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寫了兩個月九成宮,感覺不進反退,對著字帖自己練的,有什麼建議?

王悅悅5887


初學者易犯的毛病是,選個字帖照著寫,其實,這種作法是極其錯誤的!

很多人學書法都是直接臨帖,而且只採用“對臨法”單一模式,照著字帖硬性模仿,殊不知,臨帖方法至少有十餘種,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功能與作用。試想,在沒有掌握執筆法、運筆法、結字法、臨摹法等基礎常識的時候,拿過來字帖就寫,怎麼能達到優質高效?

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套路是,如圖:


請大家仔細看看這個示意圖。當今書法界,有誰按這個〈書法訓練操作規程〉作了? 據我所知,即使是開設大學書法專業的院校,都沒有這樣的教學過程! 社會上的各種書法培訓機構也不是這麼教授學生的。

之所以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相當於第一步就上錯車了。主要原是,練了很多年書法,從沒有考慮過古人(原帖作者究竟是怎麼寫的)。比如,《九成宮》,歐陽詢自己說過 “逆筆逆入、收筆回描,筆筆中鋒”了嗎? 他採用的是“沈氏五字執筆法”嗎? 歐陽詢寫字的時候,是像田英章等人那樣的筆法動作嗎?


我認為,如果學的不是田體,而是純歐體,那就應該研究歐陽詢老祖師爺當時是怎麼寫的。我覺得,歐體筆法非常簡約,絕對不會像今人理解的那麼麻煩。

誰若不信,可以關注我,搜看我發的筆法示範小視頻。道理、技術,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更不是吹出來的,是靠潛心實踐摸索出來的!

我覺得,古人寫字是辦公,完全是一種自然書寫狀態,根本沒有附加藝術化的元素,更不可能有描畫、補筆等多餘的筆法動作。所謂“跪筆彈鋒”之類作法,根本不是正常的規範的用筆技法,純屬個人不良習慣!

田英章創造的“跪筆彈鋒”之說,主要是由於他的執筆法不正確,加之“筆筆中鋒”歪理邪說作怪,導致豎鉤的收筆動作無法一次完成,無奈之下,故意施加了特技動作把它描畫出來。這一作法,恰恰迎合了一些喜好迷信名家、盲目崇拜大師的人那種虛榮心。所以,為什麼練不好,寫不上來? 主要是原因是思想太複雜了!

更關鍵的是,很多人對範本的法度從不深入研究,單憑錯誤的理解去操作。例如,古人不寫大字,難道不是嗎? 經典碑帖、字帖當中多是中楷和小楷字體,沒有大楷字體,而今人都把字寫的很大,實際上,由於現代書寫工具的不同(毛筆大小及其性能與古人的不一樣),等於人為的改變了原作技法,於是,自己給自己增加了訓練難度,以至於誤入歧途。殊不知,這些都是影響字形好壞的重要因素,然而,卻被忽略了。



如題主所述,究其緣由,主要是訓練方法不正確造成的!請看一下,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套路是這樣的,如圖:

請按這個〈書法訓練操作規程〉仔細比對一下,看看之前自學過程中,哪些步驟遺漏了,將其逐項補上就可以了。

特別提示,練習《九成宮》需要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1、執筆法。採用〈潘氏三指執筆法〉,如圖:

2、運筆法。多以側鋒為主,起、收、轉折處,順勢輕落直入,自然駐筆回提,巧換筆勢,千萬不要附加“逆入~提鋒~頓筆~回描……”之類。正確的寫法是這樣的,如圖:




3、臨帖法。宜採用《潘氏分步摹臨法》,例如:

4、選毛筆。《九成宮》,宜用長鋒、肚小、彈性好的兼毫,或羊毫加健的。如圖:


5、定體形。千萬不要將原帖放置一旁,將小字體故意放大幾倍臨寫(照著寫)。正確的方法是,必須按原帖字體大小對等練習,也就是說,原字帖多大字就寫多大字。比如,選擇的放大版本字帖,那就按同樣的比例臨摹。這樣,便於比對和較正。例如:

以上是我的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發佈的信息,會有驚喜。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四十一開始練,堅持四年了,二個月拿筆都拿不好,字更寫不好,多看看網上視頻教學,再就是堅持,加油吧!




墨香虎躍軒


練字兩年整,最近感覺略略可以一看。






棗花西柿


題主說自己40歲,自學書法,練習了兩個月的歐陽詢《九成宮碑》,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問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做。

我覺得首先學習書法和自己多大年齡沒有太大的關係,40歲其實理解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生活閱歷,學習起來應該更快才對。

之所以越學越退步,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1、我覺得第一個原因可能是你的學習方法不對。

題主說自己是比著字帖寫,其實用書法的術語就是臨帖,而題主之所以說是比著字帖寫,可能是還不知道書法的這個術語,說明題主對於書法的瞭解還比較少,甚至是在完全沒有老師得情況下寫的,對於書法也沒有基本的知識儲備。

這樣很容易用一種錯誤的方法去學習,用錯誤的方法練習,可能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一點進步,但是稍後便會錯誤百出,所以會越寫月差,這就很正常了。

而錯誤的學習方法,自己是很難感受到的,需要比別人給指出來,這就需要一個書法老師,從你的執筆姿勢、用筆、結構,有針對性的指導,給你及時的指出來,要不然,當一個錯誤你習慣以後,就很難再改正了。

