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平仄的捷徑,怎樣快速記住平仄?

舞夜心動--靈魂的主宰者


試著回答一下吧,不知道題主題目裡是指的是記住字的平仄聲調還是記住律詩裡的平仄規律。那就按記住字的平仄聲調回答吧: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平水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既然是聲調,照理說只要你會讀這個字,就會分辨平仄,為什麼會需要學習?主要是因為以下兩點:


1)各地方言不同,聲調也不同,所以需要學習,因此古人就編了韻書以供學習。

2)現代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普通話中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這是用普通話的當今最大的一個問題,如果你用新韻,那沒什麼問題,你按照普通話四聲裡陰平陽平為平聲,上聲去聲為仄聲分就可以了,但如果你用平水韻,那你就必須去記那些被派入的三聲裡的入聲。那些派入到上去的入聲字,在普通話裡仍是仄聲,所以其實也不用記憶,需要記的是那些派入到平聲的入聲字,這些字加起來其實也不是很多,網上也有一些記憶的方法。


比如:

(一):字形法

例如:“白”字為入聲,幾乎所有含“白“之字為入聲。“泊、 伯、舶、柏、 粕、帛、箔、珀……”等等(“泉“例外)。即無須去單記這些字,一看字裡含“白”,不管現讀音,先判為入聲。

“曷”字入聲,依此可記“喝、褐、渴、羯、揭、遏、葛……”等入聲字。


(二):形聲法

形聲字有入聲的幾乎都是入聲字。“只”字為入聲,可依此判其形聲字“織、識、幟”為入聲。“賣”字為入聲:“讀、贖、犢、瀆、牘、櫝、黷……”。


(三):拼音法

根據現代漢語拼音作為判別記憶入聲字,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十類:

一、聲母b、d、g、j、z、zh讀陽平的字,如“白、笛、國”等古韻為入聲。(但其中有四字例外:“鼻”古為去聲,“雹、甭、咱”古是平聲)

二、韻母ue的字,古韻為入聲,(但“靴、瘸、嗟”三字例外)

三、聲母zh、ch、sh、r與韻母uo相拼的字,古韻為入聲。例:桌、戳、說、若。

四、聲母f、z、c、s與韻母a相拼的字,古韻基本為入聲,例:發、砸、擦。(但“仨、灑”例外)

五、聲母j、q、x與韻母ia相拼的字:qia拼音字,古韻全為入聲。xia拼音字,古韻基本為入聲。(“霞、蝦、暇、瑕、遐”等除外)jia拼音字,古韻基本為入聲。如“夾、甲、戛”及這它們的形聲字(如頰、鉀、戞)是入聲字,其他的都不是。

六、聲母d、t、l、z、c、s與韻母e相拼的字,古韻都是入聲,例:“得、特、樂、則、冊、色“。

七、he拼音字中,除了“禾、何、河、賀”及其形聲字外,古韻都為入聲。

八、ie韻母與聲母b、p、m、d、t、n、l與韻母ie相拼的字,古韻都是入聲。(“咩”例外)jie拼音的平聲字中,除了“皆、街、嗟”外,古韻都是入聲。qie拼音的字中,除了“茄、且、趄”外,古韻都是入聲(含上、去)。xie拼音的平聲字中,除“歇、挾、擷、協”外,古韻都是入聲。ye拼音的字中,除“耶、爺、也、椰、夜、野、冶”外,古韻都是入聲(液、掖、腋三字也是入聲,這裡不從“夜”字,是特殊情況)

九、xi拼音陽平字中,古韻為入聲,陰平字惟獨“昔、夕、析、悉、息”和其的形聲字及“吸、翕、錫”古韻都是入聲。shi拼音陽平字中,除“時”外古韻都是入聲,陰平字中,惟獨“溼、失、蝨”古韻是入聲。


十、fu拼音字中,“復、伏、服、紱、副(含富、福、幅形聲字)”及形聲字,古韻都是入聲。shu拼音字中,“贖、孰、束、叔、屬、蜀、術”及其形聲字,古韻都是入聲。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去學習那些仍然保留入聲的方言,典型的如粵語,學習之後你會發現用粵語來讀詩會更有韻味,許多用普通話讀來不押韻的詩都押上韻了。


最後說一下,學任何東西都沒什麼特別的捷徑,多學多記多背多用,自然熟能生巧。


詩言志詞傳情


問題:學習平仄的捷徑,怎樣快速記住平仄?

……

前言

老街覺得任何學習都講究目的、方法和效率,首先要明確學習平仄的目的是什麼?然後再找方法。

一、什麼是平仄?

