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和医生有什么区别?

忽悠局副局长


这个问题问的并不专业,医生的分级一般分为:实习医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实习医生的级别最低,主任医师的级别最高。这种分法是按照职称划分的,主任医师相当于教授级别,副主任医师相当于副教授。

医生的区别不仅在级别上,晋升也有一定的标准,工作年限是一方面,在相关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或专著也有要求,并且还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职称晋升考试,经评审符合职称晋升条件,方可晋升为高一级医师。相对来讲,晋升副主任医师比较晋升主治医师难,晋升主任医师更难。

区别还在于工资福利待遇上,医师级别越高,工资福利待遇就越好。医师级别越高,一般临床经验越丰富,诊治技术水平也越高。


兵民情


经过五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也就是读大学,专业是临床医学);

然后毕业后在医疗机构工作满一年,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通过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在正规医疗机构注册,取得执业医师注册证,这就是医师啦!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五年,硕士毕业三年,可以有资格去考主治医师


(医师必备二证)

主治医师证取得后五年,可以获得资格考副主任医师

获得副主任医师五年,可以有资格考取主任医师

你看啊,医生的晋升就是花时间打怪!

小超人解惑时间

1.主任医师一定比副主任医师厉害吗?

不一定,现在医生的职称高低往往和课题项目、文章挂钩,很多在临床打拼的医生并不注重科研工作,所以职称提不上去。

也有的主任医师,根本没在临床呆过,临床技能为零,有一堆头衔,却最简单的手术也拿不下来。

临床医学,经验还是非常重要的。

大多数时候是,但不绝对。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很多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年事已高,又不爱学习,持有很多落后的观点,有的治疗方法早已经被淘汰,却还用在病人身上。

3.怎么知道哪个医生厉害?

患者个人判断医生水平高下,其实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也不准,不过众多患者评价,还是有一定参考性。

同行间的评价更为准确,哪个医生水平怎么样,一起工作的同事最了解!

小超人觉得,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不断从病人身上学习疾病、不断累积经验的医生,比较靠谱!一个不爱学习、不爱看书的医生,很难是个好医生。

我是奋斗在妇产科临床一线的小医生,欢迎关注的头条号“妇产科小超人”,也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chaorenaini666(超人爱你666),和你分享有趣的故事和科普。谢谢陪我一起成长变更好的粉丝们,比心。


妇产科小超人


医生、副主任、主任医师都是指医生在医院工作后,评定的职称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级别、工作重点、承担责任、门诊工作这四个方面。


住院医师是初级职称,主治医师是中级职称,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是高级职称。晋升职称需要参考工作年限,学历和科研情况,并且各个医院的晋升条件也不一样。另外,他们的工作重点存在差异,住院部的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要具体负责病房和患者,主任医师不负责具体病人,而是定期进行大查房。当然,他们承担的责任也不同,下级医师如果有疑问,可请示上级医师,重大手术多由职称高的担任主刀。如果在门诊工作,同样是看病开方,但一般只有高级职称才能是专家门诊,有技术特长的主治医师可以是专科门诊,初级职称只能出普通门诊。


KK健康


这是对临床医生职称等级的称谓,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是高级职称,医师或者是住院医师,属于初级职称。其实中间还有主治医师,这是中级职称。



如果用一个人来做比喻的话,就是分别对应他的少年,中年,老年。因为临床医生是靠经验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时间的岁月会静静的流淌在医生的职业生涯里,而少年,中年老年的对应分别是对临床经验的一种肯定,同时还能,分清上下级关系。而且对于一位住院的医生,必须要有这三种,不同等是医生一一看过来,使临床的治疗的行为更加的安全合理。这是目前中国特有的一种模式,不同于国外的一些医疗查房的形式。

所以当你去医院看到医生的胸牌,写着主治医生,你就知道大概这个人的经验是中等程度,基本上可以处理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些医疗事情。如果写的住院医生还可能经验比较少,但他是你接触最多的一个医生,你可以与这个医生好好的交流,然后把你想问的问题传达给他,然后他如果处理不了,他会一次请教主治医生,跟主任医生级别的教授。

我觉得医生不用分高低,前提必须是合格品,因为医生需要一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知识!


陈舟医生


大家去医院看病的时候,肯定会对医生的各种头衔感到一头雾水,教授、博导、主任医师,一个医生怎么会有这么多头衔,这些头衔各代表什么意思。请听我一一道来。

(1)学历信息

学历信息是指这个医生读书的时候所获得的学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有的医生读完博士后,还会去读博士后。

(2)职称等级

这个是指医生在医院工作后,评定的职称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住院医师是初级职称,主治医生是中级职称,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是高级职称。晋升职称需要参考工作年限,学历和科研情况,且各个医院的晋升条件也不一样。

(3) 教学等级

有的医院是大学的附属医院,例如我所在的朝阳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这样,医生还可以按照教师等级的评定方法,来评定教学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医生也需要承担教学任务,需要去大学给医学生讲课,同时,还负责带教实习生和研究生,进修医生等等。医生也可以招生,这样就需要评定导师资格,分别是硕士导师和博士导师。

(4)行政职务

医生也可能在医院承担性质职务,例如担任科室教学秘书,科室主任或者副主任,医务处处长等等。这个属于医生的行政职务,不代表医疗技术和水平。

(5)学术兼职

每个专科都有自己的学术团体,大的有国家级的,小的有市级的,医生可以在各个学术团体里面担任职务。一般能够在学术团体里面担任职务的,说明在业内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收到业内人士的推崇。以普外科来说,有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等等。

很多医学杂志,医生可能担任该杂志的主编,副主编,编委,审稿人等等。这也属于学术兼职。

相信大家对医生的各种头衔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看病选择医生的时候,主要看职称等级,看看这个医生属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还是主任医师。

最后,我来分享一下我们科主任的各种头衔。王振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普外科学系胃肠外科学组组长,《中华普通外科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外科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学杂志》等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医生》编委会副主任委员,《肿瘤研究》常务编委。


普外科曾医生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医师只代表医生的职称,并不能证明医生的职称越高,看病水平就越高!



