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變法,讓魏國變強大,為何沒能讓魏國統一天下?

雲上的記憶


個人認為應該主要還是君主的格局問題!

魏國之所以能在戰國前期率先變法,我想魏地無與倫比的人才優勢,是至關重要的。縱觀整個戰國,魏國的人才始終在大放光彩。

從魏文侯時期開始,勵精圖治,任用李悝為相,全面推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開創武卒制。那時的魏國文有李悝、翟璜、西門豹;武有樂羊、吳起等名臣悍將的支持,不僅打造出一個高效的統治體系,更鍛造出一支強悍的職業化軍隊——魏武卒。

當時的魏國文治武功可謂盛極一時,陰晉一戰,五萬人就把五十萬秦軍給擊敗了,實力之強可想而知啊。

到魏武侯時代,魏國國力進一步上升,並且依託魏武卒的強大戰力,對外開始不斷東征西討,並把南方霸主楚國也給打趴下了,奪取了大量中原之地。從魏文侯、魏武侯,再到魏惠王前期,魏國圍繞在它周邊的諸侯都打趴了,從而一直穩坐戰國霸主之位近百年之久。

很多網友在分析魏國最後沒能一統天下時,都說到地緣問題,都說到變法的不徹底、人才流失等問題。但其實,這些在我看來,都不是最關鍵的。魏國率先掌握統一天下的能力,卻錯失統一天下的機會,根本的原因還是君主的格局不夠!

賈誼在《過秦論》中對秦一統天下,有這樣的描述:“”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其實,秦國在戰國初期並不強大,長期被強大的魏國壓制。然而秦卻後來居上,不僅是因為商鞅變法的成功,更在於歷代秦王始終堅持的“統一天下”國策。為了橫掃六國,統一天下,一代又一代秦王不斷東進,不斷積累,所以到秦始皇時期才能“奮六世之餘烈”。

而反觀魏國,雖然魏文侯和魏武侯都不失為一代雄主,但卻並沒有形成統一天下這樣的戰略格局。到魏惠王更是對暫時的霸主地位沾沾自喜,並沒有認識到自身地緣的問題,仍舊四處出擊,最終遭至失敗。這就好比西楚霸王項羽,橫掃天下,一戰破秦,天下諸侯懼之。然而,再強又有何用,格局不夠,還在走歷史的倒車,繼續分封諸侯,最終不失敗才怪!


這些歷史要讀



魏國的西邊有秦國,北方有趙國,東邊有趙國,南方有強楚,曾一度被韓國從中穿插而過


這樣的國家想統一天下在天時和地利上完全不佔優勢,魏國想要一統天下幾乎不能犯什麼大過錯。魏國自三家分晉後魏文侯勵精圖治,拜用孔子名徒子夏,段木幹為師,善於任用賢才,當時魏國李悝,吳起,樂羊,翟璜,西門豹等一大批智能之士。魏文侯任務李悝變法,軍事上任吳起為將,東破秦鄭,南破楚,東擊齊,威震三晉,後來吳起實行兵改,訓練了名鎮天下的魏武卒,陰晉之戰更是以五萬步卒破秦國五十餘萬。。。後來魏武候即位沒有遠見,沒有戰略眼光,一味地攻伐,不但沒取得實質性的戰略進展,還使魏國國力損耗,四面樹敵,還任人唯親,任用公輸座驅逐了吳起。

後來魏惠王即位,盲目尊大,逾一統三晉,不顧龐涓反對,破解三晉結盟,攻伐韓趙,,導致樹敵太多,,後來馬陵,貴陵之戰魏武卒消耗殆盡,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於河西七百餘里,南辱於楚,徹底走向了衰落,魏惠王在位期間人才流失太嚴重,商鞅,孫臏,樂毅,張儀,犀首公孫衍都遠赴秦齊燕楚各國,魏國自龐涓死後基本近五十年沒出名將,後來好不容易出了個魏無忌還備受猜忌。


