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不登大雅的小戲,流傳範圍卻覆蓋著五蓮諸城膠州高密

茂腔:不登大雅的小戲,流傳範圍卻覆蓋著五蓮諸城膠州高密

“李氏女在偏房淚如雨下,思想起我的那二老爹媽,多少的好人家不給俺擇配,將小女送至在閻王之家……”

在諸城,上點歲數的人都知道,這是傳統茂腔《小姑賢》中的唱段。

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臺上;

茂腔一唱,花針紮在指頭上;

茂腔一唱,鋤頭鋤到莊稼上……

鋤了莊稼該是男人乾的,那前邊的兩個就是女人的事了。就是說,不管男女老少,聽到茂腔,都會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以致幹活兒走了神。

茂腔:不登大雅的小戲,流傳範圍卻覆蓋著五蓮諸城膠州高密

那時候農村沒電,更不可能有電視。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祖祖輩輩週而復始,春耕秋收世世代代往復循環。冬天就閒下來,茂腔是人們最好最常見的精神寄託。集市、場院、大街頭、樹林邊,凡能聚集人群的地方,都是搭臺唱戲的好地方。

據專家考證,諸城的茂腔有一百六七十年曆史了。早年,鄉間流行一種叫“周姑子(諧音)”的腔調,也叫“本週姑”,群眾用來自娛自樂。這該是茂腔最原始的版本。後來,到光緒年間,一個人稱老滿州的還俗尼姑丁氏來到諸城。丁氏和三個女兒善唱“拉魂腔”(柳琴戲)。三個女兒依次叫留妹(人稱“大相公”)、成妹(人稱“二相公”)和陽三,都唱得一口好調,以至於後來有“三嫚不出臺,不頂一齣戲”之說。

老滿州落戶諸城後,與二女兒丁寶紅(“二相公”成妹)先後嫁進王姓“本週姑”世家。婚姻的結緣,使“本週姑” 與 “拉魂腔”巧妙融合一起,形成下句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當時的聽眾稱之為“打冒兒” ,“本週姑” 也就演變成“冒周姑”。在後來的延續發展中,取茂盛之意,人們便以“冒”之諧音定名為茂腔。由此,丁氏母女對茂腔的奠基與傳承的貢獻是不容質疑的。

茂腔:不登大雅的小戲,流傳範圍卻覆蓋著五蓮諸城膠州高密

茂腔,看似不登大雅之地方小戲,流傳範圍也就五蓮、諸城、膠州、高密等幾個縣市,箇中內涵卻不可小覷。從配樂說,京胡、二胡、月琴等一應俱全,板鼓踫砱、大小鈸鑼等面面俱到;從表演說,生旦淨醜有招有式,文武兼備行當齊全。傳承中,茂腔還創作一些其他劇種所沒有的獨門曲牌格調,如《桂花亭》中的三瞪眼、《珍珠塔》裡的娃娃調及“鬼抄腿”、“四不像” 等曲牌,極大地豐富了茂腔藝術。

茂腔的劇目很多,悲情劇佔大多數。傳統系列的主要有“南、北、東、西” 四大京和“羅衫、玉杯、繡鞋、火龍、金簪、風箏、鑰匙、絲蘭” 等八大記。其他像《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 、《白蛇傳》、《楊八姐遊春》、《王漢喜借年》、《王定保借當》……等,林林總總有幾十部。這些劇目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對民間的文化交流、信仰、和諧社會凝聚力諸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茂腔:不登大雅的小戲,流傳範圍卻覆蓋著五蓮諸城膠州高密

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電視和網絡的普及,傳統文化受到嚴重的衝擊,茂腔的演出市場也出現萎縮。為拯救傳統文化,使茂腔等傳統藝術奇葩不至於凋零,2006年起,諸城茂腔已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我們堅信,有各級部門的關懷,有群眾的支持,在非遺保護工作人員的滿腔心血澆灌下,諸誠茂腔這棵藝術之樹萬古常青。為此賦詩一首,以表達對諸城茂腔的祝願。

詩曰: 雅唱傳承百歲雙,坊間依舊韻悠揚。四京八記經風雨,一鼓三絃逸徑浜。傾訴民間情與恨,撻除塵世虎和倀。月中仙子休煩怨,且請諸城賞茂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