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一個英國人曾在這裡建立過王國

公元15到17世紀,歐洲人開闢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線,開啟了所謂的地理大發現,由此歐洲列強開始在海外紛紛建立殖民地,為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積累。

在所有的因素中,人是最活躍的因素,所謂的地理大發現時代也不例外。當時西歐各階層充滿了對財富的渴望,充滿了對東方的黃金的幻想,很多探險家對外界躍躍欲試。到處遊說十幾年後,在1492年,哥倫布成功打動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她又說服了她的丈夫國王斐迪南二世(當時的西班牙為夫婦二人雙王共治),西班牙當時的這兩位王答應如果哥倫布成功了,哥倫布所謂新發現的土地就要被宣佈為西班牙的領地,作為一種交換,他將被封為世界海洋上將,而且他將作為那些所謂新發現土地的總督。就在該年在西班牙王室和一些投資者的支持下,哥倫布開始了四次遠航(1492年-1504年),併成功到了美洲。1519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的支持下開啟了環球航行,1522年,麥哲倫的船隊回到了西班牙(1521年麥哲倫在環球航行的途中死於菲律賓的島民衝突)。

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一個英國人曾在這裡建立過王國

哥倫布

1493年,哥倫布第一次航行結束返回西班牙後,這個消息就瞬間震動了當時的西歐,西歐的探險家們的熱情頓時高漲了起來,西歐的冒險家們紛紛到海外探險發財,歐洲的列強們在紛紛在全球“跑馬圈地”建立殖民地,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紛紛有了大量的殖民地。16世紀到17世紀,西班牙成為了“日不落帝國”,18世紀到19世紀,統治著340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大英帝國又成了新的“日不落帝國”,這些所謂的航海家和探險家起了開路先鋒的作用。所謂的地理大發現和隨後歐洲列強在全球的殖民過程中並不是春意盎然和溫暖融融,而是充滿著對廣大亞非拉人民的掠奪和殺戮。從15世紀末期到19世紀末期的這400年中,歐洲最不缺的就是這些所謂的航海家、探險家、殖民者,在19世紀,有一個英國探險家不僅在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島上的一大片地方當上的國王,這個王朝還持續了百年。

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一個英國人曾在這裡建立過王國

布魯克

他的名字叫詹姆士·布魯克,1803年他出生於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所控制的印度瓦拉納西市郊,他的父親在當時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個法院的法官。1815年他返回英國,後來在1819年,16歲時加入了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孟加拉土著軍團,1825年他在作戰時受重傷,後來辭去軍職,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六甲等地遊歷了一段時間。1835年,他的父親去世,給他留下了3萬英鎊的遺產。他用這筆錢買了一艘雙桅縱帆船皇家號,此船重142噸,兩側裝有固定的艦炮,船上還有可以旋轉的小型艦炮,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的戰艦。在地中海操練了2年後,1838年,布魯克率領這艘戰艦孤孤單單地到達了新加坡。

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一個英國人曾在這裡建立過王國

東南亞

說一下當時東南亞的情況,目前東南亞共11國(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老撾、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在地理上分為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從16到18世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英國、法國等歐洲殖民者紛紛開始來到這裡建立殖民地,雖然他們都是殖民者,但是相互之間也是你爭我奪互不相讓。在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東南亞情況大體是這樣的,中南半島方面:1885年,英國滅掉了緬甸的貢榜王朝,次年把緬甸劃成了英屬印度的一個省。越南、老撾、柬埔寨則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與保護國。而泰國則是當時整個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