總結魏國沒能一統天下,導致滅亡的關鍵原因。

1.自魏文侯死後魏國後來的君王都妄自尊大。武侯,惠王樹敵太多,導致被各國攻伐,齊秦趁機變強。

2.地理位置不允許,魏國就如同一個圓,被各國包圍,韓國更是貫穿魏國,這樣國界線就會過長,邊防上的負擔就遠比其他國家要重,,,,而且還容易招來各國圍毆。

3.人才流失太嚴重,吳起,商鞅,張儀,犀首公孫衍,樂毅,孫臏,范雎,魏章都是相繼從魏國奔向他國,其中想吳起,孫臏,犀首還對魏國造成過致命一擊。。後期魏國好不容易出來個魏無忌還算流弊,但是屢受猜忌,曾經被逼往趙國十年不敢回國,後來還鬱鬱而終。

4.拆散三晉聯盟,攻伐韓趙,實力相互消耗,,使其餘國家變強。。。在之前龐涓曾經向魏惠王上書三策,首計攻秦,,可是魏惠王太小看秦國了,造成了秦國的成長。

這是我的總結,統一的請點一讚,有建議的請留言。

這是我發表的第一篇大型文章,如果有做的不好的請指出,謝謝!!!


忘川殤129680099


魏國的確可以統一六國,只是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魏惠王用錯了人,如果政治上把公叔痤和吳起對調,軍事上把龐涓和孫臏對調一下,那麼魏國統一六國就不遠了。《孟子說史》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當時的魏國國內局勢是什麼樣子的?

魏國從魏文侯開始,就加緊進攻秦國,軍事上任用吳起打敗秦國五十萬大軍,讓秦國無法與魏國抗衡。在南邊,聯合韓國再攻擊楚國,佔領楚國北方大量土地。魏文侯時期就打敗了這兩個強國,所以到了他兒子和他孫子的時候,魏國的霸權逐漸達到頂峰。到魏惠王時,魏國帶頭稱王。任用龐涓兼併三晉,一舉佔領趙國的邯鄲,八年後又攻擊韓國,韓國五戰五敗,只好向齊國求救。就是因為魏惠王沒有用對將領,所以導致魏國在馬陵之戰被齊軍打敗,魏國從此一蹶不振。

其實,魏國打敗秦國和楚國,然後兼併三晉以後,再發展經濟,能與三晉較量的只有齊國、楚國和秦國,而燕國和韓國一樣,任人宰割。但是,魏國沒有抓住機會,政治上和軍事上都用錯了人。我們可以看看,他到底失去了多少的人才?

魏國的魏文侯和兒子魏武侯任用李悝、西門豹、吳起、樂羊等人算是用對了人,魏國之所以強盛,主要靠人才。當年齊桓公稱霸也全靠管仲,而魏國稱霸也靠李悝等人。當時,魏國的人才比任何一個諸侯國都多。但是到了魏惠王時期人才都被疏遠了,比如吳起、商鞅、孫臏、范雎這幾個人在歷史上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是魏王就是不用他們。

出現這樣的結果,不是魏王沒有才能,而是高層出現錯誤。俗話說,任人唯賢,而秦惠王任用的公叔痤和龐涓,都是嫉妒心極強的人。公叔痤作為國相政治上排擠吳起,龐涓作為大將軍在軍事上排擠孫臏。公叔痤到病入膏肓的時候才推薦商鞅,平時不推薦,其目的還是怕商鞅超過他,所以魏國任用的人,都嫉妒心太強,容不得比自己優秀的人。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魏國政治上任用了商鞅,實行魏國“商鞅變法”。軍事上任用吳起,再任用孫臏,魏國在當時可以統一三晉,將所向無敵。結果反而被秦國佔了先機,魏國無法統一六國,最後被秦國反向吞併,真的是自作自受。所以說,又人才不用,這和項羽不任用韓信又什麼區別。


謀士說


不懂吃螃蟹卻第一個吃螃蟹

的確魏國是戰國時期第一個成功變法的國家,但是這第一個吃螃蟹的魏國,原本是不知道怎麼全面系統吃螃蟹的,所以吃下去的也就只是一個主體加大概並不是全面系統,這樣就好比學武功只學了一大半,但是並沒有弄懂功法的精髓所在,故而終成不了高手。



