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星驰早期电影那么耐看,最近的电影却比不了?

光影岛


早期的话这种天马行空的题材的戏剧电影少,那时候很多人觉得好看但是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无厘头没有认可,那时候评分远远没有现在高。现在偶尔回顾去看星爷的作品,我们会别有一番滋味,就好比酒越陈越醇嘛。比如星爷的功夫,大话系列,赌侠系列十分经典。当然了现在越来越多优秀的喜剧题材电影春笋般涌现市场,还有王宝强,徐峥,黄渤,邓超等演技精湛的演员去诠释这些喜剧,也拍了很多耐看的电影带给我们欢乐。可能因为先入为主,还有对星爷经典电影的怀念。情感上感觉难以超越。


会飞的维特


周星驰最早是跑龙套的,和《喜剧之王》的遭遇差不多,后来被李修贤发掘,一起演了《霹雳先锋》而走红,并且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配和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走红以后,周星驰加入了向华强的永盛电影公司。期间拍摄了《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和《赌侠》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电影,周星驰也凭借这些影片,名气越来越大。


在这个阶段,周星驰成立了星辉电影公司,自导自演了《国产凌凌漆》、《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喜剧之王》、《少林足球》和《功夫》等。特别是这些电影,在香港电影市场低迷的时期,拯救了华语电影,可以说是整个华语电影的一个标杆。

不过,这个阶段,吴孟达和其它黄金配角出走,不再和周星驰合作,电影中的搞笑元素越来越少。

在演了《长江七号》以后,周星驰退居幕后,不再参与电影中的任何角色,专心做起了导演。像《西游降魔篇》、《美人鱼》等影片,启用了很多的年轻人,如邓超、罗志祥和文章等,都在这些片子中担任主角,影片获得了成功。



在周星驰不参演的这些作品中,虽然影片很搞笑,票房也非常高,但是没有之前电影那么有看点,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些作品不再百看不厌,而是商业气息更加浓厚。


最近的周星驰电影和之前相比,确实大不如前,周星驰和其他配角,不再演戏是最重要的原因。



猛哥说电影


作为弄堂里的90后,身边的好朋友大多都是看着周星驰的喜剧片长大的,他的《九品芝麻官》、《武状元与苏乞儿》、《功夫》等作品看了不下30遍,每次回看也都能笑得前仰后合。

为什么周星驰早期电影那么耐看,最近的电影却比不了?

我想主要是以下原因吧:


1、不再参演

星爷老了,自己不演戏了,明明有很多情感想要表达,明明有很多想法要去展示,但要知道。一件事情,你自己去做,和别人按着你的要求去做。得出的结论与效果肯定不会是一个样子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西游降魔篇》里面有一个文章跳舞的情节,那段情节很搞笑,但文章的表情却很凝重,动作也不是很到位。

原来文章对这场戏并不重视,以为随便跳一下就可以了。文章认为观众看一下就过去了,谁也不会在意跳的专业不专业。

但周星驰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据说这场戏一共拍了五十多次,因为每一次文章跳出来周星驰都不满意,最后文章彻底怒了,向周星驰发火。

虽然一切只是传言,但还是可以看出,影片拍着拍着就背离了星爷的想法初衷。


2、客观的限制

艺术源于生活,灵感却是瞬间的碰撞

想必以周星驰的作风,拍摄到某个部分,他定会死如泉涌,开始更改剧本,甚至故事情节的走向。

但如今他只能在一旁指导,如果经常改剧本的话,肯定会引起主演的不满。这也是传说星爷很难合作的一个缘由吧。所以他收敛了自己戏霸的作风,这也让整部电影的变得按部就班,找不到当年“无厘头”的感觉。


3、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品味逐渐变高

如今已经不再是哪个信息匮乏的时代,人们打开手机,打开电脑,很容易看到搞笑、喜剧类的视频。或者是相声小品,或者是民间原创,总之人们的笑点越来越高,品味越来越高,过去,星爷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些搞笑事件搬上荧幕,会让大家觉得很新奇。

如今呢?却觉得是陈年老耿,早就看过了。

信息时代,想要创作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作品是很难的。现在的关重已经不再是20年前的观众了。


4、人们的期待变高

小时候,如果你考试考了95分,那么你的亲朋好友对你下次的期待一定高于95分。下次你考了90分,所有人都会说你退步了,不如以往了。

而如果你是一个不学无术,每次只考20分的学生,突然考出了60分的成绩,也会让人暂人赞不绝口。

星爷就是如此,当年他创作出了太多的经典,所以人们对他的每部电影都要求苛刻,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总会觉得越来越不如从前了。


5、想表达的太多

如今时代变了,娱乐圈越来越混乱,电影也越来越商业化。一部内涵深刻,细致推敲的电影往往会得到许多的好评,却赚不到太多的票房。而一部无脑的爆米花电影却会吸引大量观影者。

