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诗都不算诗,到底什么才算好诗?

百年尘土梦


问题:这样的诗都不算诗,到底什么才算好诗?

(1)题居庸关
举目飞檐入云间,旧时重地游人喧。一关定国成昔事,和谐一梦固九边。
(2)秋兴
逆风幽兰花枝瘦,顺流随淤霸草青。莫道人心多铜臭,床头早己无诗经。
(3)端午节
又闻粽子香。举国龙舟忙。屈子纵身处,汨罗江水凉。一一

这是一个叫雷大有的上传的,并未标注是格律诗和绝句,但有的人认为这连诗都算不上,更别说好了。你怎么看?

前言

这三首诗都不是格律诗(近体诗),是三首古体的绝句。首先要说明的是,诗好不好与诗体无关,是不是格律诗与是不是好诗是两回事。

看一首绝句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要看押韵、平仄、黏连三方面。

(1)题居庸关

举目飞檐入云间,旧时重地游人喧。一关定国成昔事,和谐一梦固九边。

飞檐入云间,平平仄平平。只看第一句就知道是古体诗的句式,所以肯定是古体诗。游人喧,是古体诗常见的三平调。”一关定国成昔事“是大拗,在格律诗中能够见到,一般用第四句来救拗。”一梦固九边“仄仄仄仄平,也是常见的古体诗句式。

这首诗的立意挺好,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怀。

(2)秋兴

逆风幽兰花枝瘦,顺流随淤霸草青。莫道人心多铜臭,床头早己无诗经。

四句都不是律句,甚至律句里面可以救拗的拗体句也没有,所以也是古绝句。

这一首题目是秋兴,但是整首没有写秋。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的抒怀与前两句不相关。这首不如第一首写得好。

(3)端午节

又闻粽子香,举国龙舟忙。屈子纵身处,汨罗江水凉。

第一句犯孤平,第二句三平调,第三句第四句是标准律句。因为前两句是古体句式,所以这一首还是古绝句。

第一句就破题,是作诗的常见手法;第二句承接;第三句转折怀古,纪念屈原;结尾以景收。三首诗中,第三首最是诗家的路数。

结语

这三首因为都有古体句式,所以都是古绝句。既然是古绝句,也就不需要分析押韵和黏连了。

三首古绝句对比看,第二首不好,第一首和第三首写得好一些。

如果”有的人认为这连诗都算不上“ ,可能标准太高了,这三首诗比很多头条上的人写得好一些。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不请自来。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诗‘’?这里我不想援引古今大家之言,只想说说个人看法:

什么是诗?不管言志言情之说,首先它得是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统一。

形式上:诗首先必须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不管你押的是口语方言韵还是官方正韵,反正得押韵,不押韵的就不是诗。纵然你词章多么华美,内容多么丰富高端,分行还是不分行,大可去叫散文、美文、警句、格言、座佑铭等,就不要往诗上靠了。

内容上:诗必须言之有物,不是空话大话口号。语句通顺通俗,情、景、意、趣能否完美统一、水乳交融,这是好诗的要求,一般的诗能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也能成诗。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不是诗,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那得看是否为大众接受和喜爱!尽管你说你的诗是多么入韵,多么阳春白雪,多么高端高冷;可拿出来大家一脸懵逼,不知所云,那就只好挂在自己家里孤芳自赏,莫拿出来诓骗大众!

诗有多种体裁,并不只有格律诗一种,原则上只有内容高下之分,并无形式优劣之谈。各种体裁都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也可以说谁的诗能受更多人喜爱,更能流传千年,那谁的诗就是最好的诗!

至于上面三首,算不算诗,个人认为:三首都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在形式上可以入诗;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情怀,能让人接受,至少我能接受,读了有一定的感受,能让人愉悦思考,符合诗的一般要求。

这三首在体裁上可以归入古绝。在古绝之中,五言居多,七言较少。自唐以来,七绝逐渐成为主流,唐以后,五绝也越来越少。鉴于作者目前写作水平,完全可以稍加锤炼,熟悉一下格律基本知识,用不用格律是一回事,懂不懂格律又是另一回事。人只有在高标准高要求下,才能产生更大的向上动力,而不是停在某地便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必须寻求突破,让自己的作品为更多人接受!



