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時期的胸甲真的對於火槍毫無用處嗎?為什麼?

LiNanWang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基本是無用的。

即便是拿破崙時期的火槍,在能夠精確射擊的射程內,普遍可以擊穿3到4毫米的鐵板。

胸甲再厚也是擋不住子彈直接命中。

即便中彈後子彈沒有貫穿,也會因衝擊力而落馬。

然而,胸甲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用。

如果子彈從幾百米外飛來,也就是所謂的流彈,射中胸甲,後者還是能夠擋住的,說白了就是可以防禦流彈。

其實,胸甲對於騎兵的保護有限,但也並非完全沒有作用。

實際上,當時胸甲騎兵首先需要的是勇氣,因為當年的火槍主要是滑膛,命中率並不高。

和法軍作戰的普魯士軍隊曾經對滑膛槍做了一項試驗。對一個10英尺寬6英尺高的目標(3.05×1.83m)使用普軍1782型火槍射擊100發,在76米的距離上可以命中60發;150米時只有40發;220米時只有25發,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

這個靶子比騎兵要大多了。

而且,靶子是不動的,騎兵則是動的。

當年的火槍除非採用齊射,不然很難擊中高速運動的目標。

火槍打高速運動的騎兵,其實命中率是很低的。

騎兵對於步兵的突擊,首先需要的是勇氣。只要敢於果敢衝鋒,實際上被擊中的騎兵並不多。

但前提是敢於衝鋒,誰不怕死啊?

說白了,胸甲只是用於在非常遠的距離阻擋流彈,或者是增強胸甲騎兵的勇氣。

真正如果在火槍有效射程內中彈,胸甲騎兵還是會死的。

況且,就算胸甲騎兵不死,他們的馬匹是沒有鐵甲防禦的。所謂射人先射馬,很多敵軍會對準他們高大的馬匹射擊。如果馬匹被射死,胸甲騎兵落馬基本不是死也是受傷了,然後在地上揹著重達8到10公斤的胸甲,幾乎無法有效作戰,等於死了。

實際上,普魯士和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之前,都已經不再給自己的騎兵部隊配備胸甲。

拿破崙則堅信胸甲騎兵在戰場上的鼓舞士氣,以及震懾作用。

胸甲騎兵的胸甲是會閃亮的,在白天作戰配合太陽光會有非常強大的威懾效果,這也是精神戰吧。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法軍還有胸甲騎兵。

一戰爆發以後,胸甲騎兵就紛紛脫下了閃亮的胸甲。時代不同了,此時的胸甲會暴露自己,引來敵人四面八方射來的槍彈。


薩沙


簡單回答:面對火槍,如果對方在有效射程外就開槍了,那麼胸甲確實可能會擋住威力已經衰減後的子彈。
但胸甲主要的作用,是為了搭配胸甲騎兵的主要作戰方式”馬刀衝擊“,減輕騎兵在肉搏戰中的損失。


17世紀中葉,全身鎧甲已經逐漸過時,歐洲戰場上的騎兵放棄了對軀幹部分和腿部的嚴密防護,開始轉而穿著較為輕便的胸甲(法語:cuirasse),Cuirassier,即胸甲騎兵開始出現在歷史上。


而他們面對的對手------16~17世紀的火槍威力並不差,在1988年有人做過測試,把十三挺16到18世紀的滑膛槍和手槍固定在平臺上,用電子機械點燃引信,測量威力與速度後發現那時代火槍的初速並不差。在不超過100米的範圍內,被打中的後果幾乎比現代步槍更厲害----當時的子彈是圓形的,個頭比較大,能對人體造成更大的殺傷。


但是,這麼做有幾個基本前提:

一,使用合格的黑火藥和合格的軍工製造。這一點一直到鴉片戰爭時期仍然對於中國這樣的農業國家是個大問題。


二,使用者必須受過訓練,懂得瞄準(因為早期槍械的後坐力很大,有經驗的士兵會在一百五十步的距離瞄準膝蓋;225到300步瞄準腰或胸;375步瞄準頭。這樣才能打得中)


在16-17世紀,中國的大多數火槍使用者都達不到這兩個條件,所以在明末清初的戰爭中,無論南明軍還是八旗,都有身穿重甲來突破火槍的戰術。下圖是鄭成功的”鐵人軍“,繳獲清兵的重甲後成立的兵種。




