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说“我主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地混日子”,你们怎么看高晓松教育孩子的方式?

张老师人在加国2018


高晓松说“我主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的混日子”,如何看待高晓松的这种教育方式呢?说说我的看法。

一,父母对女儿的态度

一般的父母都是把女儿当做掌上明珠的,有了女儿一定要宠着,把女儿当公主一样的养,看到别人的女儿每每让我这个只有两个儿子的父亲羡慕不已。当然高晓松也不例外,我想高晓松说出来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要宠着自己的女儿。

二,自由的教育方式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这种教育方式又叫自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不做过多的干预,让孩子在轻松自由欢乐的气氛中长大,也就是高晓松说的“心安理得的混日子”。

其实,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倡这种教育方式的,不过很多家长比较难做到。特别是对于第一个孩子,父母是捧在手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往往对孩子是过于关注,反而禁锢了孩子。

三,散养的教育方式

其实,想一想高晓松的教育方式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散养吗?只是我们普罗大众如果对散养理解偏了,很容易把孩子教到歪路上去。

散养是需要技巧的,既要舍得对孩子放手,又要制定好规则,让孩子在规则之内享受到彻底的自由。散养长大的孩子情商更高,做事情有主见,也会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特别执着,这些特质就注定了孩子更容易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就。


欢迎访问我的头条号“睿爸快乐育儿”,浏览更多育儿知识。睿爸和睿妈是一对真诚的爸爸妈妈,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睿爸修了工商管理和物理工程双学位,我们育有两子,一个9岁,一个3岁,孩子学业优异,我们以亲身经历分享育儿经验。所有回答全部保证原创,欢迎分享、收藏、评论、关注。


睿爸快乐育儿


“我主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地混日子!”,这句话,很高晓松!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先讲一个冷笑话:

一位女记者,看到一个清洁工阿姨给自己的孩子喂方便面,她看到后非常气愤,便对那位大妈说:“哎呀,我说你怎么可以给孩子喂这种垃圾食品呢?当妈妈的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这种泡面一定要让孩子少吃或者不吃!”

“这位记者小姐,俺家妮子也就一年吃一次而已,不用担心!”

“那就好,那就好!”记者拍了拍胸脯,表示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一年吃一次,她也是只有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上一次……”

题主在题目中提到的那句话,是高晓松对当前教育负重前行的一种抨击,一种另类的讽刺,立意不可谓不高远,境界不可谓不前卫,思想不可谓不深邃。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谆谆教诲。高晓松这个高人也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闯出自己的名嘴之路。

但是,作为乡村教师,对于高人如此高雅的高调,真心不敢恭维,更不敢苟同。

在乡村的山旮旯从教十几年来,我接触的是哪些学生?

这些学生的父辈都没有高晓松的口才,更没有高人雄厚的资金,他们没有啃老的资本,如果他们现在“心安理得地混日子”,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很可能会像他们的爹娘那样——

要么在海边风吹雨打日晒,要么在工厂上班日夜连转轴……孩子们的父辈不仅是用血汗在挣钱,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维持着一个家的生计。

如果,我对那些淳朴的村民说说:“你的孩子应该像高晓松的女儿那样心安理得地混日子,你看怎么样?”你猜,他们会对我说什么,或者会对我做什么?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微雨润苗


混日子?!别忘了,人家高晓松有钱!!我要是有钱,我也让我女儿轻轻松松混日子。

记得之前看到一篇文章,是说王菲的女儿窦靖童的。人家小姑娘想不读书,染发、退学、玩摇滚,李亚鹏为了她能读北京四中,苦苦等了校长三个小时,结果小姑娘读了一年不肯去了!不肯去了!不肯去了!要是我托人找关系苦苦等了三个小时好不容易让我家丫头进名校,结果读一年不去了,我一定打断她的腿。再看王菲,不去就不去吧,随后就把窦靖童送到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音乐去了。试问,在悟空问答上混的有多少人能有这能耐?

