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結構性存款”成攬儲利器:名為“結構”,實則保本保高收益

“假结构性存款”成揽储利器:名为“结构”,实则保本保高收益

歲末的鐘聲即將敲響,銀行業攬儲的戰鼓聲正酣。

今年以來,傳統定存、大額存單,已為你貢獻著財富的積澱,但你是否留意到曾暴紅的“結構性存款”?

資管新規及理財新規相繼出臺,剛性兌付被打破,銀行理財產品“保本保息”時代也漸入尾聲。此前表現並不起眼的結構性存款,舉著“保本理財替代者”的大旗,一時間追捧者無數。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上海地區多家銀行時發現,儘管不少銀行對結構性存款劃定了預期收益率的區間,但在向客戶介紹時依然會表示基本可以保證拿到最高的收益率;而最終收益為預期收益率下限的情況,只有在極端情形下才會發生。

“浮動收益”卻可保證拿最高收益

結構性存款是金融機構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其收益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

普益標準研究員於康告訴記者,由於結構性存款屬於表內存款業務,享有50萬以內可賠付的政策,通常來說安全性很高,一定程度上可視同保本。結構性存款的底層本金是銀行剛性兌付的,不會出現損失,但收益率取決於衍生品工具的表現,這部分收益存在一定浮動的風險,銀行保證結構性存款的本金和最低收益,但不保證能實現最高收益。

不過,近期記者在走訪上海地區部分銀行時發現,儘管多家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標示著“浮動收益”,且給出了預期收益率的區間,但在向客戶介紹時依然會表示可以保證拿到最高的收益。

例如,某上市城商行在網點醒目的位置處放置了一塊白板,上面有關於該行結構性存款不同期限及預期收益率檔位的介紹,包括期限為35天的預期收益率為1.1%或3.4%,期限為117天的預期收益率為1.45%或3.75%,期限為188天的預期收益率為1.65%或3.85%等。

該行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比如期限為35天的,收益率要麼是1.1%,要麼是3.4%,沒有中間值,但是1.1%的可能性很小,極端情況下才會發生,買了都可以拿到3.4%的收益率。”

類似以上這種具備結構性的條款設計,但並不具備結構性收益特徵的產品通常被稱為“假”結構性存款。

那麼“假”結構性存款到底“假”在何處呢?據中信證券研報介紹,“假”結構性存款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形式:

一是將嵌入結構性存款的衍生品工具設置不可能執行的條件,導致衍生品交易不可能被觸發,再加上產品本身通常不會報告衍生品的真實交易情況,因而產品本身與衍生品的真實掛鉤令人存疑,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性質有問題;

二是結構性存款產品在設計上將嵌入衍生品的觀察區間或者情景條件設置得較為寬鬆,從而使得最高收益很容易達到,並且最差收益與最高收益的差距很小,使得原本浮動的收益變成固定收益,實質上表現為類似固定收益的“剛性兌付”產品,達到保本保收益的目標。

變相的高息攬儲

中信證券研報中同時提及,上述兩類假結構性存款的形式有悖於資管新規消除剛性兌付的政策導向,基本上都能夠超過同期限定期存款的利率水平,一定程度上帶有變相的高息攬儲的特點。

某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在向記者介紹該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時,表示該產品掛鉤黃金價格,“今年黃金價格只要不跌破50元/克,它(結構性存款)就能做到4%這個收益率。現在國內金價每克兩百多,基本不可能跌到每克50元。雖然不能說保息,但金價大幅波動的概率很小,所以很大可能可以拿到4%的收益率。”

於康告訴記者,銀行推行假結構性存款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由於針對不同掛鉤標的和期限的結構性存款,定價需要選擇不同的模型和參數,而中小銀行缺乏經驗和人員配備,很難設計出真正結構化的存款產品;

其次,實現真實的結構也意味著增加了收益的波動性,會對客戶形成衝擊;

最後,一些中小銀行並不具備衍生品交易資質,這些銀行發行的所謂結構性產品並未真正掛鉤衍生品,“假結構”亂象因此產生。

雖然當前結構性存款有“退燒”趨勢,但在於康看來,未來結構性存款對於銀行來說仍具重要戰略意義。

於康表示,保本理財退出市場後,結構性存款與大額存單都將成為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重要選擇,所以在未來假結構性存款得到清理後,具有衍生交易資質的銀行將繼續發行結構性存款,以滿足投資者保本且高收益的需求。未來結構性存款對於銀行來說仍具重要戰略意義,這也是當前不具備衍生交易資質的銀行正在積極申請資質的重要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