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一個英國人曾在這裡建立過王國

英國海峽殖民地

馬來群島方面:菲律賓一開始由西班牙控制,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此後美國統治菲律賓。在馬來半島上,1826年,英國建立了海峽殖民地,包括新加坡、馬六甲和檳城,1846年,英國從文萊蘇丹手中割佔了納閩港(位於加里曼丹島的沙巴州),1906年,英國又割佔了拉布安島(位於沙巴州附近),同年納閩港和拉布安島被劃入了海峽殖民地,同時對於馬來半島上的由土邦王公組成的馬來聯邦(1895年-1946年,包括森美蘭、霹靂、雪蘭莪和彭亨組成,首府吉隆坡)和馬來屬邦(1909年-1946年,包括柔佛、吉蘭丹、吉打、玻璃市、登嘉樓)實行間接統治,由英王委任的海峽殖民地的總督兼任馬來屬邦和馬來聯邦的總督。1888年,加里曼丹島上的文萊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1984年文萊獨立。英國在馬來群島上的殖民地就是星星點點。1859年,葡萄牙與荷蘭通過簽約的形式重新瓜分了帝汶島,帝汶島東部及歐庫西地區歸葡萄牙,西部併入荷屬東印度。而當時的印度尼西亞則在荷蘭殖民者的控制之下,稱為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

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一個英國人曾在這裡建立過王國

荷屬東印度

15到16世紀,文萊帝國一度十分強盛,在加里曼丹島的沿海地帶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現在加里曼丹島上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州和沙巴州甚至菲律賓南部部分地區都曾在其控制之下。17世紀末期,文萊帝國開始衰弱,歐洲殖民者開始蠶食文萊帝國所控制的土地。布魯克在1838年率領他那艘船進入新加坡後,就開始尋覓時機。古晉地區(古晉市是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的首府)發現銻礦後,在1824年,當時的文萊蘇丹就開始派他的代表馬哥達建設該地區,馬哥達成為該地方的總督,1837年,該地區發生土著暴亂,當時的文萊蘇丹就派自己的舅舅哈新帶兵鎮壓。布魯克到達新加坡後獲知了這個消息,海峽殖民地總督文鹹委託他到古晉協助哈新平亂。1840年,他率領他那艘船和他的船員與哈新的士兵合力擊敗了叛亂的馬來酋長。1841年,布魯克成為了砂拉越的總督,1942年,布魯克便宣佈砂拉越脫離文萊帝國,1846年,哈新去世,布魯克成為砂拉越的唯一統治者,布魯克成為了拉者(又譯為拉惹,南亞東南亞等地對於國王或土邦君主、酋長的稱呼),在該年,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協助下,布魯克又擊敗了文萊的軍隊,布魯克王朝建立。

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一個英國人曾在這裡建立過王國

14世紀時的馬來群島

剛開始當時布魯克控制的砂拉越只相當於現在砂拉越州的古晉省,其他地方仍由文萊蘇丹統治,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協助下,他不斷擴大版圖。這時英國依然不承認他的地位,在1850年英國還派他出使泰國,結果任務失敗。在確立對砂拉越的統治並不斷擴張版圖的過程中,布魯克不僅面臨當地土著的反抗,運營也極為困難,他曾試圖把該地賣給西方國家。1850年,砂拉越被美國承認為獨立王國,1864年也獲得了英國的承認。布魯克這位拉者(國王)儼然沒有當國王的感覺,因為經營上的壓力,他曾三次中風。布魯克退休後還在遊說英國接管砂拉越,1868年,布魯克去世,王位由其外甥約翰遜·布魯克繼承,布魯克的繼承者們繼續不斷擴張,文萊很多的國土不斷被蠶食,這種擴張活動直到1905年才停止,形成了今天砂拉越的版圖。

1888年,砂拉越(由布魯克王朝統治)、沙巴(北婆羅洲)、文萊一起成為了英國的保護國,從此砂拉越的外交與防務由英國負責。

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一個英國人曾在這裡建立過王國

砂拉越州位置

二戰期間,英軍撤出了砂拉越,布魯克家族統治的砂拉越被日本佔領,1946年,砂拉越成為了英國直轄殖民地。1948年,原馬來聯邦和馬來屬邦的9個馬來州和英國海峽殖民地的檳城及馬六甲組成了馬來亞聯合邦,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合邦、英屬砂拉越、英屬沙巴、新加坡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成為了獨立的共和國。砂拉越州面積為12多萬平方公里,是馬來西亞面積第一大州,有馬來族、原住民(伊班族、比達友族等)、華人等。

可以這麼說,從16世紀以後歐洲殖民者對東南亞地區的入侵,深刻地影響了東南亞各國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