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星馳早期電影那麼耐看,最近的電影卻比不了?

光影島


早期的話這種天馬行空的題材的戲劇電影少,那時候很多人覺得好看但是還是有不少人認為無厘頭沒有認可,那時候評分遠遠沒有現在高。現在偶爾回顧去看星爺的作品,我們會別有一番滋味,就好比酒越陳越醇嘛。比如星爺的功夫,大話系列,賭俠系列十分經典。當然了現在越來越多優秀的喜劇題材電影春筍般湧現市場,還有王寶強,徐崢,黃渤,鄧超等演技精湛的演員去詮釋這些喜劇,也拍了很多耐看的電影帶給我們歡樂。可能因為先入為主,還有對星爺經典電影的懷念。情感上感覺難以超越。


會飛的維特


周星馳最早是跑龍套的,和《喜劇之王》的遭遇差不多,後來被李修賢發掘,一起演了《霹靂先鋒》而走紅,並且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男配和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走紅以後,周星馳加入了向華強的永盛電影公司。期間拍攝了《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和《賭俠》等,都是非常受歡迎的電影,周星馳也憑藉這些影片,名氣越來越大。


在這個階段,周星馳成立了星輝電影公司,自導自演了《國產凌凌漆》、《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和《功夫》等。特別是這些電影,在香港電影市場低迷的時期,拯救了華語電影,可以說是整個華語電影的一個標杆。

不過,這個階段,吳孟達和其它黃金配角出走,不再和周星馳合作,電影中的搞笑元素越來越少。

在演了《長江七號》以後,周星馳退居幕後,不再參與電影中的任何角色,專心做起了導演。像《西遊降魔篇》、《美人魚》等影片,啟用了很多的年輕人,如鄧超、羅志祥和文章等,都在這些片子中擔任主角,影片獲得了成功。



在周星馳不參演的這些作品中,雖然影片很搞笑,票房也非常高,但是沒有之前電影那麼有看點,總覺得少了些什麼,這些作品不再百看不厭,而是商業氣息更加濃厚。


最近的周星馳電影和之前相比,確實大不如前,周星馳和其他配角,不再演戲是最重要的原因。



猛哥說電影


作為弄堂裡的90後,身邊的好朋友大多都是看著周星馳的喜劇片長大的,他的《九品芝麻官》、《武狀元與蘇乞兒》、《功夫》等作品看了不下30遍,每次回看也都能笑得前仰後合。

為什麼周星馳早期電影那麼耐看,最近的電影卻比不了?

我想主要是以下原因吧:


1、不再參演

星爺老了,自己不演戲了,明明有很多情感想要表達,明明有很多想法要去展示,但要知道。一件事情,你自己去做,和別人按著你的要求去做。得出的結論與效果肯定不會是一個樣子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西遊降魔篇》裡面有一個文章跳舞的情節,那段情節很搞笑,但文章的表情卻很凝重,動作也不是很到位。

原來文章對這場戲並不重視,以為隨便跳一下就可以了。文章認為觀眾看一下就過去了,誰也不會在意跳的專業不專業。

但周星馳的要求卻十分嚴格。據說這場戲一共拍了五十多次,因為每一次文章跳出來周星馳都不滿意,最後文章徹底怒了,向周星馳發火。

雖然一切只是傳言,但還是可以看出,影片拍著拍著就背離了星爺的想法初衷。


2、客觀的限制

藝術源於生活,靈感卻是瞬間的碰撞

想必以周星馳的作風,拍攝到某個部分,他定會死如泉湧,開始更改劇本,甚至故事情節的走向。

但如今他只能在一旁指導,如果經常改劇本的話,肯定會引起主演的不滿。這也是傳說星爺很難合作的一個緣由吧。所以他收斂了自己戲霸的作風,這也讓整部電影的變得按部就班,找不到當年“無厘頭”的感覺。


