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歼20飞行时不做高难度动作吗?

哀国者导弹


连我们的八爷都可以在闹市区低空突袭而过,这也是前段时间视频画面所展现过的,那么试想我们的歼20还会差么?答案显然是不会的。从歼20的整体气动设计来看,它的主推的就是机动性,你看世界上哪一款有着鸭翼设计的战斗机其机动性能差的,显然没有,更何况歼20的全动翼面设计本身就是一绝。

这就是美军也是要伸大拇指的,别看平时对歼20黑的厉害,它不黑又怎么可能从国会要到钱呢?以目前歼20因为发动机的问题,才会有着这样的务实设计,这也是为什么前不久官媒会曝出歼20的战斗巡航会达到每分钟52公里的原因所在,因为单靠目前歼20的发动机,显然不能。

所以对于歼20目前在公开或者其它时候未能出现高机动能力的镜头,其实也没什么好意外的,毕竟国之重器,虽然外形是隐藏不了的,但一些关键技战术指标若有意隐藏起来,这对于对手也是相当头疼的事情,它也没办法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这也是军事装备惯用的一些做法。


长安小师爷


很多人在意歼-20能不能做高难度机动吧。

其实W君想告诉大家的是歼-20很难像F-22和Su-57一样作出高G数的机动的。

歼-20的结构导致歼-20就是一台高科技的截击机。过长的机身导致歼-20难以承受过大的G力负载。

从比例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歼-20的长度远大于其他五代机。

W君有一个定律就是——机身越狭长那么机动性就越差。实际上歼-20也是躲不开这个定律的。


首先说下机身狭长的优势:

这是一个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的流体场分析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飞机周边会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在飞机的尾部气流填补低压区。

如果一个机体很长的话,那么机身尾部的低压区就会变小,在飞行过程中由于飞机高速运动所形成的低压区会被飞机上下左右的气流迅速填充。这样可以用较小的推力获得较大的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歼-20在使用WS-10发动机的时候依旧可以达到1.2马赫的超音速巡航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使用了WS-15发动机后推力仅仅增加了6吨那这架飞机可以实现1.83马赫巡航速度的原因。


但机身狭长也有弊端的。弊端就是——长度达20多米的飞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质点。其作各种高强度机动的时候机身会受到极大的结构应力影响。

和高速的挥动一根竹竿的道理一样,如果挥动的速度过快,那么竹竿结构最脆弱的部分就会忽然折断。


在飞机的设计上也是这个道理。

飞机如果飞出了自己的飞行包线,那么轻则机体受到损伤,重则空中解体。

在看飞机的结构应力的时候,就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长度,根据杠杆原理来说越长的飞机其机构中受到的应力越强,也就越容易解体。

因此一个高强度大G力的机动不紧急是对驾驶员身体速度的考验,更是对机身结构坚固性的考验。


歼-20依靠加长机身的方式弥补了发动机推力的不足,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其结构强度变差,导致空战机动性的不足。

虽然说现在很多宣传媒体上对歼-20的最大过载生成大于9个G,但是就结构来说歼-20实际上很难达到8G以上的过载。

因此需要大过载才能过实现的机动动作在歼-20上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要求歼-20作出太高强度的机动也是不现实的(这也就同时解释了为啥歼-20没有机炮)。


军武数据库


严格来说,应该说“问者至今还没看到歼20做高难度动作”。毕竟,目前歼20的公开展示主要还是2016年的中国航展时期,那时歼20刚刚交付,还处于各种测试时期,展示动作不会太“激烈”。而平时网友们所拍到的,大多是惊鸿一瞥。不过,也不要忘了,曾经有一个引起了网络轰动的歼20视频,那里面有着令人惊艳的高机动展示,虽然后面证实该视频是加速大概1.4倍的,但其本来动作也是相当不错的。

所以,歼20是否进行了高难度机动飞行,要看是否到了公开展示的时间,以及“高难度”的标准了。问者这里所说的高难度,可能是指类似于苏27的眼镜蛇机动,或者苏35的钩子机动等令人惊奇的、非常炫目的动作。在这方面,我方飞行员似乎更加务实一些,主要在意一些更贴合实战的机动飞行动作(以前歼10在航展飞行表演时,我方的说明就是如此),后面还有待挖掘。如果换一种说法,比如“超机动”的话(目前主要指过失速机动),F35今年已经展出了这方面的视频;一些喜欢美国武器的人,认为F35在视频中所展示的大迎角飞行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不过,这是在F35A服役7年后的事情了。

那么,歼20是否可以进行类似的超机动飞行呢?答案当然是可以的。一般3代机的可控迎角在28度左右,新一代的F35,尽管比较臃肿,空战推比也不高,但可控迎角还是达到了50度以上,所以才有了相当优异的过失速机动飞行能力。歼20据称在设计时要求在无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实现55度的可控迎角(F22在有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可以达到60度),可见其在这方面的要求比F35更高。