平,就是平坦不傾斜的意思;《說文》:平, 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 仄,傾斜,就是不平的意思;《說文》:厠本字,通作側。

在唐朝詩話裡,仄寫作側,在日本的漢字古籍中,仄,寫作他。唐朝詩人王睿 ,他的書《炙轂子詩格》中有記錄:

互律體。  詩云:“八月九月蘆花飛。”上四字全用側聲。“南溪老翁垂釣歸。”上四字全用平聲。“秋山人簷翠滴滴”律全用平。“野艇倚檻雲依依。”律全用側。



二、平仄與四聲

齊梁時期,沈約謝眺等人研究聲韻,以平上去入為四聲:

蕭子顯《齊書》雲:“沈約、謝朓、王融,以氣類相推,文用宮商,平上去入為四聲,世呼為永明體。”

古韻中平就是平,其他上去入為仄。

今天的普通話中,陰平(一聲)、陽平(二聲)為平;上聲(三聲)、去聲(四聲)為仄。入聲消失了,被派入了其他三聲。例如石、白今天讀作二聲。

因為古韻與新韻的不同,特別是很多入聲字平仄產生了變化,所以記住並不容易。


三、記住平仄個人的體會

1.多創作格律詩和詞

用得多了,自然記住的也多。如果不創作,只是背平仄沒有意義。

2.多閱讀格律詩詞

多讀也是記住一個字平仄四聲的方法,例如岳飛滿江紅和蘇軾赤壁懷古都是押入聲韻。順便就把這幾個常用的入聲字記住了。

3.掌握一些分辨入聲字的方法

有一些入聲字是有規律的,可以區分大部分的入聲字。關於入聲分辨方法可以看看這兩篇文章《老街味道-學格律詩怎麼辨認入聲字》、《這些常用字,在古代竟然都是仄聲,原來他們都是入聲字》。


結語

開始學習作詩時,可以先從新韻開始,一聲二聲為平,三聲四聲為仄,用新韻創作格律詩容易快速掌握格律詩的對仗粘連規則。

懂了格律以後,再看古人的格律詩,發現按照普通話來讀出律的字,就是今古韻不同的字。查一查這些字的韻部,看的多了,常用今古平仄不同的字就容易記住。

同時要改為用古韻作詩詞。讀寫結合是記住這些字的方法。

即使如此,像老街做了多年詩詞也依然要經常查一下韻書,保證不犯錯誤。但是我的分辨能力仍舊是一天天進步的。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掌握平仄並不難,理解兩句話即明矣!

(一)“平分陰陽,入派三聲”

此一句的意思是:(1)陰平(大致相當於普通話的第一聲)與陽平(大致相當於普通語的第二聲),都屬於平聲。(2)入聲字分別派入平、上、去三個聲調之中,而入聲字是屬於仄聲的。

(二)“平上去入,天子聖哲”

此一句的意思是:(1)古之四聲,乃“平、上、去、入”也。(普通話中,是沒有入聲字的)(2)古之四聲的調值,分別與“天子聖哲”四字相同。

當然,這裡很有必要補說幾個概念:

(1)調值:即聲調的實際讀法。如普通話中,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的調值分別為55、35、214、51。

(2)仄聲:亦言之仄韻。它主要是指上聲字、去聲字、入聲字三類,其次還包括平聲字(陰平、陽平)中的少數字。

(3)入聲:網絡裡對於如何確定入聲,無人觸及,是為憾甚!像“吃、國、法、藥”四字,它們都是入聲字,屬於仄韻。此四字分明是對應普通話中的一、二、三、四聲的呀,卻為何均為入聲字而屬仄韻呢?今詩海一瓢斗膽一試,告諸君同志者:入聲字之調值,幾乎為“21”也!

言之至此,平仄焉有不明者哉!


詩海一瓢


要明確一件事:平仄只是一個規範要求,但它不是韻律,更不是音樂。

有了上面的觀念,一二聲為平聲,三四聲為仄聲,這樣的分類經常使用,就會積累記住很多的常用字的平仄。如:上下左右,仄仄仄仄;南北東西,平仄平平;藍天白雲,平平平平。這樣的四字組合,感覺有什麼美妙或不適嗎?

平仄不會產生韻律,更不會產生音樂,只是曾經的某幾個古人,以為這樣可以產生韻律,沒有經過科學的實驗,所以從古至今不斷的爭議。皇家曾經把平仄加入科舉,所以相當秀才就要熟練掌握平仄。現代高考,沒有了平仄要求,說明它不具有科學性!

詩詞歌賦寫的夠不夠味道,首先是你是否熟悉詩詞歌賦的味道,然後是你的文筆。至於平仄,只是個規定,味道熟悉了,文筆也了得了,想寫舊體詩詞,熟悉熟悉平仄就行了。





蕎麥花991


我這裡真正說的是學習平仄的㨗徑,能讓你不要死記硬背而快速準確地掌握平仄規律。

我們說語音有四聲。這要區分普通話的四聲和古語音四聲。普通話四聲是陰(平),陽(平),上,去四聲。用普通話四聲大家都是很熟練的。如yi讀:壹-移-椅-意。其實陰-陽-上-去這四字的讀音讀法就是普通話四聲的讀法。古語音四聲是平-上-去-入。如yi讀:移-椅-意-壹。平-上-去-入的四字的讀音的讀法就是古語音四聲讀法。好了,我們現在來大聲讀陰-陽-上-去,壹-移-椅-意。再大聲讀平-上-去-入,移-椅-意-壹。讀上幾遍,琢磨幾下,你就熟練掌握了普通話和古語音的區別。用平上去入四聲來讀字的四聲,這種方法是學習古語音平仄的捷徑。在推行普通話以前,千百年來人們都是這樣讀四聲和找入聲字的。這種方法一學就會,一點也不難。古語音平聲沒有陰陽之分,而多了一個入聲。古語音的壹讀入聲,普通話讀陰平聲。古語音入聲在普通話裡讀陰平、陽平、上聲都有,這就是入派三聲說法的來由。仔細琢磨體會”入”字的讀法,熟練後你不要再去拚音了,打開書頁你就能指出那些字讀入聲的了。