3、隨著社會的發展,觀眾的品味逐漸變高

如今已經不再是哪個信息匱乏的時代,人們打開手機,打開電腦,很容易看到搞笑、喜劇類的視頻。或者是相聲小品,或者是民間原創,總之人們的笑點越來越高,品味越來越高,過去,星爺將自己生活中經歷的一些搞笑事件搬上熒幕,會讓大家覺得很新奇。

如今呢?卻覺得是陳年老耿,早就看過了。

信息時代,想要創作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作品是很難的。現在的關重已經不再是20年前的觀眾了。


4、人們的期待變高

小時候,如果你考試考了95分,那麼你的親朋好友對你下次的期待一定高於95分。下次你考了90分,所有人都會說你退步了,不如以往了。

而如果你是一個不學無術,每次只考20分的學生,突然考出了60分的成績,也會讓人暫人讚不絕口。

星爺就是如此,當年他創作出了太多的經典,所以人們對他的每部電影都要求苛刻,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總會覺得越來越不如從前了。


5、想表達的太多

如今時代變了,娛樂圈越來越混亂,電影也越來越商業化。一部內涵深刻,細緻推敲的電影往往會得到許多的好評,卻賺不到太多的票房。而一部無腦的爆米花電影卻會吸引大量觀影者。

如果《肖申克的救贖》和《復仇者聯盟》同時上映,你會去看哪一部呢?儘管《肖申克的救贖》在很多平臺都被評為影史第一的佳作,但他的觀賞性遠遠不如《復仇者聯盟》來得爽快。

星爺的電影越來越注重畫面、特效,他也想趕上時代的潮流,同時還想兼顧無厘頭的搞笑,《大話西遊》版深邃的內涵,這樣的高要求高標準,想在90分鐘裡表達得太多了,

所以很難出現如《功夫》般的佳作,近幾年,也就是《美人魚》還是可圈可點的。


驚悚研究所


很多人在說,自功夫之後,周星馳的電影越來越不搞笑,越來越不耐看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看出來大家看習慣了周星馳早期的作品,無疑是笑點多多,觀眾永遠都猜不到下一秒會出現什麼笑料。但很遺憾,那可能並不是完全是周星馳的本心,或者是為了片酬,為了錢,一直到《功夫》拍完,這時候周星馳手頭才比較寬裕,《少林足球》時經費都不夠的。

所以在之後的電影中,如果細心的朋友,可以越來越發現周星馳電影最深處的意義。面對批評和質疑,長江七號的編導說這部片就是為小朋友拍的。我們可以看出周星馳內心深處的童真,對孩子的責任感。

在美人魚這部電影中,周星馳的責任使命感表露無疑,“假如地球上連一滴乾淨的水,一口乾淨的空氣都沒有,你掙再多的錢也是死路一條。”觀眾的歡聲笑語伴隨著這句話陷入了思考。

在柴靜對周星馳的採訪中,他對自己早起電影作品的評價,太浮誇,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再去看周星馳的電影,我們要仔細品味其中的意義,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現實思考。


匯聲影視


星爺,一個喜劇之王的傳奇人物!我看過他幾乎所有的電影,為什麼愛看?當然是因為其中笑點多,故事情節有意思,奉為經典。

周星馳的電影,尤其是早期由他自己參演、主演的影片, 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為什麼那麼耐看呢?我從以下兩點來回答:

一、劇中的笑點會讓你發自肺腑地開懷大笑

誠然,早些年間此類喜劇作品不多,但是眾多笑點中,會讓你覺得超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再反觀現在的眾多喜劇,實事求是地講,劇中所謂的笑點會讓你笑得尷尬異常,更有甚者,如果不是硬撓你咯吱窩,你都笑不出來!

二、喜劇中透露著深深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節目訪談,記者問周星馳關於喜劇的問題,他當時回答說,我不覺得是喜劇,其實我排得是悲劇。等你開花大笑之後,再把他的很多作品細細品味,會發現笑中是透著苦難的;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星爺要告訴我們的是:在苦難的生活中,也要堅強樂觀,“就算一條內褲一張衛生紙都有它的用途”滴!


