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北京无法复建的地界儿!它的魂儿在北京人心中


在四九城,有这么一地界儿网上对它的定义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是皇城的北门而对于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人来说这里是一片回忆---地安门

在老北京人口中地安门还有个俗称——“后门”,与正阳门的俗称“前门”相对应。因而桥也就随着叫作‘后门桥’,这里也曾经是北京繁华的第界儿

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真的太熟悉了,向北,是鼓楼。向南,望向景山。向西,沿着平安大街走向厂桥。向东,就往宽街那方向去了

如果您是地安门的“老街坊”,记不记得两个地方。一个叫“粮店”,卖米面一个叫“地副”,卖蔬菜、熟食、糕点。如今,都已经拆了

在这片儿生活过的人,是打小儿在胡同里长大的一批人。春天在北海划着小船,夏天在什刹海游过“野泳”,捞过鱼。秋天到景山欣赏黄色银杏搭配红色古典建筑,冬天焊个冰车混迹后海冰场

在这片儿生活过的人,您是否记得现在地安门那家“峨嵋酒家”曾经是“狗不理包子”您是否记得现在8号线什刹海站,曾经是“地百”商场

在这片儿生活过的人,忘不了的是路口那永远在排队的“秋栗香”还有那家“护国寺小吃”,我们叫它“小吃店”更忘不了的是早上挽着姥姥胳膊,在“小吃店”来上一碗面茶,一个油饼

有谁还能记得,也许那年的某个夏天。我们可能划着小船擦身而过当107路再次经过 ,时间是带走记忆的电车

在这片儿生活过的人,见证了地安门的发展。却再也见不到它旧时的样子,当您看到一张张旧照片,虽然会感叹却会告诉自己:回忆着,怀念着,感动着,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