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国后,欠列强的大量赔款是如何处置的?

髓颂sBeB4553


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窝囊的。大清亡了,欠的赔款,还是接着还。

晚清的对外关系,就是不停的挨打、赔款,一个接一个的条约。赔的钱,也多的惊人。

比如《南京条约》,赔偿英国1470万两白银;《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赔偿英法2700万两白银;到了《马关条约》,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偿11国本息总计10两白银……

大大小小的战争赔款,加起来竟然达到了13亿两白银!那时候清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呢?8000万两白银。

这意味着什么,不是勒紧裤腰带了,是不吃不喝也要赔偿16年时间。

要是真的这么赔下去,中国可能真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但是,很多影视剧都表现了,孙中山推翻清政府之路,并不好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怎么不让列强干涉。

为了赢得列强们的支持,不干涉推翻清政府的行动,只好和他们达成协议,就算清朝亡了,赔款还是照样给。

所以,这个任务落到了后来的北洋政府以及民国政府的头上。一战之后,因为中国属于战胜国,所以免除了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战争赔款(德国9400万两,奥匈帝国4000万两),十月革命的苏联又免去了中国1.3亿两的赔款。

除去这些,中国此后实际支付了6亿5237万两白银,一直到1938年才停止。

更为恐怖的是,1936年,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已经是明目张胆的侵略我们。民国政府还是继续支付着战争赔款,用自己钱,给别人造武器打自己……

当然,战争赔款是国际法,该赔还得赔。


只不过想想那时候的情况,确实憋屈。要强大,要团结,才能不被人欺负。


七追风


即使是大清亡了,该赔的还得赔啊!

清政府总共有多少赔款呢?

有人计算说,清政府在倒台前,一共向外的赔款总额高达13亿两之多,那么这笔巨款在大清亡了之后还赔不赔?

如果国家实力强大的话,完全可以不赔,但是民国是清朝的合法继承者,既享有原来的权益如领土权益,也承担原来的义务如债权,说到底就是不敢不还,各国赔款一直到1938年才结束。

民国选择继续赔付清朝的外债,应该考虑到很多因素。

其中之一就是关税问题,在辛丑条约中,突然那一大笔钱,清政府也拿不出来,于是列强想了一个,用中国海关关税做担保,分期39年还完。如果民国拒绝偿付的话,人家合起伙来,再来一次侵华也是够你喝一壶的。

再一个就是,承诺继续赔付才能得到各国的承认,如果各国不承认的话,民国也就不存在了。

这里要说到,其中有一部分的赔款是得到了免除的。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咨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

一战的时候,由于民国站对了队伍,作为战胜国免除了对德国及奥匈帝国的赔款;

一战结束后,沙俄变成了苏俄,由于获得中国政府的承认及后来苏联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免除了对沙俄的赔款;

由于考虑到中华民国支付赔偿的压力,担心国际舆论批判及损及本国在中国的权益,部分赔款得以免除或废除。

最可气的就是日本,在抗战期间,蒋介石还向日本还款!


史论纵横


必须继续赔款,袁世凯和蒋介石都是做了相关保证以后列强才允许他们搞改朝换代的。在日本全面入侵中国的头几年蒋介石还在老老实实给日本支付满清时期的赔款,不是蒋介石脑子有问题,是因为如果蒋介石不给日本人钱就是违约就是对当时列强秩序的挑衅,直到二战全面爆发才停止对日本付款。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以后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没有跟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广州,而是留在南京和中国共产党接触,中国共产党也积极反应。可司徒雷登提出中共要承认满清以来(包括蒋介石政府的借款)中国的各类条约各类借款,结果怎样大家都知道(当然,谈崩了不仅仅因为钱的事),最后中共不得不选择一边倒外交政策和苏联结盟


用户4572521203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因为清政府的无能使得中国在面对列强入侵的时候只能无奈的选择割地赔款,在大清在的时候当然是由大清赔款,可是1912年清帝逊位以后这些赔款怎么办呢?中国人民还需要赔吗?


大家都知道清帝逊位以后,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于是清朝遗留以来的赔款问题便被中华民国承担了,一笔一笔的偿还。不过当时各国政府考虑到中华民国的财政能力,担心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所以压减了赔款数额,但就是这样民国还是赔了不少钱。

不过有一点要提的就是,德国和奥地利的20.91%,美国的3.72%苏联的28.97%加上其他国家的40%,总计98%都是由北洋政府撑到的。到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成立以后,赔款数目其实已经很少了,还到最后只剩下欠日本的钱。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前朝的事情,清朝灭亡以后就应该结束了,可惜当时各国直接明确表态如果不赔就不承认民国政府的合法性,再加上民国时期各军阀都有求于列强,不得不接受。

说到这大家应该都有些了解了吧,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是什么看法呢?各位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我们都知道,在晚清中国国力衰弱,朝政腐败,加上列强侵略,让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清朝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屡屡战败,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据统计,在满清灭亡时,满清政府遗留下了大约13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笔巨额赔款在清灭亡后还有没有继续赔偿呢?

