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語歌聽上去那麼好聽?

為什麼日語歌聽上去那麼好聽?

隨著日本動畫等二次元亞文化在中國年輕人群體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許多人的音樂列表裡可能都會有大量的日語歌,它們往往旋律優美、歌詞動人且富有感情。

那麼,究竟為什麼日語歌會這麼好聽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先探討一下日語的發音。

日語的所有讀音都基於五元音、九輔音,而五元音、九輔音又基於“發音較小,口型較小”的原則。與英語的一個主要區別是,日語沒有重讀的重音,即每個音節的重音相同。英語音節有時會被拉長,但在日語中,一連串的音節在發音時就如節拍器一樣規則。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日語無論是元音還是輔音,發聲時的口型都較小,比英語和中文要更加秀氣、委婉,發音也更為輕鬆,而沒有重讀的重音聽起來又幹淨利落,語氣也更為平和。

日語和中文一樣,都是以聲音的高低不同來表現重音,但與中文不同的是,日語的聲調是在音拍和音拍之間體現的。中文常常用聲調來區別同音詞的語義,而日語則很少靠聲調來區別。

可能有人會問,什麼是音拍呢?

維基百科中對音拍的解釋如下:

在中文裡,每一個音節的長度幾乎是一樣的,例如在普通話中,“漢”(han)和“哈”(ha)的音節長度就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說音節就是音拍。而在日語中,“日本”(nihon)的讀音介於“泥轟”和“泥厚恩”之間,原因在於第二個音節“hon”是一個音節兩個音拍(而中文裡“轟”是一音節一音拍,“厚恩”是兩音節兩音拍)。所以,日語中是先讀出“ho”,再用拖長聲的辦法把“n”補上的。

這就是說,日語中幾乎所有的音拍都以元音(a i u e o)結尾,幾乎每句話都像中文詩歌一般押韻、朗朗上口,聽起來自然會好聽了。

為什麼日語歌聽上去那麼好聽?

日語名詞的調型

當然,網上還有很多其他的關於日語為什麼這麼好聽的分析,比如:

在語言學上,評價一種語言的發音是否優美,有一個公認的標準:輔音和元音的數量比是否合適。比如說“櫻花”這個詞,它的發音是 [s]a[k]u[r]a,可以看到,它是一個輔音帶一個元音,數量比正好是一比一,非常規範,這樣的語言發音就好聽。與之相反,例如英語單詞“script”,它的發音是[skr]i[pt],五個輔音帶一個元音,這樣就沒那麼好聽。

再比如:

從語音學上來說,日語最適合歌唱。日語是多音節語言,而且各個音節輕重基本一致,無語調變化,所以作為歌詞的時候和do、re、mi、fa、so、la、si、do的音樂節拍非常相似,還能隨時補充語氣詞和擬聲詞來填充,所以唱歌的時候有極大的優勢,更利於唱調子,升降皆宜,中文則太多前後鼻音了。

以上都說明了日語有著獨特的發音方式,不過,日語本身的發音獨特只是原因之一,日語歌之所以好聽還有更為重要的兩個因素——編曲和作詞。一首歌好不好聽必然與這兩個因素有關,這是不分語種也不分國界的。

從上個世紀鄧麗君將日語歌翻唱為中文歌開始,國人似乎就對日語歌的旋律特別青睞。之後港臺很多歌手也翻唱了日語歌,例如周華健的《花心》、劉若英的《後來》、梁靜茹的《小手拉大手》等等,簡直火遍了當時的大街小巷。

為什麼日語歌聽上去那麼好聽?

花兒樂隊紅遍全國的《嘻唰唰》也改編自日語歌

日語歌的曲子通常飽含情感、委婉悠揚、富有意境,融入西洋樂的同時又保留了本土文化的含蓄,在純音樂中更是展露無遺。久石讓的《菊次郎的夏天》,宗次郎的《故鄉的原風景》,磯村由紀子的《風居住的街道》,無不讓人動容,讓人身臨其境,讓人感同身受。

而神思者的《故宮的記憶》,喜多郎的《絲綢之路》,太田美知彥的《萬里長城》,無不透露出濃厚的中國風。它們雖是日本人編的曲子,但卻輕而易舉地喚起了我們心中對中華文化的眷戀和歸屬感,讓我們從音樂中看到了自己。

為什麼日語歌聽上去那麼好聽?

《A Chinese Tall Story》也是日本作曲家久石讓的作品

至於熟悉動畫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澤野弘之吧,他的《Bios》(原文為古希臘語)、《aLIEz》都是ACG金曲,還有Lia的《鳥之詩》、《夏影》,黑石瞳的《Continued Story》,Linked Horizon的《紅蓮之弓矢》等,這些曲目就算單獨拿出來也毫不遜色,更不要說我們幾乎是一邊觀看、感受動畫的同時,一邊欣賞它們了。

接著再來看看歌詞方面,由於日語幾乎都是以元音結尾,故而作詞鮮有限制,可以任意發揮,不會出現“為押韻而寫”的情況。日語歌的遣詞造句也特別講究,不僅追求音律上的美感,還追求視覺上的美感。

另外,日本文化相當推崇“物哀美”,如同夏目漱石的名言“今夜月色真美”那般,沒有矯揉造作,只是自然而然地深情流露,這也使得日本人在表達情感的時候比其他國家的人更為含蓄,用文字表達時亦然。

為什麼日語歌聽上去那麼好聽?

《白い雪》網易雲歌詞

除了編曲和作詞之外,日本ACG文化的興盛也是我們認為日語歌好聽的原因之一。

繁榮的聲優行業為日本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優質配音演員與歌手。在中國年輕人喜歡的日本動畫中,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一兩個聲優的名字,一聽到他們的聲音就能聯想到他們配音的角色。如果動畫裡的歌曲是由聲優本人演唱,則更能代入情感;如果歌詞比較貼近故事情節,就不能再感同身受了。

完整的動畫產業鏈,發達的聲優業,由此衍生出來的動漫金曲、神曲,還有角色歌、聲優演唱會,甚至動畫原聲音樂會,都讓日本ACG界頂尖水準的聲優、編曲家、作詞人不停出現在我們面前,讓他們共同創作的優秀音樂不斷響起,形成偶像效應和刻板印象,讓我們欲罷不能,直呼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