懂了吃螃蟹的藝術

到了秦國來吃螃蟹的時候,商鞅有了李悝、吳起在前面探路之後就明白了該怎麼系統全面徹底的變法了,故而再吃起螃蟹來就知道哪些地方好吃,哪些魏國還沒有哪些地方沒有吃到,故而商鞅去秦國實施變法是徹底的。



戰國年代諸侯國間爾虞我詐,現在還是朋友也許下一刻就是敵人了。而魏國雖然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但是並沒有把這個螃蟹吃的徹底,吃的透徹所以最終難以統一。其實戰國七雄基本上都實施了大小程度不同的變法,只是秦國的最為徹底。

一個沒有徹底完成變法的國家怎麼能脫穎而出,須知當時的統一天下是不僅僅是統一天下這麼簡單,而是制度之爭。所以一個武功沒有學完全學高深的魏國怎麼能最後統一呢!


淡看天上月


李悝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的變法,也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制度的一個過渡。其實後來的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等等很多都是根據李悝變法中的一些內容而來的。

李悝變法也是直接讓魏國開始強大起來,李悝變法是在魏文侯執政的時期,這個時候還是戰國初期,趙魏韓三國剛剛得到周天子的承認為諸侯國。這個時候的魏國其實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確實是非常不好的,西面是秦國,南邊有楚國,韓國,東邊有齊國,北邊還有趙國,中山國等等。這個時候的魏國,韓國其實都要強大起來,不然那很容易就會被人滅掉,魏國在經濟上不如韓國富裕,在軍事上不如趙國,所以魏國也是意識到必須要變法圖強,不然就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於是李悝變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了。

李悝變法主要就是集中在經濟上,軍事上。主要的就是包括四點:第一廢除貴族世襲制,用能力來選拔官員。第二廢除井田制,採取“盡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勵老百姓墾荒。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重新測評土地,按照土地的貧瘠標準不一樣,收稅也不一樣,大大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第三就是法治,頒佈了《法經》對於國家的法令,政府職能,官員的升遷等等都有明確的規定。第四就是改革軍事制度,建立武卒制,簡單點說就是根據軍士的能力來獎勵。而且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對軍隊進行排編。發揮個人的作戰能力,這個就是和現在的特種兵差不多。發揮每個人最大的能力。

李悝變法之後魏國空前強大起來,這個時候的魏國可以說是吊打一切國家,秦國差點被打的滅國。但是李悝變法也是不徹底的,他雖然讓魏國強大起來,但是對於政治制度上面的改革確實非常小的。這個也是導致了魏國只有兩代君主的稱霸,就是魏文侯和魏武侯期間,之後魏國就衰落下去了。也導致了後來魏國人才流失嚴重。而且李悝變法的內容在魏國也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實施,這個就是和秦國商鞅變法最大的區別,商鞅雖然死了,但是他的變法措施卻是一直在秦國實行,但是李悝變法基本上在後面就看不到了。

魏國沒有一統天下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軍事實力,政治制度等等各個方面來說都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資本。李悝變法建立起來的武卒制,這個可以在初期顯示出來作用,讓軍隊戰鬥力瞬間提高,但是不適合全國性或者持久性。魏武卒就是特種兵,其實和僱傭兵也差不多。能力確實很強,但是哪個國家全部都是特種兵或者哪一支軍隊全部都是僱傭兵呢?說是特種兵因為他們的能力確實很強,說是僱傭兵因為這些人都是要有大量的金錢地位來滿足他們的,魏國前期開疆拓土,大量的土地,金錢可以滿足他們。但是一旦遇上軍事上的不順,那麼就不能滿足這些人了,土地,金錢等等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這些人的戰鬥力就會大大下降。

魏國在後面的的策略也是出現了問題,佔領河西之地之後而不是繼續和秦國打,相反的去和趙國,齊國,楚國這些國家打了起來,特別是齊國,當時齊國依靠海也是非常的富裕,實力不必魏國差多少,所以在幾次的交鋒下魏國並沒有得到多少便宜,相反在馬陵之戰,桂陵之戰之後齊國確立了優勢,魏國開始迅速的衰老。魏國此時的錯誤就和齊國後來的錯誤一樣,樹敵太多。在這之後魏國基本上就失去了霸主的地位。淪為了二流國家,最後被秦國滅國!