云卷飞山


这三首诗说实话真的“不是诗”。为什么打上双引号,因为它只具备了诗的结构和章法却没有诗的灵魂。纯粹是由词语组成的具有一点点跳跃性的句子,仅此而已。要不然,古人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炼字炼句呢?只有意境开阔,让人想象空间大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掌握了诗的精髓,而这些都体现在对字的运用上,我们如果对字意的掌握程度不够,则堆砌起来的句子就很乏味。

纵观许多有名的诗句(除了带某个传说或者有着某个故事的诗外,千万不要拿静夜思来说事),一般让人回味无穷的诗多半都采用了多变的句式,如倒装句或者其它句式,另外,对词性之间的连接也会造出很开阔的意境。而不仅仅像我们刚写诗时的那些简单的句式和一致的词性。举个例子,如这句“华发/春催/两鬓/生”,正常的句式应该是“春催/华发/生/两鬓”。但是如果这样写就显得单一呆板,弱化了诗歌的可读性。

所以说一首真正的好诗除了以情取胜之外,也少不了对字词和句子的烤炼,这是其一。另外,有些主语该隐去的绝不要显露出来,以免没了诗的含蓄性,含蓄产生的美是无法言喻的,只能用心体会。一首绝胜的作品最起码都不能少去这些。一直有人问,什么才是一首好诗?好诗真的有评判标准吗?我今天就告诉大家,好诗是有评判标准的。我们普通人说这首诗要合乎格律外,情感和读者达到了共鸣,这就是好诗。而对于专家来说,则从诗歌的局部去解析了。他们对字句的运用和炼化上,句式的搭配上或者其它禁忌如是否犯孤平,是否三平尾等情况一个一个去解剖,呈现在众人默认的审美模式下就显得唯美、高超,不禁让人回味无穷、默默点赞的就是好诗。

一句话,那三首诗是诗也不是诗。是诗是因为其有诗的结构和格律,不是诗是其没有诗的灵魂和扣人心弦、让人读来上口的句式。

#~纯属个见,不当之处,请留言指正,欢迎喜欢诗词的朋友能有一天笔力深厚,写出让人赞叹的作品。如果某天自己的水平上升了,说不定再来看看这几首诗,会觉得确实还有待斟酌~问好各位,祝大家春祺!#


兰若九娘


我也不请自答,谈谈个人浅见供大家商榷。

首先,什么才算诗?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虽知古体诗都有严格的固有要求和模式,什么绝句,律诗的格律平仄?那些实在难懂,难以一蹴而就。但从小老师就说,诗首先要言志,要有立意和中心思想,不然言之无物,更谈不上诗了。我只是打读书起喜欢诗词歌赋,喜欢读诗词,常常也有感觉时即兴胡凑几句,聊以抒发即时所感,也没法顾及格律平仄,只求自误自乐。现在头条号和悟空问答不拘一格,无论高调高冷格律严谨的“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的随感即兴之作,都同样能在这个平台上发,雅俗共赏,各取所需。你欣赏你的“阳春白雪”,我做我的“下里巴人”,各不相干。不必象一些学究和“专家”言必称格律平仄,那样既限制了普通诗歌爱好者的思维和想象力,也让大多普罗大众看不懂,欣赏不了,对古体诗在当今的发展失去读者和土壤。