可見在當時(17世紀中期),身穿重甲還是可以擋得住子彈的。



但是到了拿破崙戰爭(1803年—1815年),各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燧發滑膛槍。如下圖。印度型“棕貝絲”步槍原本只裝備東印度公司的殖民武裝。英國軍械局在1795年看上了這款廉價又好造的短步槍,並從1797年開始將英國本土幾乎所有的步槍生產線都用來生產印度型“棕貝絲”步槍。


到這個時代,胸甲騎兵們其實已經發現,實際上他們的主要作戰方式是用馬刀肉搏,而不是拿手槍射擊,在實戰中,拿著明晃晃的馬刀揮舞著衝過來,對 對方的步兵會產生極大的震懾力。-----當然,一般不會用來正面衝擊對方已經列陣完畢的步兵陣。


這一點在我們熟悉的八里橋之戰中就有很好的證明,和電影裡不同,滿蒙騎兵當時使用的武器是鳥槍居多,而英法的胸甲騎兵和印度騎兵使用的反倒是馬刀和長矛-----在實戰中的結果是 滿蒙騎兵在 猛衝過來的胸甲騎兵面前槍都拿不穩了。


上圖是英國人畫的八里橋之戰。可以清晰看出,左邊衝鋒的歐洲騎兵揮舞的是馬刀,而右邊的清兵則在用火槍射擊。


所以,胸甲騎兵的攻擊方式,是肉搏。


在這種情況下,胸甲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肉搏中的損失,或者和馬刀一起進行威懾敵人,讓敵人射擊失去準確性(這在戰場上是常有的事情)。


閉家鎖的紅楓


奧地利和普魯士是18世紀初兩個保留較多胸甲騎兵的國家,兩國主要應用一種用黑皮甲搭配黃銅的輕型頭盔和只防護前胸(沒有後背)的簡化胸甲,這種模式在現實中被認為是較為理想的

而一度走輕裝化的法國,被這兩個國家影響,不僅恢復了胸甲騎兵,還應用全鋼頭盔和覆蓋前胸與後背的板甲,法國模式和奧地利,普魯士模式孰優孰劣,一直存在爭議

普,奧模式過度倚重靈活而忽視防禦,法模式也沒有多大防禦加成反而加重負擔,但厚重的甲冑往往會提升士兵的安全感與自豪感

綜合來講,此時的板甲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仍有一些後勁,有一定的作用





星空下的凱旋歌


在火器出現以後,就開始挑戰鎧甲的防護力了。

15世紀板甲的很多改進都是收到了火槍的衝擊。特別是胡斯戰爭後,那些巨大的手炮,也就是火門槍大行其道。

於是這個時代的板甲開始出現稜條設計

這雖然很大增強了鎧甲的防禦性,但就鋼鐵本身的材質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火槍的威力可以隨著口徑的增大,火藥的顆粒化,加長槍管,使用鐵彈丸來提高穿甲能力。

比如在1560 年的聖丹尼斯之役,法國將軍安地蒙特摩倫西被一名蘇格蘭槍手射穿了胸甲而死,對方使用的就是鐵製彈丸。

而要想提高防禦力就只能增加厚度或改進設計,結果就容易超越人體所能承受的上限和讓成本劇增。

也就是說,火槍提升威力的速度超過了鎧甲提升防禦的速度。

各時代胸甲平均厚度。十字架為騎兵甲,三角為步兵甲,單位,毫米。出自《騎士與風爐》


顯然,當你花費巨資的笨重板甲卻擋不住一把制式火槍的射擊時,鎧甲自然就面臨淘汰了。

基本到了18世紀,騎兵輕裝化幾乎在整個歐洲盛行,“太陽王”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正規騎兵” 都幾乎是無甲騎兵。即使是當時普魯士弗里德里希一世(腓特烈大帝)麾下的“重騎兵”中,唯一還擁有盔甲的“胸甲騎兵”,也僅僅是有一塊塗飾成黑色的護胸甲,背部甲板也趨於消失了,頭盔之類的防護裝備更是完全替換成為軍帽。而且,只有一件護胸甲的腓特烈大帝胸甲騎兵,諸如普魯士胸甲騎兵或是奧地利胸甲騎兵,已經是當時歐洲最“重裝”的重騎兵,其他歐洲國家幾乎沒有騎兵——即使他們仍被稱作胸甲騎兵,在戰鬥中還會穿胸甲。這個時代騎兵更在意的是線列式衝鋒隊形,幾乎所有的騎兵除了典禮要求,都不會穿著胸甲。