要知道我们正式宣布绝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他们老一辈伟大领袖做出的决定,在这之前的民国时期,虽然孙中山先生结束了封建统治但是面临着内忧外患,加上满清封建势力还在非常的顽强,所以对于一些不平等的条约,实际上是没有能力完全将它们推翻的。

我们先来说一下,晚清签的几个数额庞大的赔款条约,《南京条约》晚清赔款2100万银元,《天津条约》晚清赔款白银400万两,《马关条约》晚清赔偿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晚清赔偿白银4.5一两亿,加利息大约总计白银13亿两,分期39年还完。孙中山先生当时为了推翻满清,避免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只能提前和西方国家约定,在西方国家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前提下,国民政府取代满清后,愿意继续支付给各国的赔款。

其实后来分担这笔赔款的不只是国民政府,还有之后的北洋政府,这笔赔款一直支付到了1941,国民政府正式和日本宣战为止,13亿两白银赔完了一半。其实这些赔款是先后结束的,在1908年美国将半数赔款退还中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使用,比如用这笔赔款修建了清华大学,1917年8月,北洋政府以中国政府身份参加世界第一次大战,和德国,奥匈帝国在不同阵营,自然就停止了对两国1.2亿两白银的赔款。后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维埃为了拉拢中国,表明自己也是民主进步的政党,免去了中国1.3亿两白银的赔款,另外法国,英国,其实主要是因为当时和我们阵营相同,于是也减免了一部分赔偿。

最可恨的是日本,国民政府对日本的赔偿,一直持续到了1941年,也就是说,小日本一直在拿我们赔偿的钱,侵略我们中国,其实必须要说,这件事国民政府负有很大责任,因为一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仍然不愿意彻底和日本翻脸,一直到了日本人空袭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国民政府才敢在1941年12月9日对日宣战,这时才正式停止对日本的赔款。


玄坤


庚子赔款与清朝灭亡没有必然联系,民国政府作为清朝统治者的继承者,要想获得西方列强的支持,必然要保证西方列强在华利益不受到损害。

庚子赔款中西方列强的分配如下:俄国28.97%,德国20.02%,法国15.75%,英国11.25%,日本7.73%,美国7.32%,意大利5.91%,比利时1.89%,其余不足1%。

后经北洋政府努力,从1909年开始,美国退回部分庚子条款,至1924年共计退回一千多万美元,用于留美教育基金。

后英法比日等国也相继退还部分庚子赔款,1920年英国表示退还庚子赔款,1925年比利时退还庚子赔款,1926年荷兰退还庚子赔款,1933年意大利退还庚子赔款等等,但日本一直未退还庚子赔款。

一战爆发后,中国对德奥宣战,德奥作为战败国,赔款也随之废除。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赔款也随之废除。

中国对日本的庚子赔款一直到1938年宣告终结。

据统计:

庚子赔款经过延付、停付、退还,中国实际支付了五亿七千六百多万两,占总数的58%。

五味社


大清灭亡的时候仍旧欠下了列强白银合计约20亿两,这笔钱是以中国的海关关税作为抵押,也就是说此时中国的关税权依旧被列强掌控。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不敢宣布废除这些赔款,第一就是国内矛盾重重,需要列强的承认。第二就是国家实力不强,抵抗不了列强的再度入侵。而第三就是希望获得列强的支持,以发展工业和经济。


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情就是辛亥革命之后,美国是带头承认中华民国的,而美国的想法就是要给中国主权,但是经济必须由列强说了算,也就是所谓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美国此举着实是帮了中华民国一把,并且早在1908年的时候,美国就宣布归还庚子赔款,但是只允许用来做教育,这也是大功一件。第二个宣布废除赔款的国家就是英国(没有归还),原因也是一样,希望经济上分到一杯羹。

其实当时英美算是看的比较透彻的,既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了,并且也渴望融入国际社会,主动打开国门,那就选择贸易入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也是英国邀请中国出兵,而当时的段祺瑞抓住了机会。以战胜国的身份废除了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赔款,而此时沙俄灭亡,新诞生的苏俄渴望得到他国的承认,宣布废除赔款,中华民国同苏俄建立起了友好关系。



庚子赔款中,唯一一个坚持索赔的就是日本,不仅仅是要求中华民国继承清政府签订的所有条约,还不断的逼迫中华民国让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老蒋宣布同日本的一切条约作废,到美国对日宣战之后,老将也宣布对日宣战,至对日的条约才算废除。新中国成立以后,宣布所有不平等条约都不承认,同过去的一切说了再见,同时也放弃对日的战争索赔。