相对于F35,在气动设计上,歼20更注重大机动飞行;在空战推比上,歼20更高。所以,歼20拥有更好的机动飞行的条件。是否公开展示就要看我方在这方面的训练和意愿了。至于更加“夸张迷人”的动作,可能需要我们一些观念的改变,以及歼20换发之后了。


晨曦军情



这个“滚筒”动作已经证明了歼20战斗机的高机动性!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高机动性是“四代机”一个非常重要的飞行性能指标,要超过绝大多数的三代机…只是由于目前歼20公开的影像资料太少,很少有人能看到罢了。

根据美军对于“四代机”的4S标准的划定:超机动性Super Maneuverability、超音速巡航Super Sonic Cruise 、短距离起降StoL、隐身性能Stealth,这样的标准超机动性是排在首位的!如果“四代机”机动性不好在空中像一只“肥鹅”那么它也就不能空战了!形不成与“三代机”的代差优势。所以,包括歼20在内的“四代机”的机动性能必须要好!由于发动机性能和气动布局更加先进,近距离“狗斗”的时候,“三代机”所能做的任何高复杂的大过载机动动作对它来说都不是难事儿!

歼20的内置弹仓,由于是代差性的“四代机”,在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先进性方面要大大高于“三代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体系作战的进步,2025年以后的战斗机将很少进行25㎞内的“狗斗”(格斗)作战了……都是由预警机或者其他侦查装备远距离发现 敌机后,通常在40~100㎞外进行迎击拦截,并且“中等射程距离”的空–空导弹的性能,也将比现在的型号更加先进!打击敌机的“不可逃逸距离”也会更远!在这种中远距离空战条件下,将来的“四代机”会很少进入“格斗状态”,其高机动性也将很少展示。
所以,我们以后看见的“四代机”进行空战将会变得“平淡无奇”,基本上都是目视外距离发射导弹后扭头就走!敌我双方连人影都看不见。二战期间那种“空战拼刺刀”一去不复返了。

携带四个大型副油箱转场的歼20,如果将副油箱换成四枚重型航空弹药,歼20的对地/对海作战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歼20设计之初就是以多用途为发展方向,庞大的机体就是要载油多飞行距离远,并且还要利用隐身性能携带大型弹药去攻击敌人的高价值目标!而当前的大国防空体系是完善的,各种高性能的远程地空导弹系统也在全球扩散,而且这些导弹的飞行机动性能普遍高于战斗机,怎样突破敌先进防空网消灭敌高价值目标,是空军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必须研制高机动性的隐身战斗机和高性能的隐身航空弹药,只有这样才能在敌人发现概率极小的条件下,飞入敌纵深去执行打击高价值目标的任务(踹门),然后凭借高机动性的飞行能力迅速的脱离战场。

基于将来作战样式的发展与改变, 四代机不论空战是不是需要“狗斗”,还是远距离奔袭消灭敌人的高价值目标,它都需要具备超高机动的飞行能力。


皇家橡树1972


歼20战机是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这也是中国装备的第一款五代机。作为一架五代机,超机动就是它的标准之一。我们经常看见美国F22在表演时飞高难度动作,但歼20在航展中却看不见飞高难度动作。难道歼20的机动性不行吗?正当军迷对歼20机动性提出质疑的时候,空军专家说出了原因,听完专家的分析后,军迷这下放心了。

歼20之所以不在公共场合表演高难度动作,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歼20是新列装的飞机,所以空军必须留一手,不让对手知道它的底细。所以歼20的机动性就被保留了,让对手猜不透歼20的真实战力。

其次,歼20作为一款新飞机,飞行员也是刚刚接触这款战机。所以对飞机的各方面了解还不是特别透彻,如果贸然飞高难度动作,歼20可能会发生危险情况。所以为了战机与飞行员的安全,暂不考虑让歼20飞高难度动作。等时机成熟了,军迷自然能够欣赏到歼20的飒爽英姿了。

第三点,就是歼20自身的缺陷了。歼20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动机问题,这也直接限制了歼20的机动性,而且,这个问题不解决,歼20的机动性要求就达不到做高难度动作的需要。所以,在新发动机没有提供给歼20前,歼20也只能维持现状。但现有的机动性水平已经足以令歼20应对大多数问题。

最后一点,就是歼20复杂的外形。歼20不但鸭翼会转动,垂尾也会跟着转动。虽然这种设计提升了歼20的机动性,但对机体强度势必会造成影响。如果频繁飞高难度动作,可能导致歼20发生解体。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允许歼20进行这些危险动作。


紫龙防务观察


不知道题目所说的“高难度动作”的标准是什么?是像“眼镜蛇”、“落叶飘”和“垂直爬升”这样的才算高难度飞行动作么?如果是这样,那么目前我国的歼-20确实没有做过类似的高难度机动动作,不过在今年6月份的某次实战化训练中,歼-20也秀了次“滚筒”机动,如下图:

“滚筒”机动也算是高难度机动动作吧,而且你怎么知道歼-20不做高难度的机动呢?在航展上没有玩高机动,不代表训练时也不做吧,毕竟我们的歼-20刚服役没几年,不像美国的F-22那样已经是一款成熟的五代机了,再加上我们的“发动机推力不行”这个硬伤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解决,所以,歼20肯定不可能像F-22那样那么任性,动不动就秀自己的高机动性的,短距离起飞加垂直爬升这样的高难度动作目前可能还做不了!