我不了解高晓松的女儿是怎么心安理得混日子的,不过看窦靖童也算是混日子了吧。人家混日子是有资本和底气的。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混(念第四声)日子,只能混(念第二声)一辈子

穷人家的孩子还是要早当家、多读书,别学有钱人混日子。没准哪一天,你跟人家混着混着,biu!人家进名校、出国深造去了。然后,你就傻眼了。


阳光成长教育


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无论遭遇怎样的悲催,都能平静淡然,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高晓松

如果只看最后一句,大家很容易把重点放在混日子上,这是断章取义。

仔细读过全文,发现高晓松对待教育的想法不是消极,也不是指家庭毫不干预孩子的成长,他只是认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教会孩子独立、有主见比培养学习机器更有价值,并且懂得平衡生活,当面对充满挫折、挑战,而且可能不美满的生活时不强求。

就如高晓松自己所说: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不被强求的生活,父母适当帮点忙,这种教育观值得提倡。

消极的父母,顺应自然;

积极的父母,创造自然。

高晓松认为:

孩子自卑内向,那就对多带他交际,

孩子没有爱好,那就逛逛乐器行、舞蹈学校,引导爱好,

孩子不会抉择,帮孩子分析利弊,潜移默化影响他。

适当帮忙不包办,尊重选择不强求,这正是现代家庭教育缺少的因素。

人生事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左右不了世事,左右不了别人。

每当从新闻中看到有孩子因为学习、考试、作业自杀时,我都会想,总有做不成的事,不苛求别人,不为难自己,竟然这么难。

高晓松文章中传达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深思的,绝大多数孩子长大后终将平凡,自由和自然的教育不是放任,而是多了尊重,多了坦然。


青荷诗苑


我认为高晓松说的“心安理得”和“混日子”主要是讲一个心态的问题。高晓松本身也是一个睿智和博学的人,从小出身在书香门第,根正苗红,年轻时也放荡不羁,正是因为他自己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体验过人生,才更加清楚的知道什么才是给女儿最好的教育。他的教育方式里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做父母的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权,高晓松对女儿说:“我们不会多打扰你,让你学这学那,或者不让你干这干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长大吧。唯一的希望是,你长大后的剧本里还有我们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都好。”

高晓松认为,要让孩子多学些“没用”的事;长大后才能懂得如何平衡生活、调整心态;才能在不成功的人生里随遇而安,平静淡然,不怨天尤人;才能有能力面对有挫折、有挑战、并不美满的生活。

还要培养孩子,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长大后才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从而迷失自己。

所以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虽然我们不能给予孩子像高晓松一样的物质条件,但是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多一些正能量,让他们在精神上富足也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礼物!



二胎妈妈叫卡卡


【说这话得有资格】

我们先来看看敢说出这话的高晓松的家世:  

爷爷是做过清华校长的电机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景德。

姥爷是深圳大学创始人,中国双院士,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副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张维。

姥姥是为国家力学、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流体力学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陆士嘉。

父亲、舅舅均是清华教授。

母亲是师从梁思成的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张克群。

所以他敢说硕士在他们家就算是文盲,同时我们也相信他们家不会出文盲。

历史证明,精英大多是“世袭”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是名门望族之后,外公曾经当过中国银行行长。 著名作家张爱玲的曾祖父是李鸿章。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父亲是梁启超,王力宏的外曾祖父是著名海军将领许凤藻……


所以你说优秀的高知家庭还需要担心孩子是否成才吗?

【说这话的魄力】

这句话中最核心的其实是两个关键字——心安理得、混日子。

什么是心安理得?就是不管同龄人怎么样拼命努力学习,我玩的都能坦然、安宁,不会焦虑,不会纠结。这需要父母给予孩子极大的包容和支撑,告诉孩子,爸妈有让你活出自我,活出自在的底气!

什么是混日子?我们看看北京人高晓松是如何混日子的?1988年,考入清华;1990年组建“青铜器乐队”(代表作《同桌的你》《白衣飘飘的年代》);1991年从清华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

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I》;后来游历欧美,回国主持《晓说》《晓松奇谈》;开办公益性质的晓松图书馆,入职哈佛大学……



而高晓松女儿所谓的“混日子”也是与自己心爱的舞蹈、马术、书香……相伴


所以混日子不是真的声色犬马、灯红酒绿,而是用享受的态度,为了自己的爱好去奋斗!

父母的眼界决定孩子的平台,所以我们普通人从高晓松的这句话学到的一是如何提高自己,以身作则地去影响孩子。二是给孩子追求爱好的自由和支持!


育人育己漫漫行


那天我坐神州专车,两次遇到了同一位优驾的司机,那人四十多岁,老北京,女儿跟我家大宝同岁,幼儿园中班。家里拆迁各种补偿,出来开车打发时间。

一路走一路侃,他道:我这把年纪了,对我女儿啥要求都没有,随便她混日子就得了。拆二代的司机师傅如是说,何况家境不一般地高晓松呢?