半兩陳醋




周星馳進入電影圈先是跑了幾年的龍套,但是按照他在《喜劇之王》裡面對自己的解釋,當年他不是簡單的在跑龍套,在他心裡他一直都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演員。就是憑著這份認真和勤奮使得他能夠最終憑藉獨特的無厘頭喜劇模式一舉成名,並獲得星爺的尊稱。



在那幾年周星馳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搭檔吳孟達,兩個人也是絞盡腦汁的把無厘頭這一喜劇模式發揚光大,在他倆瘋狂搞笑的那幾年,他倆合作的電影票房都是高高在上,裡面的很多片段和臺詞也是被現在很多觀眾津津樂道。



不過後期隨著年齡和閱歷的深入,我們會發現周星馳的電影雖然還是走著無厘頭的模式,但是已經不那麼瘋狂式的惡搞,開始加入了周星馳對電影和人生更深入的探索,這一點在《少林足球》裡面表現的最為明顯,周星馳明顯是在用自己的經歷來鼓勵更多的人要有堅持不懈勇於奮鬥的精神。再到後來的《功夫》、《西遊》、《美人魚》,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更多了。這是一個演員對於自己思維的轉型,雖然會有觀眾表示沒有之前的影片看起來那麼開心快樂,但是任何一個認真的電影人每一次的作品都會竭盡全力的讓觀眾感受到新的內容,這一點還需要我們更加細細的去品味。


電影侃


人總是不斷髮展的,不論觀眾還是周星馳。周星馳現在不做演員,只做導演了,他是天才,對於影片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但做導演選中的演員的功力和他差的太遠了,周星馳的思想還是隻有自己能演出來啊。

很多的70、80後是周星馳早期電影的主要受眾,那時候的電影環境不像現在這麼繁榮,社會環境也沒現在多彩,所以當一個很新鮮的“無厘頭”的風格出現時,很容易形成強烈的吸引,並且在風格中還有對現實的諷刺,如《審死官》,或者類似《大話西遊》等“愛情寶典”,題材多樣,不重複,笑的過癮,記憶深刻。



那是候的周星馳,是創作的巔峰時期,才思噴薄而出,可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拋物線,都有高峰和下降,不可能終身保持統一水平的高度,這是自然現象,像張藝謀,陳凱歌都是如此。


再次,現在的電影審查制度,謎一般的風格啊,很多走的深的電影都不能上映,如賈樟柯,婁燁拍的,所以,很多電影說事都是“隔靴搔癢”,根本激不起觀眾的共鳴。

還有現在周星馳的很多電影片段都有似曾顯示的感覺,但沒有做的更好,比如《美人魚》,觀眾當然覺得不耐看了。


注視這視界


早期作品比現在的好看嗎?

真的嗎?

肯定是真的啦!【看過周星馳影片的都知道】

說說看淺薄的理解吧!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地球人都知道,那就是周星馳老了, 沒有更多的精力,自己不再主演。

說說我的幾點看法【三點】

1:主演:

除周星馳本人外,其它演員能完全表演出“周氏無厘頭風格嗎”?不可否認,鄧超,文章是很優秀的演員【吳亦凡就算了吧!】但僅僅是優秀而已,離周星馳大師級還有一定距離。我始終認為有些橋段,換成周星馳來演,效果會更好,沒人比他自己,更瞭解自己的無厘頭風格。


2:配角:

早期周星馳電影裡,有許多讓人難忘的配角,如:

“英俊瀟灑的達叔”!


“楚楚動人的如花
”!


“美麗動人的石榴姐”!

“以及那堅強的小強”!

