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丰车整改期间“老病复发”,网约车安全如何能保障?

昨日,网上一则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闹的沸沸扬扬,网上评论不绝于耳。距离空姐遇害案过去也才个把月的时间,而且现在滴滴顺风车正在整改期间,事件如出一辙,简直就是空姐遇害案的一个翻版。受害者均为漂亮女性,均是在荒郊野外被性侵后杀害。

对于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不再重述。我们来讨论一下事情的后续及结果。一个妙龄少女,生命就此消失,我们痛心疾首的同时来看一下案件频繁的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滴滴借助“网约车”这个平台,绕开了传统在路上拦截出租车的模式,掏出手机,在客户端简单点几下就可以快速下单,然后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司机的到来。诚然,网约车的出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当然首先是你得会用手机,因此网约车的受众群体就是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出行方式及时间更多元化才造就了网约车平台的诞生,在这个问题上,年轻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确实需要加强,因为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很多监管机制是不健全的。

首先,滴滴对注册用户的门槛过于简单,没有什么重大作案记录的都可以注册滴滴。在空姐遇害案之后,滴滴官方发声:将提高滴滴准入门槛,门槛是否提高姑且不论,滴滴对现有注册滴滴司机是否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降低信用标准?想必是没有!国人是健忘的,在空姐遇害案快淡化的时候又一次警醒了人们!滴滴到底在干嘛?以后还能不能再用滴滴打车了?滴滴官方今日官宣全面下线顺风车,只不过以一个妙龄少女作为代价!有许多事是在生命的代价下推动的,只不过推动的有点沉重。

其次,滴滴宣布下线顺风车,那么旗下的快车呢?快车准入门槛是否比顺风车要高?即便快车准入门槛高于顺风车,其安全性是否就值得乘客的信赖?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静静的等待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事件是出在滴滴身上,但是背后反映的是市场监管机制的缺失与不完善。相关政策法律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才致使类似案件频发!这才是需要我们通过事件看到的,也是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尽快着手去推动市场机制完善。即便没有滴滴这个网约车平台,同样会有“嘟嘟”呼呼”等平台出现,因为源头在于市场监管与准入机制的缺失。当然,滴滴不作为的表现造成事件一发再发,难辞其咎!真心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了,人命大于一切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