有時候,改正一個習慣性的錯誤,比學習一個正確的做法更加的困難,有時候甚至永遠改不過來了。

2、第二個原因,我覺得也有可能你是在進步。

這個可能性也是有的,剛開始練習書法的時候,你的眼光還不高、眼睛的觀察能力也不夠強,會覺得自己的字開始寫的還不錯。

但是隨著你的水平不斷的提高,觀察能力要比手上的技法進步快得多,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寫的字越來越來約難看。其實當時你已經有進步了,但是自己看起來還是沒有進步,感覺還不如以前寫的,這是書法學習必然要經歷的一種和過程。

謝謝關注不二齋!mkkj

我個人建議,還是要找一位高明書法家,從頭到尾的指導你,這樣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了。現場和粉絲互動,形成自己的風格。


不二齋


幫諸多網友看過初學歐陽詢一年內的問題。

其實這個階段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心裡路程,初學者並不害怕進步慢,之所以感覺很恐慌或者因不進反退而懷疑自己沒練書法的天賦,都是因為心裡沒底。


你看不到書法的各個階段,所以當你處於一個自己心裡覺得不太好的階段時,就會懷疑自己。

其實可以告訴你,這些瞎操心瞎懷疑完全是沒用的。

但是也可以告訴你,這些懷疑和操心是必經階段,不可避免。

每個人學書法的時候都會遇到,尤其是自學。

如何解決呢?

顯然對於初學兩個月來說,談用筆結構全是徒勞無功,因為說了你也不會理解。

現在要做的就是幫你認清你的現狀,幫你調整心態。


初學兩個月,估計寫筆畫都還手抖,如果這一關你剋制不過,那就談不上“不進反退”,而是一直沒“進”。

先克服手抖,爭取把橫豎撇捺點練到一定水平,起碼行筆過程中,不至於抖動。

然後單字也不需多,每天挑幾個練上一兩個小時就好。如果一兩個小時寫上三四十字,也不會有什麼用處,只能落個粗糙。

書法怎麼練?

你把一個字寫的越細,對第二個字也就會越看越寫越仔細。

如果你把一百個字寫的很粗糙,那一百零一個依舊會粗糙。

求精不求量,量是建立在精的基礎之上,才能引發質變。如靠練的字數就能成長,那寫了三五十年的人就不有人是江湖體了。


在你越來越細緻的練習過程中,你越愈加發覺自己寫的差。

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細緻的練習會讓你精力更集中,眼力更高。

眼力高,即便自己進步,也會覺得退步,這很正常。


書法不是學個三、五、十年就能練出什麼的,即便專業研究,十年最多也就是個比入門強一點的水平。書法的起步門檻很低,人人都可學,但是真正想寫好,不是別人說你好就好,而是寫得好的人說你才算好,這個入門門檻很高。

甚至有些專業研究了二三十年的人,才覺得自己剛入門。


書法要有過日子心,慢慢來,別急。不要一天一天比,也別一月一月比。

要把對比的時間單位放到季度和年份上。

夏天比春天好,就算進步。今年比去年強,就算進步。這些進步才是清晰可見的。

至於覺得今天比昨天好,大多數時候是自己眼力出現了問題,拿到全年來看,其實這兩天的水平也沒什麼兩樣。


梁宇航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學書法本來就是個艱苦了歷程,要有苦行僧的執著、樂在其中的平和心態和正確的方法,日有所思,日有所進,看看齊璜老人多大才轉行,但終成一代大家,以白石老人為勵志,放下功利,自然會有效果!
一家之言,如果感覺還好,就移動玉指點個贊吧!


三悟軒


對著字帖練的!時間不長!



藏利於欣


我練過一段時間九成宮,也和題主一樣許久沒有進步,這就是瓶頸

但是瓶頸可能是由於堅持時間不夠,也可能是由於方向方法錯了

看題主練的長時間也不長,可能兩者原因都有。


確定臨某一家或某本古帖後,先不要急著動筆,先把作者所處時代背景,生平經歷等等了解,正所謂一個人的氣質中蘊含著他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而書法作品中的精氣神就是有書法家的氣質決定,所以說,只有瞭解作者,才能深入掌握古帖的意境,比如說題主練的九成宮,書家是歐陽詢,其生平坎坷,所以其楷書法度嚴謹,正中見險,骨氣勁峭

還有練習切忌一日百字,這樣效果甚微,可以定每日五字,每日三字甚至每日一字的目標,練習不可貪多,把一個字掌握練到家才是收穫。


推薦APP“不厭書法”彙集歷代碑帖、碑帖百科解讀及各種書家必備工具資料。

再有推薦田蘊章的歐楷解讀,並非田楷字帖,而是客觀按照歐楷解讀,沒有加入田楷之氣。



墨雨小生


其實練字臨帖遇到瓶頸是很正常的現象,就是一個字貼自己練時間長有疲勞感或進入一個死衚衕,這時要多找找網上看別人的臨帖視頻和作品。但是個人不建議看二田的臨帖和教學會把你帶到一個更偏離死衚衕,多觀察別人臨帖筆法和自己的臨帖做對比,找別人的用筆優點,找差距找不足,然後努力改正。《九成宮》臨習時間長了會有一種審美疲勞的感覺。也可以暫時找一下歐陽詢的別的字帖,如《黃甫誕碑》或《化度寺碑》等進行臨習,因為同一書法家不同時期的作品的書寫風格和筆意都會有所差別,所以換一下法帖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旅者無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