小伍講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變法——“李悝變法”,確確實實讓魏國強大了起來,至於為什麼沒能讓魏國統一天下呢?這原因有多方面,當然這最主要的因素只能怪魏國的後繼之君無能,以致魏國不能完成最終的霸業。下面我便來詳細說說這其中的緣故。

後繼之君非賢明之主

李悝變法確實讓魏國成為了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但還遠不能達到統一天下。大家知道,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是通過幾代有作為的君主共同努力之下才最終統一了天下的,所以後繼之君是否賢能是一個國家能否強盛非常關鍵的因素。李悝變法是在魏文侯的時候,魏文侯絕對是一位非常有才幹的君主,任人唯賢,從而使魏國走上了富強。魏文侯死後,魏武侯繼位,因為當時魏國強大,魏武侯覺得可以一展宏圖,便開始了他征戰天下的計劃。

公元前393年,魏國開始攻打鄭國和秦國,由於國力強大,又有吳起這樣的名將,接連大勝。後來陸續擊敗楚國,大敗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攻趙國,燕國等等,雖然取得了一些戰果,但這樣多線作戰也使得魏國內耗巨大,而齊楚這樣的大國也乘勢日益崛起。魏武侯的無能就表現在他沒有遠見,沒有戰略眼光,一味地攻伐,不但沒取得實質性的戰略進展,還使魏國國力損耗,四面樹敵。在任人方面也遠不如其父親魏文侯,魏武侯一改文侯任人唯賢的原則,回到任人唯親、任人唯貴的老路,逼走吳起,任用田文,公叔痤等權貴之人。使得魏國重之前人才濟濟的局面變得人才凋零。武侯之後便是魏惠王,魏惠王初上大位時,魏國還是很強大,可惜魏惠王也並非賢能之君,在他在位時期,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徹底走向了衰落。

其實這也不能全怪魏惠王,主要父親留下的隱患都在他這個時期爆發了,當然他自己也沒有好好處理這些隱患。我們知道在魏武侯時,魏國四方征戰,結仇甚多,而魏惠王在位時,這些矛盾並沒有解決,魏惠王上位後,便對趙韓發動了進攻,以致三晉破裂,而此時西方的秦國和東方的齊國逐漸強大。後來魏國對內開始重視發展,對外採取團結趙韓的政策,不主動出擊,但為時已晚。此時的秦齊卻並沒有看著魏國這般發展,多次聯合其他國家攻打魏國,由於在秦、齊等國夾擊中不斷慘敗,魏國終於走向了衰敗,無力迴天。

魏國地理位置的侷限性

魏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是它難以統一天下的原因之一,我們先看看戰國初期的地圖。

魏國處於一箇中心位置,但也是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魏國和很多國家接壤,北有趙國,西有秦國,東接齊國,南有強楚,韓國更是在貫穿於魏國中心,這個邊防上的負擔就遠比其他國家要重。戰國時期,往往哪個國家強大,其它一些國家便會連和起來攻打,像趙、楚、魏、韓、燕五國合縱伐秦;秦、韓、趙、魏,燕五國共同伐齊等等。假如魏國真的強大了,以這樣的地理位置不見得能像秦國一樣抵擋的住聯軍的進攻啊!而事實上魏國也確實是被周邊的大國不斷消耗,走向衰落的。

李悝變法雖不及商鞅變法那般徹底,但也確確實實幫助魏國走上富強的道路,對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然而在當時的環境下,要達到統一天下,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後繼之君的無所作為,加之其他國家的崛起,地理位置的侷限,所以決定了魏國不能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