只要所作之诗能符合古体诗基本之结构,如绝句之四联,字句工整押韵,有景,情,趣,意之描述和表达也可算诗吧,至于是否是好诗,或上档次那是更高的层次,我们没学会走,能学会跑么?我曾经有一首答题即兴之作,五言八句,以“莫思离愁苦,浊饮尽相思”起句,格律平仄不严谨,有一位先生开始平论为格律完全乱套,后又删掉了评语,我想他是很生气的,那又有什么关系?你欣赏评论指正,我欢迎,你走了,我的诗还在那里,让能欣赏的人去欣赏。如果从这方面去理解,题主所列之三首诗算模拟古体诗之作,平仄格律不论,基本能符合古体诗之要求,有立意,有景物描写,有抒发作者真情实感之正能量,为何不算诗呢?不提高要求,及格六十分应是能达到的,至于文字简单浅显些,不似杜诗之句句有出处典故,文句也不够典雅,那又有何关系呢?自有一部分人去欣赏之!你说呢?


楚湘阁主


这样的诗都不算诗,到底什么才算好诗?诗必须要有意象,没有意象则空洞无物,要注重修辞,要达到人的心灵与自然的一种冥合的结果。文章不是无情物,要有思想,感情,当然也要押韵,要会用典故,要会运用象征手法,要真情实感等,方能写出好诗。下面几首是我对诗的探索,请欣赏。——————————————————————————————《德山道中》武中明——————能有几人不荒谬,我伴青春哭一遭。生我养我父母恩,来世投君定相报。————————————————————————————《自家小屋大门口见梅雨,枫》武中明——————梅雨簌簌枫发茂,布谷声声催人愁。再过半月端午节,小城小职音杳无。————————————————————————————《暮春三月》武中明——————烟花时分飞月下,黄鹂当冲吵春插。五尺堂堂慵早起,光阴时时照白发。————————————————————————————《赠友》武中明——————明日县城任小职,五斗折腰也不辞。今朝与君计大事,待到来年春雨时。————————————————————————————《觅知音》————心想去北平,家空无分文。有谁能相助?愿拜为知音。————————————————————————————这些诗都是写于1997年至2000年。我相信真理是杀不灭,烧不毁的,它迟早一天要放出灿烂的光辉。


用户5134241127990


我先说我的看法,这几首诗不至于算不上诗,但也算不上好诗。

我大概看了下平仄,基本不合格律,姑且按古体诗看。



题居庸关

举目飞檐入云间,旧时重地游人喧。

一关定国成昔事,和谐一梦固九边。


这首诗前二句写景,后二句由景生情,抒发感慨。前三句文笔也没什么瑕疵,但结句(最后一句)文风一转成老干体,风格实在突兀,此其一;

其次,三句写昔事,四句一般作今昔对比或者借古喻今,章法本需步步为营,这首诗的重点应在结句,却是虎头蛇尾。

秋兴

逆风幽兰花枝瘦,顺流随淤霸草青。

莫道人心多铜臭,床头早已无诗经。


诗讲究起承转合,所谓章法。这首诗前二句和后二句完全不在同一语境中,衔接太生硬。倒像是先写好后二句再凑前二句。

而且,二句的语法有问题,表述也有些不清晰,另外“霸草”也不知作何解释,有造词之嫌。

端午

又闻粽子香,举国龙舟忙。

屈子纵身处,汨罗江水凉。


这首诗结构合理,没有什么大问题,结句“凉”也似有深意。但在布局上,还是有瑕疵的,就在第二句。

诗有诗势一说,这首诗首先从个人见闻粽子香,联系到举国龙舟忙,跨度有点大,而后文的范围又从举国缩小到汨罗江,且中间没有递进,故“举国”二字不可取,诗势太高收不回来。



综上所述,这几首诗虽然不合格律,但符合押韵,可以当作古体诗看,不过文笔还有待锻炼。


诗词补习班


收麦时节有感

收麦时节机轰鸣,

村妇持拍扑苍蝇。

收麦实现机械化 ,

镰秀墙角无人使。

主人运麦回院里

村妇晾麦笑吟吟。

弯腰割麦变历史,

笑看村妇象闲人。

某一年的收麦时节,一位村妇手持苍蝇拍,正拍堂屋后纱门上攀爬乱飞的苍蝇。因为那时的人家,都用大型收割机收麦。她不去也行。

等他爱人用小四轮拖拉机,把麦子运回院子 。女主人一边用木爬推来推去地晾晒着麦子,一边笑吟吟地问他爱人各种事情。

后来,我想到此情景,写了这几句诗。

大家认为我的这些文字算诗吗?