首先,一个医生的成长,简单从时间流程上来算,应该是:医学生,实习医生,规培医生,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

一定程度上和时间有关系,也就是时间越久,级别越高,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都能成为主治医生,但要想达到副主任医生,并不那么容易。

必须明确,不是说您医术高超,手术做得棒,您就能成为副主任医生。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说副主任医生的评定,除了基本考试外,还要看,您发表的医学论文,看您有没有课题,结合您的临床能力才能有机会晋级。

甚至现实中,有人不会看病,只会写文章,也能成为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因为考核的时候不看谁会不会看病,只看谁会写文章,谁有课题。

当然,如果从整体水平来说,那么级别越高应该整体的医疗水平越高,这是肯定的。

至于,我们看病到底应该怎么办?其实有时候看运气,看是否能遇到耐心的思路清晰的医生。

当然,如果非要从级别上选择,可选择高年资主治或副主任医生,因为一方面年轻,不断在学习新知识,思维敏捷;一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这也是相对的,具体情况,确实还得看具体医生的水平!

其实,个人觉得,医疗水平是一方面,对患者的耐心态度是另一方面,两方面缺一不可!


心血管王医生


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和医生是不同职称级别的称呼,一个临床医学毕业生要经历医学毕业生——住院医生(初级)——主治医生(中级)——副主任医生(副高),才能达到主任医生(高级)。

医生毕业生:就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按本科来说,毕业后满工作一年才能考执业医师。

住院医生:医学生考取医师资格证之后,才是一个合格的住院医生;

主治医师:取得医学本科学历,从事医师工作满4年,经过住院医师经培训达到住院医师培训的要求后,考核通过可晋升为主治医师。

副主任医生:本科为例,获得主治医师职称后5年,各项条件合格考试合格评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生:本科为例副高级职称5年,博士毕业副高职称3年,各项条件合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才能晋主任医师。


小麻医


医生从高到低分为高级职称(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中级职称(主治医师),初级职称(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这些职称需要通过每年一次的考试,通过后才能达到相应的级别!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考取相应级别的间隔时间是不一样的,中专生考取间隔时间最长,博士生考试间隔时间最。


下面我以本科生为例子来说明下考试时间

本科毕业后1年可以考虑执业医师,考取执业医师后4年可以考主治医生,考取主治医生后5年可以考副主任医师,考取副主任医师5年后可以考主任医师。

也就是说本科毕业到主任医生最少需要15年,医学本科5年毕业后一般都是23岁以上,最年轻的主任医师都在38岁以前,这期间每次考试后需要一次性过!而且还要医院聘请你,现在很多医院,你考到主治,副主任医师都不聘你!那么你还需要他聘请后才能开始算间隔时间。可想而知考到主任医师有多么的难。一般到主任医师基本上到达学医的巅峰。是医生毕生追求的!

当然级别越高,那么经验越丰富,资历越老,阅历越丰富!


张稳外科大夫


简单来说就是职称级别不同,但是问题的表述是存在错误的,这里纠正并说明一下:

医生的职称大致分为以下四级:

前面是医院的一般级别分类,后面括号里的是对应的学校学术级别,一般来说两者是同时具备的。评定职称的具体过程官方的说法就不在这里一一阐述,提供一张图以供大家参考。


另外需要说明的就是,职称的评定只是对于个人医疗技术的一种认可,并不一定等于相应的职位,这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简单点说,就是所有的科室主任肯定都是主任医师的职称,但是主任医师并不一定都是科室主任。毕竟科室主任是个医院的行政岗位,要求的并不仅仅只是医疗技术,还包括相应的行政管理和协调的能力。

事实上,在医院里,所谓技术顶尖的医生,一般都不是这个科室的主任,而很有可能是同科室其他的主任医师,仅供大家参考一下。


重义怀德


首先说明,这个问题的说法是欠妥的。

首先来说医师系列职称。它是卫生系列职称的一种,细分为五个级别:高级(主任医师)、副高级(副主任医师)、中级(主治、主管医师)、初级(医师)、员级(医士)。

初级:中专或大专毕业称医士,考得执业业医师证自动晋升为医师。本科毕业一年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并注册为执业医师后成为医师。

中级:从事医师工作本科4年,硕士2年,专科6年以上,主治医师考试合格自动晋升主治医师。

副高级:本科,硕士毕业获得主治医师职称后5年,博士毕业中级职称3年,各项条件合格考试合格评副主任医师。

正高级:本科或硕士毕业,副高级职称5年,博士毕业副高职称3年,各项条件合格,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晋主任医师。

下面说说你讲的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医生。其实在医院中,虽然你取得了相应的职称证书,但医院要对你进行聘任后方可成为相应的职务,当然也出现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现象。

一般医院一个医疗系列有一个主任医生。也就是所谓的科室主任。比如内科,就有大内科主任,之下还有心血管内科主任、肾内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等等,大医院还有各个病区的主任。

所以说,他们的区别是很明显的。简单说吧。主任医生一般在三级医院中一定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生也有可能是主任医师或者副主任医师,甚至可能是主治医师,同样道理,一般医师也有可能是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因为医院的医师负责制为三级医生负责制,每个级别都要相应的人数,只有医院聘任你了才算数,否则,只能是简单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不能成为主任医生或副主任医生。

这是我的一点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