以上便是我的一點看法,肯定還有不全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點,留言補充哦!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靈魂的感觸


魏之所以沒能統一天下主要有三大原因:

體制原因——魏國的確是戰國七雄中率先變法者,然而魏之變法並不深徹,僅得其形,未得其實。事實上要真正深徹變法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其一必須像秦孝公和商鞅那樣的大有為之君和大有為之臣的君臣際遇;其二在如此的君臣際遇之下還必須有敢和作為既得利益者的世家貴族對立的勇氣。從後世的商鞅變法不難看出:變法註定是要遭到既得利益階層的強力反對的,如果不能堅定的鐵腕護法難免前功盡棄。魏國所欠缺的恰恰是敢於和既得利益階層對抗的勇氣,當然這和魏國的既得利益階層相對勢力龐大有一定關聯;反觀秦國恰恰因為落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既得利益階層的擴張。說得直白些:秦國不變法反正是亡國,而魏國變法則會瞻前顧後,以致於陷入到甘龍、杜摯所說的無百倍之利不變成法的困境,這就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人才原因——魏國可謂是戰國時代列國的人才輸送基地:吳起、孫臏、商鞅、張儀、范雎、白圭......吳起離魏去楚而助楚變法;孫臏離魏去齊助齊圍魏救趙;商鞅離魏去秦奠定秦國崛起之根基;張儀離魏去秦以連橫制諸侯......相傳戰國時期魏惠王與齊威王在逢澤之畔狩獵。射獵完畢魏惠王拿出十二顆大珍珠向齊威王炫耀道:“我國雖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輛車子、徑長一寸的夜明珠一顆。像齊國這樣地大、人多,光兵車就有一萬輛的大國難道連這樣的寶貝也沒有嗎?”齊威王聽了這話從容不迫地回答道:“我的珍寶與你的不大一樣——你的寶貝是死的,而我的是活的:我有大臣檀子,讓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為寇作亂,泗河旁的十二個諸侯國都來朝見;我有能臣盼子守衛高唐,趙國人就不敢往東在黃河上打漁;我有賢臣黔夫鎮守徐州,燕國人就會面對徐州的北門祭祀求福,趙國人就會面對徐州的西門祭祀求福,遷移過來要求居住於齊國的有七千多家;我有良臣鍾首負責國內治安,人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這四位能臣賢相就是我的寶物,豈止照亮十二輛車?“由此可見魏國的人才觀很成問題。

地緣外交格局原因——魏國處於秦、楚、齊、趙之間,真正的四戰之地。如果魏國能按《大秦帝國》中龐涓制定的計策專力滅秦,然後以秦地為根基進而席捲天下或有可為。然而魏惠王陶醉於魏國實力的強大,以致於率先開啟戰國諸侯稱王的序幕,又同時與秦、齊、楚等大國對立。與此同時魏惠王還幹了一件蠢事——本來之前的魏文侯和魏武侯都深知魏國地緣格局上的糟糕處境,所以極力與趙、韓保持緊密聯繫,組成三晉同盟以抗衡秦、齊、楚。魏惠王上臺後卻主動進攻趙、韓,以致於趙、韓不得不向齊國求助,進而演繹出圍魏救趙之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想必題主說的是魏國的李悝變法。李悝變法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變法,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管仲變法,我相信管仲前面還有很多人進行過變法。李悝變法雖然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變法,不過確實是戰國時期的第一次變法。

李悝變法後魏國在短時間內國力大增,民富國強,滅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一躍為中原的霸主。李悝變法之後,魏國又繼續任用吳起進行變法,兩個變法使得魏國稱霸戰國近百年。

自秦國商鞅變法到秦始皇時期也是100多年的時間,為什麼秦國能統一六國而最早變法的魏國不能?