而且还有一点,歼-20在设计的时候可能就考虑到了“舍弃部分高机动性能力”这个问题,因为

歼-20在体型上看是目前五代机中机身长度最长的,过长的机身就意味着做高速机动时的难度会更大,不过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发动机推力不足对超音速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瞬盘性能(以掉速度和高度为代价的一种单纯改变机头指向的能力)!

最后,现代化空战其实追求的是体系化、网络战和超视距等,我国对五代机的要求更多的是在西太平洋地区能抗衡敌方的五代机以及对他们三代机、四代机起到代差上的碾压优势

,因此,歼20在大航程、超音速性能、超视距作战等方面的要求会大于高机动性,至于空中缠斗,不好意思,你有枪的情况下会跟人家比身手么?再有,超音速性能是干嘛的?踹完门就跑啊,剩下的事情交给四代机、三代机就行了!


哨兵ZH


歼20未来主要执行的任务目标是大量部署标准3、爱国者4等高性能防空系统的国家和地区,执行踹门者的任务,也就是打击敌方防空导弹阵地,雷达基地,摧毁目标后歼十歼11等高性能三代改进型战机再一拥而上,该狗斗的狗斗,该投弹的投弹,这才是歼20最主要最核心的任务。


面对这样的作战任务,大家觉得机动性和隐身性哪个比较重要?隐身性能不过关,可能回都回不来,机动性略差22,可以接受,跟中国发生冲突的国家都在中国周围,作战时歼20,包括歼十歼十一都可以获得路基海基空基雷达的支援,就算面对22,在多层次立体化雷达网络的支持下,形成数量优势三代机也可以与22一战。

反观22由于远离基地等原因,获得的信息支持甚至会弱于我方,所以22不仅强调机动性 而且要求有极强的隐身性以及超音速巡航性能,能突破就突破,不能突破哥开挂逃命,要是逃命也被一大群高性能三代机堵着了,来吧,就算狗斗哥也不怕。


我的看法是,20的机动性是最弱一环(相比22),隐身性能甚至略强22,超巡那是必须的,因为20贵啊,姐打完高价值目标就得跑路了。


军林天下


总设计师杨伟说,J20是中远距战斗机,不参与偶然性近战。这好理解,造价昂费么。但不解的是,偏偏又哧愣着一对活动前翼,多少影响隐身不说,这可是瞬间机动设计,典型的格斗模式。大师说法与实际布局相左,令人费解。


一乜


那些所谓的高难度动作,真正实战意义几何尚且不得而知,四代机并不是凭借酷炫的动作去干掉敌人。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真正武林高手之间的较量和街头混混打架,绝对不是一个风格。高手过招出手便知、一击必杀、胜负立判,何必要抓住头发、拳脚相加,满地打滚。

上面一图是中国未来空战研讨的课件,可以看出,进入四代机时代,对狗斗这种空战战术,充满了不屑一顾。

歼20作为第四代战斗机,作战样式和三代机是截然不同的,在代差优势存在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做到对三代机的秒杀,为什么还要跟敌机纠缠不休,大战三百回合?拥有隐身优势的四代机可以做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你还没发现我我就把你打掉了,连狗斗的机会都没有,机动性无用武之地。

机动能力并不代表战斗力,在三代机时代大家水平都差不多,飞机也不隐身,导弹射程也只有几十公里,这种情况下战斗机的机动性会成为胜负的关键手。在这方面苏35做到了极致,“落叶飘”震惊世界,但进入四代机时代,可以在数百公里外发现对方,导弹射程也达到百公里以上,再一味的追求机动性就有点剑走偏锋,走火入魔了。



歼20的作战理念也是这样,歼20战斗机连机炮这种狗斗神器都舍弃了。四代机的重要指标按重要性排序,我觉得应该是隐身、超视距攻击、超音速巡航、超机动。

当然,不要以为歼20的机动性就很烂,歼20的飞行员曾经说过:机动能力特别强,一旦进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


一坑四弹


发动机不给力,没办法,虽然现在在媒体上吹的比较厉害,专家接受采访也自信满满,不过实际新闻视频中见到的歼20飞行姿态明显比较沉重,做盘旋动作的速度很慢,好比动力不足的国产汽车,和f22的动力不可同日而语,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