胡五妹1964


简答:

要想发展壮大某些方面的文化现象,只有广泛植根于人民群众中才有可能,也才有具备获得最好传承的可能。在我国,少数民族同胞举族会唱歌、会跳舞就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突出例子。一一难道人人都有歌唱家或舞蹈家的才能?或要求个个都有歌唱家或舞蹈家那样的水准唱出来舞起来才能称得上歌舞?

话说到问题中所举的几首古诗,如果说不是诗,那是什么?它们就是仿照古诗的形式写的诗。

古诗至唐代趋于成熟和严谨,文史上称为近体诗,有严格的声韵要求。放在唐宋,举凡读书人会之不难,放在当下,有多少读书人用心去学?更别说去写!一一这也就是这一优秀文学体裁没落的最大原因,十分可惜!难得今时人肯重拾国粹,虽是涂鸦,精气神仍得到有益的熏陶一一这本身就明确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热爱,这,早己超越这一单调的语言载体格律化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况且,时移世易,古时的字进入现时已在形、音(调)多有修改。落在具体的某一字,是复古还是依今一一入乡随俗呢?在平仄上,就好难扯得清。

当然,能依古制方显高雅更好。毕竟,且留些许阳春白雪,不能全是下里巴人吧。

其实,唐人崔颢的巜黄鹤楼》据说也无全依格律,但却获大诗人李白怒赞: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一一大作家曹雪芹也借林黛玉之口说写诗真谛:只要诗的內容好,诗的形式可适当放宽些。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更是身体力行“吾手写吾口”,并自信“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MFQWKY


您描述的三首诗我仔细看过了,我发表一下粗浅的个人观点!

首先,这三首是诗,无疑。而且都很完整,虽然有五言和七言,但是都是前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这是一首完整诗文的标准!平仄

上问题也不大,诗文整体意思通顺,也就是说每一首诗,里面的四句话都可以翻译成一个完整的意思,逻辑上没问题,从这几点上来说已经具备了诗文的几个基本条件

其次,有人说它不算诗,这是一个主观意识问题,就好比一幅画,有人说画的好,有人说画的不好,众口难调,如果那个人能够详细的列举证据说明这三首诗不算诗也可以勉强服众。但是主观上的感觉很难作为证据!我就觉得写的不错,理由我在第一点说过了!

最后,什么样的诗才算是好诗?好诗的标准包含很多,平仄、对仗、通顺、韵律、意境这几个最重要,和字数没关系。平仄、对仗、通顺还好说,注意一下问题都不大,但是韵律和意境就很考验一个人的文学功底乃至思想境界,很多人的水平根本够不到,所以这两点很难评判,不然华夏数千年,才出了几个真正的诗人?

所以说众口难调,诗无好坏,展现和交流才是重点!


万物皆明


初看题目,不甚明白。仔细一瞧,竟是"收藏"之物!开门见山说吧,这几首诗不错:干净,气势,有味道。看过一些评论,感觉怪怪的,大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味道在。法国的"维纳斯",中国的"红楼梦";一个雕塑,一个文学;一个少了条胳膊,一个只完成了三分之二;但它们都是精品、精典!恰恰正因为它们的不完整,才给了后人遐想的空间。即使不完整,可谁又能否认它们至今以至今后很长甚至永久的伟大?好,就是好…那怕它是残缺的,不完整的一一它也配得上伟大!如果另存心思,则另当别论。不好,就是不好。哪怕牛吹的都快跑到树上去了……也没用!因为"群(受)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反倒自落了身价,让人疑心。创作到了一定程度,可以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成了,往往不是尤物,就是极品。不信?把当下写的所谓的"好诗"拉出来比比,便一目了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