你看,我要是拆迁在北京n套房子,我也懒得让我闺女活得那么辛苦,随便混混日子得了,反正爹妈养她老一辈子。

可是我家就不行呀!我担心的事儿多着呢,万一某天我娃子因为想要一台苹果100跑去卖肾怎么办?万一我家小妞因为没钱住五星级宾馆跟人去开房怎么办?万一我家孩子混日子的时候缺钱花被人骗去裸贷怎么办?

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小心我们就掉落到连苟且都不如的田地。或许,教育我的孩子不混日子,才是真正的教她们通向远方吧。


TT三宝麻麻


我理解这句话里的“混日子”并不是指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糊里糊涂地生活。

而是让孩子多学些大人觉得“没用”的事,长大后懂得平衡生活、调整心态,有能力面对有挫折、有挑战和并不美满的生活。

正如高晓松家的小公主学瑜伽、学弹琴、学骑马、学戏蟒……看似跟读书、成绩都无关,却在无形中塑造了一个亭亭玉立、气质非凡的女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喜欢以“有用”来衡量这个世界的一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

孩子从小被大人灌输这样的思想——要用功读书,考到好的大学,进大公司工作……

为了考试只能看有用的书,为了上大学只学能加分的项,为了好工作只考有用的证……

我们与其把孩子培养成各个领域对口有用的机器,不如试着让孩子学这些“没用”的东西,也许在将来最实用。

比如孩子喜欢观察花花草草,家长觉得是没用的,应该去读书。家长为什么不顺水推舟教他写观察记录,变成培养科学思维习惯呢?

孩子喜欢文学艺术,家长觉得没用,应该学数理化。家长为什么不顺水推舟,让孩子早早去发表作品,投稿,教会他这条路走不走的通,怎样才能走通,走不通时有什么备选方案。

所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都不是“没用”的。考试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果,学会这些,是受用终生的。


虽然我们应该努力生活,但是在不成功以及落魄的时候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生活,这不是大部分人能够做到的!

所以,别鄙视“没用”的事情,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构安全感。只要孩子愿意去动脑筋,变现终究只是个时间问题。

Hi,我是智妈育儿,了解更多更专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智妈育儿”头条号,希望在育儿路上可以一起陪伴宝妈们成长。


智妈育儿


有一句高晓松写给他女儿Zoe的话:“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很多人深受感动。虽然高晓松是名人,但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认为也很值得普通父母借鉴。

晓松说:要给予孩子应有的民主。他在2011年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的的微博里告诉女儿:我们不会多打扰你,让你学这学那,或者不让你干这干那,你就且自然而自由地长大吧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没办法像高老师那样为孩子提供优越的资源、平台和条件,但我们可以在精神上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对自己的事情有选择权和判断权,建立起良性的家庭成员关系。
晓松说,教育女儿心安理得地混日子,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混日子,我们可能很难有晓松那样的胸怀,但也可以引导孩子保持一份平常心,不急功近利
,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孩子长大后才有能力面对挫折和挑战,才懂得如何与自己、他人、社会和平相处。晓松还说,要根据孩子的性格,为他们设计、创造不同的环境和成长境遇,让他们多学些“没用”的事。现代社会过于浮躁,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这样那样的学习班、培训班,不管不顾孩子是否喜欢,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孩子不是机器,揠苗助长并不是好方法,家长们还是要学着体会孩子的心情,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提供宽松、民主的环境,
让孩子保有一份童真,有权利、有时间、有空间去追求自己的快乐“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作为家长,也请给孩子留下一片乐园,让孩子能够触碰到自己的诗和远方。


兰台知事


我理解,高晓松的教育就是无为而治,如庄子一般的逍遥游,也是西方提倡的快乐教育。

这样的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是不教育,而是不着痕迹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其实是理想状态的,现实中很难达到。

这种让孩子心安理得的混日子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家长,把各种教育手段,柔化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柔化在家长的言行举止中。普通的家庭,在快节奏的生活逼迫之下,容得你那么从容吗?

这种无为而教的教育,实际过程中容易滑向两端,很少的一端是成功的引领孩子走向成功,更多的一端是熊孩子的散漫不羁。孩子并不是我们理论研究和想象里的那样,其可塑性正是其不确定性。

所以,切莫把这种心安理得混日子式的教育当经典,不是人人都能玩的好的。正如西方的所谓快乐教育,其实西方那些选择对孩子精英教育的家庭,孩子谈不上什么快乐,甚至比我们还还苦还累。

还是我国教育传统说的更为实在,苦读,读书本来就是苦的,读书肯定比不上玩游戏舒服痛快吧,但我们还是要求孩子读书,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