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也来不及!看完美国多年的自我休克,终于想通中国为何这么拼

假设明天时空异变,地球上只剩下一个国家了,那么哪个国家还能继续维持工业系统的长期运转、自我复制和升级呢?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中国吧!因为中国工业体系已经覆盖了联合国产业分类门录列举的全部525个工业门类,当然这只是大而全,意味着有了自我造血的能力,并非门门都能高精尖。

不过除了传说中宇宙第一强国——“外国”,世上还没哪个国家能在所有工业项目中都名列前茅,即使世界霸主美国。美国因为长期偏重金融和IT产业,其早已无力维持过去大而全的工业体系,很多产业早已转移到国外或者直接破产。不过美国拥有货币霸权,又手握大棒,旗下的小弟替它补齐了短板,这两年总算明白工业空心化的害处浪子回头重启工业化老路子。至于其他传统列强,毛子解体后吃了几十年老本,曾经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支离破碎了。法国受益于戴高乐的独立自主政策,拥有欧洲最全、世界第三的工业体系。而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大众心中的神级工业大国,却要让大家失望了,他俩虽然在很多民用领域臻至化境,但很多产业处于空白。至于英国,去工业化久已,大家还是无视吧。这里加一句,其实韩国和瑞典的工业体系也是蛮全的,以它的资源和人口来讲简直逆天。

后悔也来不及!看完美国多年的自我休克,终于想通中国为何这么拼

为何世界上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这么少呢,主要因为现代工业日益庞杂,需要大量受过理工教育的工业人口和物质资源才能撑起,人口是负担,也是财富,19世纪的英法德玩的是千万人口级的工业体系,冷战时的美苏日玩的是一亿人口的工业体系,而现在中国自己在玩十亿人口的工业体系。无论工业门类分得多细,中国都有足够的受过教育的人力资源投入研究和生产。而某个人口和中国一样多,但文盲遍地走的国家,尽管同时接收着欧美俄的技术输出,然并卵,只能充当全世界最大的冤大头,没错,我说的就是印度。

可能有人觉得完整的工业体系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现在经济全球化,买买买,买最好的,有钱就是任性。但这个世界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一个100%的工业体系,其最大价值就体现在战争中。如果我们把战争看做是玩《红警》,拥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好比拥有一辆基地车,而信奉“造不如买”的伪军事强国就是没有基地车的“快枪手”,如果开局不能靠已有的先进武器发动闪击战,将自带基地车的对手一波流带走,还没有“喜欢发战争财的干爹”给他输血,那随着对方基地车展开并疯狂暴兵攀科技树,迟早会被教做人。

历史上这种没有“基地车”裸奔的案例不胜枚举。英阿马岛战争中,法国在关键时期断了阿根廷飞鱼导弹的供应,还把关键参数告诉英国,由于无法生产反舰导弹阿根廷只能败退,然后从足球场上找回点自尊。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第一阶段就彻底封锁我国对外贸易,过去能买到的军火装备和物资这个时候全断了,这也导致我国空有庞大的人力资源却没有兵器去武装,后世花钱买成军事强国的伊拉克被封锁后也跪的很彻底。

后悔也来不及!看完美国多年的自我休克,终于想通中国为何这么拼

而中东土豪沙特阿拉伯便积极吸取伊拉克空军失败的教训,买军火一律买双份的,甚至其空军的第3代战机总数已超过260架,接近法国德国空军3代机之和,而该国可驾驶这些战机的飞行员却远低于这个数目。目前,沙特皇家空军一个战斗机中队的标准配置是20架战斗机,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其中16架正常服役,剩余2架作为一般储备,另外2架则作为“消耗战战略储备”。作为“消耗战战略储备”的F-15,不和执行任务的战斗机存放在同一个基地,而是单独放置在存储地点,以防遭遇突袭时被“一锅端”。这些储备战斗机和关键备件(如发动机和雷达等)每年被定期发动4次,以防止由于长期静置而对战斗机本身造成损害。这样的配置使每个F-15战斗机中队拥有更加强大和持久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一旦沙特与周边国家发生一场不符合美国立场的战争时,这项措施也可保证沙特阿拉伯不受牵制。即使战时出现损失,沙特皇家空军战斗机中队的战斗力也可以得到及时补充,毕竟新战机从订货到发货至少要两年时间。两年!让运输大队长等上两年再“送”,这么伤人品还怎么在物流圈子混。说到这,大家也别笑话人家,放眼全世界像沙特这样的“人民币”玩家又能有几个呢?

反正世界上“有良心的”喜欢“小钱钱的”军火供应商多的是,例如我国北方工业集团,依托于中国大而全的工业体系,其产品线涵盖了小到枪弹,大到坦克、战术导弹所有陆军武器,足以满足一个中等强国陆军的所有需求,还包邮包教包会,服务这么贴心,也难怪有那么多国家不愿意费时费力去搞工业化了。

后悔也来不及!看完美国多年的自我休克,终于想通中国为何这么拼

“内力深厚才能成为强者,买来的强国都是纸老虎”。工业体系齐全能让一个国家实现内部采矿、加工、生产、物流、销售一条龙,没有国与国之间物流的运输和关税成本,可向市场海量输出物美价廉的产品,能逼得老外老老实实降价。做一行一行就成夕阳产业,当然最终也能让消费者得利。”这个工业体系对经济的好处大家也都懂。

但发展工业是要付出代价的,工业化原始积累时期痛苦的剪刀差、枯燥艰苦的理工教育、环境污染、长期高投入低回报....这些拦路虎并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愿意去挑战的,躺着卖资源抱大腿就能过的很好,为什么还要如中国人一样争强好胜,活的那么累呢。尤其像瑞士这样的人口小国,挪威这样的身处战争旋涡之外的国家,或者英国这种已经失去争霸野心只想安静当个美男子的前列强,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确实没什么用处,反而是个累赘,还会被世界霸主惦记上,还不如小富即安做米虫呢。

说到这小兵兵不得不再唠叨两句,中国人让人又爱又恨的癖好,那就是国民极度好胜,总认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事事都要和外国比。哪样不是世界第一就受不了,哪个外国有了我们没有就更受不了,从不考虑世界上差生们感受。14亿人如此疯狂给自己施加压力,那建立健全工业体系是早晚的事,而且再这么发展下去,这个世界以后还可能真的只有两个国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