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老人堅持古法榨油49年 如今後繼無人


2018年12月16日,在廣西桂林市靈川縣灕水人家古村落,69歲的洪德益正忙著榨油。洪師傅從少年時代起就跟著父親學習古法榨油,在老油坊裡操勞一生,至今已有49年。就這樣傳承著生存的信念,延續著世代相傳的手藝。

據洪師傅介紹,家傳的榨油技藝已有上百年曆史,當初祖先們從湖南新化遷移到廣西龍勝,便開始了榨油工藝,一路傳承,到他這裡已經是第四代。那時候他們洪家是聞名十里八鄉的老油坊,一天打三榨到四榨油,多的時候有三五百斤,甚至有人走幾十裡山路到他家去榨油。

這裡保留著一套最傳統的手工榨油器具和工藝流程。從採摘選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餅、上榨、插楔、撞榨到接油,要經過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都要靠手工完成。其中用木槌榨油是所有工序中勞動強度最大、最考驗榨油技藝的一道工序。


山茶油取自油茶樹的果實,茶子採摘回來,需要曬上好幾天才能幹。茶子殼破裂後取出烏黑的茶籽,還需要人工挑選完後才可以開始榨油。茶籽不僅可以榨油,還可以用來製作蠟燭、肥皂、洗髮水,甚至好多化妝品中都有它的身影。

選好的茶籽需要在屋裡漚幾天,讓茶籽起後熟作用,這樣可以增加油分。然後過篩清洗,放到備灶烘乾水分,整個過程需要兩天兩夜才能完成。

備灶火候十分講究,茶籽兩面都要烘到位,既不能留有水分,又不能太乾,需要洪師傅靠手感去掌握,隔一段時間就要去攤開翻曬,一刻不離地守在灶塘。

在榨房左邊,有一座大石輾。烘乾後的茶籽需要拿到這裡,將茶籽放在碾槽中慢慢碾成粉末。看起來簡單的工序,需要反覆整整一個上午。

之後將茶籽粉收起來,倒進鍋裡蒸,蒸汽讓茶籽粉油脂的流動性更強,達到一定的溼度後,方便下一步包餅。洪師傅說這是個技術活,時間、溫度、溼度如果控制不好,都會影響出油率。

他說他會經常想起爺爺和姥爺爺,他們那時候把油坊搞得整整齊齊,這是父輩們在老油坊操勞一生凝結的人生智慧。但是現在很多工序都機械化了,都沒落了,自己心裡捨不得,挺難過的。每次摸到油錘子,就好像在家裡平時用的東西一樣,很自然。

包餅需要用到鐵箍,先把當年收割的稻草打結鋪好,倒入茶籽粉,用腳踏實。多少斤茶籽粉能包一塊餅,能出多少油,洪師傅都一清二楚。

做好的茶籽餅需要壓實,之後按順序放進榨倉內,然後用撞杆撞擊木楔,撞槌一遍遍撞向進樁,榨倉中橫放的木塊對茶餅產生擠壓,清香四溢的茶油,便從油餅裡一滴滴溢出。

壓出的山茶油色澤透亮淺黃,香味瀰漫整個油坊,整個製作過程不添加任何化學成分。沉澱半個月左右才能裝瓶,保證不包含水分,就是靠自然沉澱。

古法榨油技藝工序繁雜,耗費的人力、工時成本較高,現如今年輕人不願意學,正面臨著後繼乏力、日益消亡的困境。洪師傅堅守了一生,他說,只要還有一口力氣,就不能讓老手藝在他手裡失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