所以拿破崙其實等於是復興了胸甲騎兵這個兵種。

法軍騎兵裝備的前後雙面胸甲一般重7-8千克,雖然不會對靈活性有太大影響,但胸甲騎兵們一般只在閱兵和戰鬥時才穿胸甲。胸甲可以擋住刀劍、長矛、刺刀、甚至是手槍子彈和遠距離步槍流彈,能夠讓胸甲騎兵在格鬥中佔很大優勢。法國一名胸甲騎兵少校希波曾在拼殺中被騎槍戳刺和馬刀砍殺弄傷52處,仍然倖存了下來。

一開始,拿破崙希望胸甲騎兵的胸甲在近距離也能防禦三次燧發槍的射擊,但這無法實現。但當時的軍方仍然是確認胸甲可以抵禦一次遠距離的射擊。

在拿破崙戰爭以後,幾乎所有國家都認識到了加強騎兵防護的重要性,於是裝備重型頭盔和前後胸甲的胸甲騎兵成為各國重騎兵的中堅力量。

諸如俄羅斯就建立了兩個師的胸甲騎兵,但大多數國家只組建了幾個團,至於英國組建的幾個胸甲騎兵團,雖然是為拿破崙戰爭準備的,但從未有機會在戰場上穿著他們的胸甲,反到是殖民地錫克軍有使用胸甲騎兵的記錄,而且這些胸甲中的一部分還是從法國進口的。

直到1871年的普法戰爭時期,還有一個團的法國胸甲騎兵,在法國地區的勒宗維爾向普魯士的步兵與炮兵發起衝鋒。當然他們在密集的火力射擊下傷亡慘重而戰果甚微。


總之,一句話。靠胸甲已經擋不住火槍直射了,但戰場上除了火槍還有其他可能傷到你的東西,所以多塊胸甲沒壞處。


另外說一下,大家總喜歡拿出來的那個被打出洞的胸甲,其實不是胸甲騎兵的。

他的主人來自法軍卡賓槍騎兵團。滑鐵盧之戰中,一枚聯軍的實心彈(可能為一枚六磅炮彈)擊穿了胸甲和它的主人。它的主人名叫弗朗索瓦·福沃(François Fauveau),當時年僅23歲,身高1.79米,長著一雙藍眼睛,頭髮褐色,面部狹長,1815年入伍前剛剛訂婚,本打算戰後回鄉成家。

正面

背面


冷兵器研究所


的確沒有用。


一直以來,盔甲都是保護戰士們的貼身好夥伴,然而自從火繩槍技術成熟以後,盔甲就開始走了下坡路。

我們閒話短說,當歐洲進入全面燧發槍時代以後,也就是18世紀以後,盔甲基本上就再無用武之地了。原因也不難解釋,盔甲的韌度已經再也無法抵擋子彈有效射程內的所產生動能的慣性力。結果就是盔甲將被擊穿,從而傷到士兵。同時損壞的盔甲的鐵皮會對傷口進行二次傷害,直接使士兵失去戰鬥能力。



那為什麼胸甲騎兵還要裝備胸甲呢?原因也是不難理解,第一騎兵的主要作戰方式是近戰,在面對馬刀對砍的白刃戰中,胸甲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保護騎兵。還有就是,亮閃閃的胸甲真的很帥。 尤其是特別重視服飾穿著的法國人,要求自己的軍服穿出個性和帥氣(因此被坑了好幾回)。同樣是胸甲騎兵,普魯士的騎兵早早地就跑起來胸甲,俄羅斯和英國、奧地利也在1820s之後廢除了胸甲騎兵,唯獨法軍一直到1860s還在使用胸甲騎兵。


因為根本擋不住火槍,因此胸甲的作用正如前面所說類似於裝飾品,故而厚度和質量都不咋地,所以這個防禦力就更加打折扣了。

穿個小鐵皮就想擋子彈,拿戰時期的燧發槍射速已經接近近現代戰爭時的射速(1840s)了,自然是擋不住的。


火器工坊


首先得說拿破崙時期,他所使用的胸甲基本上都是給他騎兵配備的,這些胸甲,事實證明完全沒有用,尤其是對付步兵的火槍的時候,滑鐵盧戰役期間,當時拿不能手下一個將軍掌管著騎兵部隊,看見敵人潰敗以後,覺得對於英國佬可以趁勝追擊,結果英國人直接擺出烏龜正。這批騎兵在英國的火槍和長槍的火力交織網之下全軍覆沒。

由此可見,拿破崙時期他的胸甲是沒有用的,那麼拿破崙的胸甲究竟是來對付什麼的呢?