作古體詩詞,作對聯不懂古語音的平上去入是不行的。古語音平仄與普通話的平仄有不小的區別。入聲在普通話裡讀陰平、陽平的不少。這些入聲字在詩詞格律是仄聲,而普通話卻是平聲。如果把這些現代的”平聲”用到古體詩詞上,讀起來就有點彆扭,失去了古詩詞固有的音韻美,那真的叫格格不入的了。

作對聯時,上聯最後一字要落在仄聲上,下聯最後一字要落在平聲上。如果把下聯最後一字落在入聲上面就不算是好對聯了。

我把快速準確掌握平仄規律說得明明白白了吧,請不忘給我點贊啊。




科老師1


現在人寫詩,分為古體詩,近代體詩。詩用《平水韻》,填詞用《詞林正韻》。,當然也有用《中華新韻》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平水韻》已經跟不時代的步伐了,有好多字,近代己經不用,或者已變作其他韻部了,所以才有了《中華新韻》,雖然《中華新韻》還不夠完善,但有好多人已經在用了。同時為了鼓勵大家多寫詩填詞,延續中華文化的這一獨特脈絡。中國教育部,已經把《中華通韻》編入了小學課本。是讓大家寫詩變得更容易,更方便入手,鼓勵大家多用鄰韻,更好的傳承,發揚民族文化。

說到更好的記平仄,依現在字的音律,讀音,基本上是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個別字可平可仄,比如“重”等等。

但目前,詩壇主流,寫詩還是以《平水韻》為重,但不排除用鄰韻。

粗略見解,僅憑參考。


焄戨


這個,快速的呢,僅說字的讀音,分古韻和今韻。

古韻快速的呢,就看《詞林正韻》《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書籍。照書對字,對韻查找字的平仄。由於不是專業要求,現代人步伐快,工作累,時間緊,所以可以不學古韻。當然必須瞭解。有專業心,有足夠空閒時間可以掌握。

今韻呢,我們都知道現代漢字,根據我們中國大陸的漢語拼音,聲調有四聲,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也就是一,二,三,四聲。那麼,一,二聲(即陰平,陽平)就是"平",三,四聲(即上聲,去聲)就是"仄"。這樣就快速知道平仄了。

當然,現代漢語還有輕聲,一般歸入平。

詩句一般依古韻多。聯句,一般以今韻的多,但也要注意古韻的應用。

願大家一起在今日頭條裡獲得更多的快樂!





艾雨曼半仙


現代某些人急功近利,把小學一年級初學拼音的一二三四聲來分平仄,自然準確度有限,將白,出,國,福,閣等入聲字說成平聲,那唐詩宋詞,豈不是一塌糊塗之篇?其實,古韻平上去入四聲並不難學,諸如字典《分韻撮要》,一看便明。

東董冰督,先鮮扇屑,張掌帳著,剛講降閣……都是平上去入,看幾遍就心中有底,還有,花10塊錢買本《聲律啟蒙》,不就更清楚了嗎?現代人都是聰明人多,主要願意學,英俄法德語都不在話下,更何況區區平上去入!


bing131424770


最簡單易懂就是用漢語拼音aoe的聲調往裡套,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平仄就是個音調而已😊,就是為了低吟淺唱起來抑揚頓挫而已,你看古代文人是不是很閒?安國興邦沒一定用處嘰嘰歪歪一套一套的,破詞牌就弄幾百上千個,是不是很欠打😂!誰有那麼蛋疼一個一個瞭解啊,學啊!


喜歡每天都看見


首帖和大部分跟帖,都是半懂不懂裝懂——@藏頭詩評除外。現代漢語字典裡歸上聲和去聲的字都屬仄聲。例外不討論。難點在於入聲。大部分北方話地區沒有入聲,就只好查韻書,有入聲的方言不成問題。之所以說入聲是個問題,是因為在北京語音裡“入派三聲”,韻書上的入聲字分配到平上去三聲中去了,而且沒有通用公式。現代漢語字典裡歸平聲的字,有的就是入聲字,比如“逼”和“白”。於是只好硬記或查韻書。“@詩海一瓢”可能是四川人,所以他說出了“入聲字的調值都是21”,其實只是四川話如此。拿北京話一試,滿擰,北京話就沒有調值為21的字——“出國百日”哪一個字韻母調值為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