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就30岁了,什么是三十而立?

一生的记忆武警


昨天是小年,话说小年已经来了,离除夕年还会远吗?记得我小时候盼望和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好吃的东西,可以有新衣服穿。现在的小孩子可能也喜欢过年,但是可能他们的期盼和心情早巳经和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每个成年人开始恐惧和害怕过年,在中国人眼里,过年同时也意味着年龄又增加了一岁,“天增岁月人增寿”。过年除了开心快乐的辞旧迎新之外,还有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反省。年龄增长并不是来自于对死亡了的恐惧,而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少了儿时的轻松和快乐,多了一些生活的压力和对家庭的责任。从“喜欢过年"变成”害怕过年,特别是过年将步入30岁的人来说,可能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害怕过年,过年对他们来说与其是过春节,不如说是过“春劫”。也许正是由于“三十而立”的古语给即将步入30岁的年轻人带来了压力,那如何来正确理解所谓的“三十而立”呢?

“三十而立”的来历和意义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三十而立”的意思是“三十岁年纪的人说话做事要合于礼,言行举止要得当”,这是孔子在30岁时对自己所达到人生状态的一种自我评价,但现在人们经常把“三十而立”理解为30岁就应该要成家立业,要开始有所成就,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其实"三十而立"中的"立"并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指30岁首先要在精神上独立,然后才是事业上的成就。对社会和自己都应该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树立相对觉解和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对自己人生的方向更加明晰和坚定。三十岁有没有钱和有没房子都不是很重要,甚至没有成家也无所谓。重要的是有些人过了三十岁了仍然很迷茫,还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每天浑浑噩噩的生活,既不能认识现在的自己,更不清楚未来的自己,这样三十岁的人生才是最可怕和最值得忧虑的人生。

“立”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不动,就是指为人处世的道理已经确定不变了,一些价值观和人生观已经成熟和确定了,那么就按照这个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坚定不移地追求下去。

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自己产生自觉性才能逐浙的做到自立和自强。因此“三十而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成家立业”。子曰:“不知礼,无以立”。因此我们应该把“三十而立”理解为“三十而知礼”。

作者:边卫军,应用心理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发展与管理博士,国家一级企业培训师和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想要欣赏更多精彩文章,希望可以加我关注!


西安边卫军


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三十当然就是说人到30岁,概括的说法。“而立”有的理解为有所成就了,有的则认为是人独立,人生应已树立起明确的目标,个人偏向于后者。

按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轨迹,出校门基本就20出头了,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又是几年,积累了一定经验,丰富了许多阅历,锻炼了不少能力,待到30岁左右,你已经成为社会、家庭的中流砥柱,并不说一定有多大成就,至少你应该明确了你最擅长什么,最喜欢什么,最向望且甘愿为之努力奋斗的是什么,可争取可放下些什么,人生的“垂直度”要高。

当然,三十而立都是古人对人生的一个界定,往往包含教育的意味。现在我们不应该盯着“30”了,努力奋斗,兴许,二十而立。努力过,你必然有精彩的人生。


乡城的西原


我今年已是知天命之年了,对于三十而立很有发言权。在此分析一下:

1、30岁的人,应该在经济上独立。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到了30岁这个节点,应该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无需靠父母养着。假设30岁以后还要啃老,对父母就是不够孝敬,对自己就是不够负责。

2、30岁的人,应该在情感上独立。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到了30岁这个节点,应该进入属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不再像十几、二十岁时那样依恋父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组建自己的小家庭,最好由甜甜蜜蜜的二人世界变成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

3、30岁的人,应该在精神上独立。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到了30岁这个节点,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要父母替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这时候的父母,一般都是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老人,需要安度晚年,如果为儿女操心太多的话,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三十而立的人,必须有着顶天立地的气派,不能像藤缠树一样缠住父母,让父母省心省力,才是最大的孝顺。


传桃说文化


我是非著名律师,财经达人,用法律和商业的视角看世界,请关注我吧

答案:

一,这个问题问的很幼稚,本来不想回答,但是,又有那么多人的过都过了30了,也真的需要回答这个问题。

三十而立到底应该立些什么?三十而立的意思就是人过了三十岁,就应该对独立的承担自己的一切责任,能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而且还的自己独立的照顾家庭,父母,是个独立的人了。

1 立身: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它应包括:思想的修养,道德的涵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

2 立业: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三十的人应该有比较固定的职业了。

3 立家:立家就是应该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今社会激烈竞争,推迟了年轻人组建家庭的时间,但我还认为三十岁立家已经不早了

二,立--除了自己的独立,更重要的说法是自己已经是社会的独立主体,除了家庭责任,还有社会责任,珍惜自己而立之年的时光,人生苦短,这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候,珍惜它。


法商道


成家立业。所以30而立的意思就是30岁要有自己的事业。其实现在事业的含义也变广。如果您毕业后5到7年金钱的积累。30岁开始自己做生意。不再为别人打工。这就是传统意义的自己的事业。但是如果您不想单干,或者原始资金还不足。只要目前从事的工作您打算当一辈子的事业来干。爱上班,看的到未来。这也是事业有成。


已经注销31




语出《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指的是到了三十,做事合乎礼,言行都很得当!后人说的成家立业只是引申意,孔子的本意不是这么肤浅!他指的是言行举止得体大方,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清醒认知!


影乐留声机


大概是说到了30岁这个年龄的时候,你应该在事业上有所成绩或者稳定了。

这个立主要是指立业,那什么业呢?我理解为是指广义的事业,很多人放到现在社会,认为事业就是自己做生意。但广义上的事业是指养活自己的事情,比如和常说的:“你以何业为生”的业是一个意思。那转化到现在,立业就是要你在养活自己的这件事情上要稳定一些了。不能东奔西走,食不果腹。

但以前说是三十而立,古代条件不好,寿命较短。三十岁估摸着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岁状态,所以要早立业。而现在我觉得立业能在最好,不行到四十岁也是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