等等……太多太多。

正是有這些黃金配角的存在,才使影片更加經典,耐看!可以說周星馳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當週星馳主演電影時,他能讓身邊的配角更加出色,讓觀眾難忘【看看那些配角離開周星馳後的樣子,這點足以說明】,而鄧超和文章就不行,他們可能能演好自身的角色,但卻無法讓身邊的配角更加出色,或許這就是大師與優秀的差距。

正如周星馳採訪時所說:

當初跑龍時,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普通的龍套,我的出現應該有意義,那怕是被一巴掌打死,“阿”的一聲都是經過私底下反覆的練習。

對龍套都能這麼認真,更別說配角了,也許在周星馳心中,他(她)們都只是演員。


3:周星馳是否還會像以前那樣,為了一個鏡頭 或一句臺詞,反覆拍上N遍。

如果他會。

演員是否能耐心做到反覆的練習?

舉二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

一:《唐伯虎點秋香》中有一段文狀員吐血的戲,鏡頭只有短短几秒鐘,周星馳卻讓他反覆練習,足足演了三天,才完成這個精彩的瞬間。這名演員叫:谷德昭。
二:
《功夫》中有一個長鏡頭,包租婆正在罵她的租客們,現場有許多群演,罵著罵著,包租婆走到醬爆後面,一巴掌將醬爆打翻在地,說著:“別以為你長得帥就不打你”!這樣才算完成。


可這個鏡頭也拍了整整一天,周星馳本人原話是這樣說的:

拍它的時候,每一次都幾乎要趨向完美,但是有些群演走位不合格,說臺詞沒到位,就因為這些很細微的細節,都要推倒重新來一遍。

期待星爺新的作品,更期待星爺能親自主演電影,就算您不能主演,我們也理解,也別找些沒演技的“小鮮肉”來演。


世界無楚門


周星馳早期無厘頭風格的電影確實是開創了香港喜劇電影的一個時代,在影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覺得從《喜劇之王》之後,周氏電影的無厘頭風格就已經在“下坡”路了。最明顯的就體現在《長江七號》,但這並不能代表不耐看,相反這是周星馳電影的一種昇華。除了喜劇,他的電影開始了更多的思科,比如《功夫》中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哲學、武術、藝術等。


但是部分星迷們依然沉浸在無厘頭中不能自拔,中毒太深,一時難以適應。然而懂星爺的人自然會懂星爺的電影,一部好的電影是需要時間揣摩和體會的。繼續給星爺加油!


明明say


原因有四點:劇本本身,觀眾欣賞能力下的要求、演員和人類總愛思追過去的特性


1.演員:星爺早期的電影不僅是港片的旺盛時期,香港演員的素養、能力也都比現在的“小鮮肉”好了不知道有多少。星爺給出了好劇本,就有無數的好演員能一一演出每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而最大的原因是演員星爺從臺前走到了幕後,沒了星爺的演出,電影總是感覺缺點什麼



2.劇本本身:星爺在早期的創作中,把無厘頭風格做到了極致,好的構思、點子也都在早期用得差不多了,在無厘頭風格上也沒法再有大的突破。並且星爺從演員做到了導演,一些無厘頭的片段,總歸還是沒有自己親自出演來得到位。


3.觀眾欣賞能力:生活水平的提高之下,觀眾對於電影的欣賞能力也在日漸提高,對於新電影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我們在過去看一部電影,可能在意的是電影本身給我們帶來了多少笑料,而現在看一部電影,我們會去觀察它的拍攝手法、鏡頭感、它的內涵、再是它本身帶來的純粹的樂趣。因為我們都長大了。


4.人類特性:我們總愛思追過去的老物件、老回憶,因為它曾經在從前帶給我們歡笑和感動,我們追憶的不僅是星爺的一部電影,追憶的更是過去快樂的回憶,因此我們對老電影總是有一些特殊的感情,覺得新電影再怎樣也比不上它,因為我們自己已經在心裡留給了它一大塊位置,那是專屬於它的榮譽。


“你看那個人,他好像一條狗啊”

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三傻解析好萊塢”,為你帶來電影的深度解析和電影背後的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