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与日本八味地黄丸差在哪?各有何功效?

想要黄昏与你伴


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先说个题外话,八味地黄丸不是日本,其根在咱们中国,在咱们国内更多的是叫做桂附地黄丸。

八味地黄丸其原型是仲景《金匮要略》里面的肾气丸,是用来治疗妇人杂病“转胞”效方。因为里面有八味中药,临床效果较好,被后世改名为“八味地黄丸”。只是日本推广和发展的比较好(韩国也不错),而且日本人推崇张仲景,所以日本的汉方“八味地黄丸”成为了这几年药物代购的一个热潮,想想咱们国内某位生物学博士以及很多人群极力反对中医中药,就觉得挺悲哀,同样是中医,为啥受到国人对待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了解了八味地黄丸的根源,再来看看六味地黄丸,其实六味地黄丸是后世医家钱乙(儿科专家)在八味地黄丸基础上改造而来的,主要是用它来治疗儿科疾病,表现为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症状,下边就具体两种药物的不同来具体分析一下。

药物成分不同

八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肉桂,附子组成;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组成。从其药物构成来看,六味地黄丸是在八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去除了温热的肉桂和附子。


药物疗效不同

八味地黄丸主要作用是补肾阴,助肾阳同时可以利小便,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是肾阴阳两虚的人群以及肾阳虚不能利小便的人群,属于肾阴阳双补的药物;六味地黄丸在八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去除了肉桂和附子,也就是说去除了助肾阳作用,全方的功效就发生了变化,主要治疗是肾阴虚以及阴虚旺火的人群,滋阴和清热同时进行。

适用人群

八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阳两虚和肾阳虚水肿的人群,多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不甚,自汗,下肢腹部水肿,亦或偶见潮热盗汗,耳鸣遗精的人群;六味地黄丸主要是治疗肾阴虚伴随着一定的阴虚火旺的人群,多表现为腰膝酸软,口干口渴,咽干咽燥,潮热盗汗,男人耳鸣遗精,女性月经量少发红人群。

现在人多阳虚,多和生活饮食不注意,要风度不要温度等习惯有关系,多表现为阴虚和阳虚伴见的症状,所以八味地黄丸使用更加宽泛一些;在临床中往往需要抓主症,抓重点来治疗,因为很少单独存在肾阴虚或者肾阳虚的人群,从这个方面来看,八味地黄丸使用也广泛一些。但是不管是八味地黄丸还是六味地黄丸,脾胃虚弱以及体内有湿热的人群都尽量少用,所以辨证论治很重要,服用药物之前最好是找专业人群确诊再服用。


如果觉得本回答有用,请分享给给您的朋友和家人。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