我們來看一下戰國時期的地圖。

從地圖上看,魏國處於七國的中間位置,而且其他六國的國土都是一整塊,而魏國的國土形狀支離破碎,國境線十分漫長,西接於秦國,南鄰於韓國和楚國,東面是宋國和七國,北面還與趙國接壤。四面強鄰環飼,要應付多個國家的威脅。

魏國稱霸時也像秦國一樣大搞擴張政策。秦國擴張的順序是由西向東,循序漸進,先滅韓趙魏,再滅楚燕齊。但是魏國的擴張就跟鬧著玩一樣,想打哪就打哪,毫無方略可言。兩線作戰是兵家大忌,而魏國自恃國強四面出擊。向西奪取秦國的河西之地,向北“越國以鄙遠”把趙國北面的中山國收為國土,向南奪取鄭、宋、楚三國的大片土地,向東索要齊國的領土。看似領土在擴大,但並沒有與魏國本土連在一起,還得牽制大量魏國的兵力。

依我看來,如果魏國先統一三晉之地,再滅秦國,穩固西邊的大後方,再圖東進,滅齊、滅楚再滅燕,後面就沒有秦國的事了。

在外交上秦國稱霸是遠交近攻,連橫之策。而魏國毫無權謀,不懂得利用其它六國的矛盾離間對方,反而狂妄自大,四面樹敵。即使魏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但也沒有強大到可以同時對付其它六國。

要想結束八百多年的分裂局面統一中國,真不是一兩代人可以完成是事。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所幸秦國六代沒有出現什麼昏君,如果秦始皇他老爸算的話也沒當幾天國君就掛掉了。魏國就沒那麼好運氣,魏武侯之後的國君都剛愎自用,不識人才。 魏國相國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舉薦商鞅,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又對魏惠王說:“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魏惠王對公孫痤的話不以為然,一個小小的商鞅能有這麼厲害。於是商鞅去了秦國。

如果魏惠王用了商鞅,魏國繼李悝變法、吳起變法之後又進行商鞅變法,天下歸魏矣!


歷史觀


中國歷史歷朝存亡自有氣數。春秋戰國時的魏國,雖說也變過法但是依舊沒有能夠統一天下。最主要是沒有出現幾位雄才大略超級國君。雖說在魏文侯時候,有李悝,吳起等賢人主持變法。但是變法的程度比較狹隘,只能適合當時一時的,基本上都是人亡政息,並非變法很徹底。凡是變法面臨的第一問題就是貴族的問題,吳起生前雖然將貴族打壓下去,但吳起一死,貴族們就死灰復燃。最主要是魏國後面的君主,一個賽過一個混蛋。


秦國變法從秦孝公以後是人亡其法不變,奮六世,奉商君子之法不變,是的秦國國力蒸蒸日上,一步步的蠶食東方六國。所謂個人自身的素質、文化修養直接決定這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發展前途。就需要一種機制,一種長效的有效機制去制約所謂的“權治”,規定統治階層如何去做,才能使這個國家長治久安,那麼這種長效機制就是法律。而秦國正屬於這樣的,所以在後來秦國在七國當中脫穎而出,最終統一了天下。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己齋論史


戰略方陣錯誤!

很多人人為問題出現在第三任國君魏惠王。其實在第二任國君魏武侯就制定了錯誤的軍事戰略了。

一,魏文侯連三晉稱霸諸侯和滅秦戰略

魏文侯變法迅速強大起來之後,韓趙認魏國為盟主,跟隨魏國攻伐諸侯。勝利之後魏國分大頭,韓趙根據出力多少分小頭。這樣的體系既保證了韓趙穩定安全,也保證了魏國的霸權。從魏國幾次攻伐秦國的過程就可以看出,由於三晉的結盟的威懾,其他大國諸如齊,楚根本不敢支援秦國,從後方偷襲魏國。

二,魏武侯棄滅秦改統一三晉戰略。

佔領秦國河西之地,秦國已經被滅了一半了。魏武侯對秦國剩下的土地失去了興趣。反而盯上了韓趙,先是連續借道滅韓趙附近的小國。令韓趙倍感威脅。三晉同盟徹底崩塌!

三,秦國休養生息,齊國崛起。魏惠王攻韓趙失敗。魏國徹底葬失霸權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