如果《肖申克的救赎》和《复仇者联盟》同时上映,你会去看哪一部呢?尽管《肖申克的救赎》在很多平台都被评为影史第一的佳作,但他的观赏性远远不如《复仇者联盟》来得爽快。

星爷的电影越来越注重画面、特效,他也想赶上时代的潮流,同时还想兼顾无厘头的搞笑,《大话西游》版深邃的内涵,这样的高要求高标准,想在90分钟里表达得太多了,

所以很难出现如《功夫》般的佳作,近几年,也就是《美人鱼》还是可圈可点的。


惊悚研究所


很多人在说,自功夫之后,周星驰的电影越来越不搞笑,越来越不耐看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出来大家看习惯了周星驰早期的作品,无疑是笑点多多,观众永远都猜不到下一秒会出现什么笑料。但很遗憾,那可能并不是完全是周星驰的本心,或者是为了片酬,为了钱,一直到《功夫》拍完,这时候周星驰手头才比较宽裕,《少林足球》时经费都不够的。

所以在之后的电影中,如果细心的朋友,可以越来越发现周星驰电影最深处的意义。面对批评和质疑,长江七号的编导说这部片就是为小朋友拍的。我们可以看出周星驰内心深处的童真,对孩子的责任感。

在美人鱼这部电影中,周星驰的责任使命感表露无疑,“假如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观众的欢声笑语伴随着这句话陷入了思考。

在柴静对周星驰的采访中,他对自己早起电影作品的评价,太浮夸,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再去看周星驰的电影,我们要仔细品味其中的意义,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现实思考。


汇声影视


星爷,一个喜剧之王的传奇人物!我看过他几乎所有的电影,为什么爱看?当然是因为其中笑点多,故事情节有意思,奉为经典。

周星驰的电影,尤其是早期由他自己参演、主演的影片, 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为什么那么耐看呢?我从以下两点来回答:

一、剧中的笑点会让你发自肺腑地开怀大笑

诚然,早些年间此类喜剧作品不多,但是众多笑点中,会让你觉得超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再反观现在的众多喜剧,实事求是地讲,剧中所谓的笑点会让你笑得尴尬异常,更有甚者,如果不是硬挠你咯吱窝,你都笑不出来!

二、喜剧中透露着深深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节目访谈,记者问周星驰关于喜剧的问题,他当时回答说,我不觉得是喜剧,其实我排得是悲剧。等你开花大笑之后,再把他的很多作品细细品味,会发现笑中是透着苦难的;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星爷要告诉我们的是:在苦难的生活中,也要坚强乐观,“就算一条内裤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用途”滴!


半两陈醋




周星驰进入电影圈先是跑了几年的龙套,但是按照他在《喜剧之王》里面对自己的解释,当年他不是简单的在跑龙套,在他心里他一直都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演员。就是凭着这份认真和勤奋使得他能够最终凭借独特的无厘头喜剧模式一举成名,并获得星爷的尊称。



在那几年周星驰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搭档吴孟达,两个人也是绞尽脑汁的把无厘头这一喜剧模式发扬光大,在他俩疯狂搞笑的那几年,他俩合作的电影票房都是高高在上,里面的很多片段和台词也是被现在很多观众津津乐道。



不过后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周星驰的电影虽然还是走着无厘头的模式,但是已经不那么疯狂式的恶搞,开始加入了周星驰对电影和人生更深入的探索,这一点在《少林足球》里面表现的最为明显,周星驰明显是在用自己的经历来鼓励更多的人要有坚持不懈勇于奋斗的精神。再到后来的《功夫》、《西游》、《美人鱼》,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更多了。这是一个演员对于自己思维的转型,虽然会有观众表示没有之前的影片看起来那么开心快乐,但是任何一个认真的电影人每一次的作品都会竭尽全力的让观众感受到新的内容,这一点还需要我们更加细细的去品味。


电影侃


人总是不断发展的,不论观众还是周星驰。周星驰现在不做演员,只做导演了,他是天才,对于影片总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但做导演选中的演员的功力和他差的太远了,周星驰的思想还是只有自己能演出来啊。

很多的70、80后是周星驰早期电影的主要受众,那时候的电影环境不像现在这么繁荣,社会环境也没现在多彩,所以当一个很新鲜的“无厘头”的风格出现时,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吸引,并且在风格中还有对现实的讽刺,如《审死官》,或者类似《大话西游》等“爱情宝典”,题材多样,不重复,笑的过瘾,记忆深刻。



那是候的周星驰,是创作的巅峰时期,才思喷薄而出,可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抛物线,都有高峰和下降,不可能终身保持统一水平的高度,这是自然现象,像张艺谋,陈凯歌都是如此。


再次,现在的电影审查制度,谜一般的风格啊,很多走的深的电影都不能上映,如贾樟柯,娄烨拍的,所以,很多电影说事都是“隔靴搔痒”,根本激不起观众的共鸣。

还有现在周星驰的很多电影片段都有似曾显示的感觉,但没有做的更好,比如《美人鱼》,观众当然觉得不耐看了。


注视这视界


早期作品比现在的好看吗?