小司马迁论史


东也赔西也赔是国就赔。

你也割我也割见者都割。

这是现今被很多人吹捧的大清朝在国际上表现的真实写照,奇葩的大清朝在整个世界史上都是一个奇迹,它的存在,直接把从来都是世界之巅的中华拉入到了谷底之中。

满清从尼布楚条约到八国联军侵华后,本着“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无耻精神,从《南京条约》开始到《辛丑条约》结束,签给列强的赔款本息总数高达17.6亿两白银,这么多钱都是民脂民膏,反正也不用统治者们掏钱,他们心安理得,变本加利的从老百姓手里夺取,手段之恶劣甚至超过了他们那会帮老百姓搬家的祖宗。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万两,一下子拿不出如此巨大的款项,条约规定是年息4%,合计39年还清,本息总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等抵押。就这样,一直到清朝灭亡时,已经支付了13.35亿两。


民国成立后,为了获得国际的承认,和显示“本国已经是现代文明国家”宣布承认满清的遗产(此时的国内诸省早已经通过革命的手段独立,满清留下的除了一堆债务,哪有什么遗产?)和债务继续有效,大家开始拼命的还,这腐败的卖国满清政府就算死去了还在剥削人民的财产。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北洋政府名义上参加了协约国,算是'“战胜国”,于是宣布取消了对战败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奥匈帝国解体)的赔偿义务。其他战胜国则一致同意将“庚子赔款”延缓5年不计息。

俄国十月革命后,1924年苏联政府宣布放弃了沙俄所有的应收欠款。美国1909年起经过计算,将“庚子赔款”所摊的浮溢部分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总数的一半折算成美元退还,比如清华大学就是用此笔款项中的一部分建立的。英国1922年宣布“中国应付未到期之庚款,即将退还中国”。其他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国1925年起,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充作办理对华教育文化的基金,上述各国实际退回、免除和中国政府宣布取消赔付的款项折合白银大约8800两。日本虽然也跟着声明退款,实际却是一分没退(事实上就是日本比我们还穷,它又要搜刮钱财支撑军国主义,怎么可能退?)

于是从1902到1938年期间,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共还了5.7亿两(扣除退款)。无奈的是,日寇1931年都占领我国东北了,国民政府还在还款,这究竟是为了信誉,还是说国民政府无能呢?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国民政府并未对日宣战,便采取了建立汇丰银行伦敦特别账户的折中办法,既表达“信誉”,也使日本人无法染指。到1939年1月21日,国民政府宣布:鉴于侵华日军截留中国关税,所有以关税为担保的外债,中国政府暂停支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对日宣战,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经过谈判,1943年1月中美、中英分别换文,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自然也包括《辛丑条约》,赔款当然也就实际停止了。


也就是说,满清的窟窿,整个国家为他们还了好几十年,还被日本人拿来买武器打中国人,在这点上,满清的丧权辱国发挥的淋漓尽致,实在不得不令人叹息了。


关河南望


当时欠的钱太多了,大清国根本赔不起,所以定的是分期还,相当于我们现在还房贷,为了确认是努力还而不是有钱不还,干脆把海关抵押给了外国人。有个小故事不知道真假,外国人拿到海关,收上来的钱,比国人自己收钱多了很多!可见当时海关各种贪污腐败,偷税漏税。

后来,随着二战爆发,没还完的,有的就不还了,都对打起来了,还能乐呵呵给你钱买枪打我么?不能。还有我们一伙的,为了表示友好,就不要了。有的,甚至退回了已经收取的钱。当然,不能给现金。这就有了庚子留学生。我们很多现在来说大师级的,宗师级的,泰斗级的学者,都是当时的庚子留学生。当然,这些大师多数也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出了很多力。再有,就是他们以退回庚子赔款的名义,在中国建立了很多学校和医院。最有名的就是清华大学。

所以,结论就是,打仗打败了,确实很屈辱;赔款,陪到赔不起,抵押海关也很屈辱。后来,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虽然没有全部赔完,甚至退回了一些,但是好心也没必要全领。相当于,讹了我钱,用讹我的钱请我吃饭,呵呵

国家当自强,我辈需努力!


黎明lgl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近160万平方公里,共赔款2700万元,白银7亿多两(不含利息)。如把利息计算进去,仅《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庚子赔款”本息就达9亿8千多万两。

按照当时清政府的税收水平,绝对无法负担如此沉重的赔款,列强了解清政府税收水平的话,其实应该也不期望清政府能还清赔款,只是为了沉重打击中国本地政府,从而方便进行殖民运动。

清朝灭亡后,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得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条约,继续赔款,否则得不到他们支持,无法立足。对日赔款没停,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

事实上赔款一直都没赔完,后来中国有所起色,从1842年赔款开始,到1945年彻底结束,中国经历了整整一百年的赔款屈辱。条约中的赔款也就不了了之了;

钱来的渠道不外呼提高赋税,压榨百姓,除此之外,还会向外国借钱再赔给另外的国家(拆东墙补西墙)

但不为人知的是,在1936年,当时的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中日两国处于局部战争状态,可荒唐的是,民国政府仍然继续支付着晚晴时期的战争赔款给日本

日本用中国给的钱来扩充军备,进攻中国。

纵观历史,国富才能民,国富才没人敢侵略,勿忘国耻 强我中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