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的鋼鐵大王,如今72歲,仍然奮鬥在工作一線

我國有著豐富的煤礦資源,礦產資源帶動著鋼鐵行業的發展,我國是一個鋼鐵大國,甚至於首都北京和魔都上海都有首鋼和寶鋼的存在。但是我國卻不是一個鋼鐵強國,中國掌握的鋼鐵技術相比那些資本主義國家還差一些,礦產資源得不到最高程度上的利用。

我國的鋼鐵企業大多數都是國家企業,在今年的民營企業五百強榜單中,江蘇的沙鋼集團位列十六位成為全國最大的私營鋼鐵企業,年收入兩千兩百多億。沙鋼集團的董事長沈文榮現在已經七十二歲的高齡,他在三十八歲的時候接手一家小鋼廠,用自己的雙手將它變成了現在的五百強企業,沙鋼集團。

民營企業的鋼鐵大王,如今72歲,仍然奮鬥在工作一線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沈文榮在江蘇出生,童年的時候新中國才剛剛成立,百廢待興,農村的人們生活還很艱苦,沈文榮家中六個兄弟姐妹很多都輟學在家謀生活。沈文榮讀過中專之後進入當地一家軋鋼廠工作,那是一個技術和經驗完全不成熟的小工廠,隨時面臨著被競爭對手淘汰的可能。

沈文榮一直在廠裡兢兢業業地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上級領導看中了他的能力,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將他推選成為廠長。他實地考察了鋼鐵市場,發展門窗生意的相對份額比較高,所以把工廠的主要的業務放在了這個方面,將沙鋼集團得以翻身,不再是一家入不敷出的企業了。

民營企業的鋼鐵大王,如今72歲,仍然奮鬥在工作一線

幾年後,他決定貸款幾千萬去國外引進一批先進的技術,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對,因為這樣做的風險很大。而沈文榮則認為自己工廠的技術手段比較落後,在市場競爭中完全沒有優勢可言,因此力排眾議實施了這個方案。

沒過多久,因為改革開放的風潮很多地方都在大肆修建,全國各地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沙鋼集團因為先進的技術是很多廠商優先選擇的對象,公司的發展更進一步。

民營企業的鋼鐵大王,如今72歲,仍然奮鬥在工作一線

沈文榮現在身價已經上百億,但是七十二歲的他仍舊奮鬥在工作一線,因為這些年的辛苦而落下了一些病根他也全然不顧,他說自己最大的興趣就是工作,況且沙鋼集團還沒有成為鋼鐵企業二十強,他是不能懈怠的,用曹操的一句話來形容他就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