真的吗?

肯定是真的啦!【看过周星驰影片的都知道】

说说看浅薄的理解吧!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地球人都知道,那就是周星驰老了, 没有更多的精力,自己不再主演。

说说我的几点看法【三点】

1:主演:

除周星驰本人外,其它演员能完全表演出“周氏无厘头风格吗”?不可否认,邓超,文章是很优秀的演员【吴亦凡就算了吧!】但仅仅是优秀而已,离周星驰大师级还有一定距离。我始终认为有些桥段,换成周星驰来演,效果会更好,没人比他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无厘头风格。


2:配角:

早期周星驰电影里,有许多让人难忘的配角,如:

“英俊潇洒的达叔”!


“楚楚动人的如花
”!


“美丽动人的石榴姐”!

“以及那坚强的小强”!

等等……太多太多。

正是有这些黄金配角的存在,才使影片更加经典,耐看!可以说周星驰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当周星驰主演电影时,他能让身边的配角更加出色,让观众难忘【看看那些配角离开周星驰后的样子,这点足以说明】,而邓超和文章就不行,他们可能能演好自身的角色,但却无法让身边的配角更加出色,或许这就是大师与优秀的差距。

正如周星驰采访时所说:

当初跑龙时,它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普通的龙套,我的出现应该有意义,那怕是被一巴掌打死,“阿”的一声都是经过私底下反复的练习。

对龙套都能这么认真,更别说配角了,也许在周星驰心中,他(她)们都只是演员。


3:周星驰是否还会像以前那样,为了一个镜头 或一句台词,反复拍上N遍。

如果他会。

演员是否能耐心做到反复的练习?

举二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一:《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一段文状员吐血的戏,镜头只有短短几秒钟,周星驰却让他反复练习,足足演了三天,才完成这个精彩的瞬间。这名演员叫:谷德昭。
二:
《功夫》中有一个长镜头,包租婆正在骂她的租客们,现场有许多群演,骂着骂着,包租婆走到酱爆后面,一巴掌将酱爆打翻在地,说着:“别以为你长得帅就不打你”!这样才算完成。


可这个镜头也拍了整整一天,周星驰本人原话是这样说的:

拍它的时候,每一次都几乎要趋向完美,但是有些群演走位不合格,说台词没到位,就因为这些很细微的细节,都要推倒重新来一遍。

期待星爷新的作品,更期待星爷能亲自主演电影,就算您不能主演,我们也理解,也别找些没演技的“小鲜肉”来演。


世界无楚门


周星驰早期无厘头风格的电影确实是开创了香港喜剧电影的一个时代,在影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觉得从《喜剧之王》之后,周氏电影的无厘头风格就已经在“下坡”路了。最明显的就体现在《长江七号》,但这并不能代表不耐看,相反这是周星驰电影的一种升华。除了喜剧,他的电影开始了更多的思科,比如《功夫》中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哲学、武术、艺术等。


但是部分星迷们依然沉浸在无厘头中不能自拔,中毒太深,一时难以适应。然而懂星爷的人自然会懂星爷的电影,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时间揣摩和体会的。继续给星爷加油!


明明say


原因有四点:剧本本身,观众欣赏能力下的要求、演员和人类总爱思追过去的特性


1.演员:星爷早期的电影不仅是港片的旺盛时期,香港演员的素养、能力也都比现在的“小鲜肉”好了不知道有多少。星爷给出了好剧本,就有无数的好演员能一一演出每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最大的原因是演员星爷从台前走到了幕后,没了星爷的演出,电影总是感觉缺点什么



2.剧本本身:星爷在早期的创作中,把无厘头风格做到了极致,好的构思、点子也都在早期用得差不多了,在无厘头风格上也没法再有大的突破。并且星爷从演员做到了导演,一些无厘头的片段,总归还是没有自己亲自出演来得到位。


3.观众欣赏能力:生活水平的提高之下,观众对于电影的欣赏能力也在日渐提高,对于新电影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我们在过去看一部电影,可能在意的是电影本身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笑料,而现在看一部电影,我们会去观察它的拍摄手法、镜头感、它的内涵、再是它本身带来的纯粹的乐趣。因为我们都长大了。


4.人类特性:我们总爱思追过去的老物件、老回忆,因为它曾经在从前带给我们欢笑和感动,我们追忆的不仅是星爷的一部电影,追忆的更是过去快乐的回忆,因此我们对老电影总是有一些特殊的感情,觉得新电影再怎样也比不上它,因为我们自己已经在心里留给了它一大块位置,那是专属于它的荣誉。


“你看那个人,他好像一条狗啊”

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三傻解析好莱坞”,为你带来电影的深度解析和电影背后的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