屠城的行為算是坐實了。當時雖然沒有網絡和微博,但是也沒有刪帖和屏蔽,敏感新聞還能緩慢傳播。

隨著新聞的擴散,太平軍徹底喪失了北方的人心。

攻佔滄州後,太平軍沿大運河北上,相繼佔領了青縣、靜海,兵鋒直逼天津。

然而,上天又和太平軍開了一個玩笑,此時正值秋汛,清軍將芥園大堤決口,津郊地區一片汪洋。大水淹沒了靜海到天津的所有小路,僅存一條大道,這樣,太平軍無法對天津發動奇襲,只能正面進攻。

當然,上天並不偏心,此時天津城防極其空虛,太平軍如果把握時機,奮力猛攻, 拿下天津也不難。

太平軍挺進津郊,天津城內的軍吏人心惶惶,但是想到滄州屠城後,他們自知一旦城破,絕無倖免之可能,所以這些人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在想方設法加強城防,積極備戰。

按照以前的經驗,緊急擴編團練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釋放囚犯,令其隨營立功。此外,天津城內的以張錦文為代表的富商也出錢出力,積極向守城清軍獻計獻策。

長蘆鹽政使楊霈利用鹽商繳納的錢緊急打造了500支抬槍,然後在天津城西的稍直口一帶修築土城,構築炮臺。

天津城內,為了虛張聲勢,城牆上都插滿了火把和大旗,城內不時人聲鼎沸、鑼鼓齊鳴,製造調兵遣將的假象。清軍又在城外緊要處大挖二十幾個土坑,坑內遍插竹籤。

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鄉民賈慶堂向清軍獻計:為了防止太平軍在水淺的地方鳧渡,可以招募本地的雁戶以排槍伏擊太平軍。

雁戶,即獵鳧雁之戶,就是獵殺水鳥的人,他們將排槍放在小船上,蓋上席子,推到水中,可百發百中。

清軍採納了賈慶堂的計策,很快招募了500雁戶,讓他們在水上伏擊太平軍。這些人精於水性,善操舟使舵,在水面上神出鬼沒,來去如飛,後來給太平軍造成了很大麻煩。

就在天津積極備戰的同時,清軍的圍堵大網再次向太平軍撒來,僧格林沁自北堵截,勝保自南追擊,欲南北夾擊太平軍。

為了試探天津的虛實,李開芳率領太平軍先鋒部隊殺到了天津城西十里的稍直口,與清軍遭遇。太平軍二話不說,向清軍發起了衝鋒,清軍依靠土城和炮臺頑強抵抗,步兵使用抬槍射擊太平軍。

清軍火力強大,太平軍幾次衝鋒均被擊退,林鳳祥不得不退回靜海,在回軍途中,太平軍又遭了雁戶的伏擊,死傷不少。

天津守軍的一招樹上開花,成功唬住了不知虛實的太平軍。林鳳祥和李開芳認為天津守軍勢力不弱,為了避免重蹈滄州的覆轍,二人計劃固守待援,等太平軍援軍到達後,再進攻天津。

此時,勝保率領的追擊部隊也攻到了靜海,太平軍腹背受敵。

為了分散清軍兵力,林鳳祥令李開芳率領一部分軍隊進駐獨流,與靜海成掎角之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北伐軍之所以能輕鬆打到京畿附近,靠的就是高度的機動性和靈活性,現在,北伐軍主動放棄了這一絕招,就等於自廢武功,剩下的就只能是被動挨打了。

僧格林沁和勝保很怕太平軍打運動戰,因為清軍兵力有限,而太平軍行蹤飄忽不定,令人防不勝防,現在太平軍主動打陣地戰,正中其下懷。

清軍援兵不斷開來,很快就將太平軍包圍了,在優勢火力和騎兵的配合下,清軍向太平軍發動了數次猛攻,太平軍雖然擊退了清軍的進攻,但是損失很大。

激戰了三個多月,包圍圈逐漸縮小,彈盡糧絕,天氣酷寒,不突圍還等什麼?

1854年2月5日,林鳳祥和李開芳率軍向南突圍,身穿單衣草鞋的太平軍將士行走在北國的冰天雪地中,沿途凍死凍傷無數。3月10日,太平軍撤到阜城,之前的四五萬大軍此時只剩幾千人。

三萬清軍尾隨而至,再次包圍阜城。

此時,天京方面派出的由曾立昌等人率領的北伐援軍已經殺到了山東,被阻於臨清。

阜城距離臨清,直線距離僅二百餘里,如果林鳳祥率領北伐軍再往南走幾步,兩軍就可以會師,從而避免覆滅。

然而,林鳳祥沒有手機,不知道援軍近在咫尺,曾立昌也沒有電話,不知道救援的對象就在眼前。

既然互不知情,就只能各幹各的。

林鳳祥一路南撤,估計走累了,在阜城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兩個多月,親手葬送了最後一絲機會。期間,老三吉文元戰死。

曾立昌也忘了自己救援的使命,他不僅不避實就虛,反而不斷進攻臨清,與清軍糾纏,最後援軍被困於堅城之下。

清廷為了阻止北伐軍和援軍會師,下令勝保分兵前往臨清堵截曾立昌部。勝保走後,阜城壓力驟減,5月5日,林鳳祥乘機突圍到了連鎮,連鎮附近比較富裕,糧草充足,太平軍暫時擺脫了忍飢挨餓的命運。

在連鎮期間,太平軍終於得知援軍到達了山東臨清,5月28日,李開芳率領六百多名精騎從連鎮突圍,計劃前往臨清迎接援軍。

不得不說,太平軍的消息太滯後了,援軍在臨清是多久前的消息啊!

李開芳肯定迎接不到援軍了,在半路撞到勝保還有可能,因為援軍已經被勝保打垮了,而勝保正在回來的路上。

李開芳半路得知援軍已經失敗,停止南下,進入了山東高唐州。勝保尾隨殺來,包圍了高唐。

李開芳進入高唐州後,立即派人前往連鎮,告訴林鳳祥援軍潰散的消息,並請林鳳祥馬上率軍突圍,他自己則在高唐州等候,一同南歸。

林鳳祥收沒收到這封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林鳳祥已經被團團包圍,走不了了。

林鳳祥率領數千殘兵被僧格林沁包圍於連鎮,李開芳率領數百精銳被勝保困於高唐州,北伐軍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糧食吃完了吃野菜,野菜吃完了吃俘虜,俘虜吃完了就吃逃兵,逃兵還沒吃完,連鎮失守(1855年1月)。

關鍵時刻,林鳳祥學習薩達姆,和親信部下藏進了某個地道。薩達姆被保鏢出賣了,林鳳祥也被部下出賣了。

凌遲!

僧格林沁消滅林鳳祥後,移師高唐州,會合勝保部一起圍攻李開芳。

李開芳得知僧格林沁到來,料定林鳳祥已然覆滅,決定突圍。恰好,僧格林沁屢攻高唐州不下,決定圍三缺一,欲擒故縱。

2月10日夜,李開芳率領剩餘的500多精騎突圍,奔走一夜後,進入了高唐州西南五十里處的馮官屯。僧格林沁的騎兵和步兵相繼趕到,包圍馮官屯。

李開芳在馮官屯堅持了三個半月後被俘。6月,李開芳等七人被押送北京,凌遲。

至此,太平天國北伐軍全軍覆沒。(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