我說一下,當時整個作戰的一個作戰規律就是大家一起排好隊伍,分成好幾列,然後在古典得打好之下,踏著整齊的步伐進入戰場,接著等雙方拉近距離以後,可以面對面看見敵人臉上什麼表情,以後把槍拿下來,然後等敵人所有人擺成一排,槍射擊出去,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當時早期的滑膛槍,他的命中率坑爹的可憐,由於這種滑膛槍坑爹的命中率,所以敵人只要往後一側距離拉開的火槍沒用了。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我火槍我命中不了,你讓我追又追不上,雙方拉的一定距離的,只要對方不是跑的太慢,你基本追不上人頭,與此同時,跑路的時候,當時的燧發槍他是沒有辦法進行後裝藥的,所以必須要停下來給裝一下火藥,這又浪費了時間,又追不上敵人。

這個時候就要依靠火炮兄弟,還有騎兵部隊,火炮的射程毫無疑問比當時燧發槍的射程要遠,而且準頭更能把握,所以在狄仁傑成密集隊形的時候,我火炮一炮轟過去,可以砸死一排的人。與此同時兵逃跑的時候,我把火炮的仰角稍微調大,我還可以追的上敵人逃跑的步伐,甚至能夠打到正在逃跑中的人。

可是火炮射擊並機是有限的,能夠對敵人殺傷也是有限的,真正用來追擊敵人的是什麼,騎兵,騎兵才是這個時候真正用來追殺步兵的利器。

這個時候,由於敵人步兵一直想著逃跑,而且來不及裝上火藥,所以這個時候派出騎兵去追殺,可以免除被敵人的燧發槍,也就是火槍給打中,這種概率,步兵手裡真正能夠對付騎兵的只剩下刺刀,所以這個時候胸甲就體現出來它的意義了,你要殺一個人,這個時候刺刀對準著你你要毫不顧及的把刀揮下去才能夠砍中敵人,頭他是看不到的,看到你腿的話,那不是致命傷,只要不砍到腿動脈都沒事情,真正要保護的是自己的胸腔,所以胸甲這個時候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與此同時,(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更加要注意的是敵人的騎兵,此時此刻,除非步兵能夠鎮定下來,並且截成相應的陣型,才能夠阻止敵人騎兵以外,這個時候能夠對自己騎兵產生威脅的就是敵人的騎兵。

說實話這個方面我並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是我推測可能是被英國人的騎兵給打出了陰影。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紅黑髮現。法國人的騎兵使用的刀是又長又直的那種大砍刀,這是重刀,這是在騎兵衝鋒的時候能夠像騎兵的長槍那樣作用瞬間將整個人的力道作用在刀上,然後將敵人一擊斃命,必要的時候藉助刀本身的重要,再加上腕力可以進行揮砍。

但是英國人不同,英國人使用的騎兵的刀,它是帶有一定彎度,而且刀的本身重量比較輕,按照法國士兵的說法,英國人的刀有點妖,砍人的時候不會一擊斃命,但是經常會在你身上留下傷口,比如說你的手被切掉一半,或者是你的腿被切開一條傷口,並不是致命傷,但是都會自殘,因此對英國騎兵來說,如果說他的刀真的想一刀把敵人解決掉,或者是讓他喪失戰鬥力的話,只有胸腔和頭部。

投服有相應的頭部裝飾進行保護,胸部,所以必須得有一個胸甲來進行保護。

綜上所述,這個胸甲並不是落後於時代的產物,相反是經過實戰以後,法國人得出個必要結論就是在這個時代作戰,我必須得裝備這樣的胸甲,否則沒這個東西,我坐在效率得大打折扣,對於部隊裝備的實用性,拿破崙是戰術大師,他曾經一直堅持跟士兵同吃同住,認為我只有跟士兵一樣的狀態,我才知道士兵能夠做成多少事情。可見這個人在實用性方面是極其重視的。

所以並不存在法國士兵由於之前一直裝備胸甲而保留這個傳統,相反,這個時候這個胸甲的存在也是時代的一種體現。



漩渦鳴人yy


16世紀中後期隨著步兵長矛的廣泛使用和火器的興起,騎兵長槍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胸甲騎兵取代槍騎兵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兵種。隨著步兵火器技術的提升,尤其是前裝滑膛槍的出現,重型盔甲對騎兵的保護作用被嚴重削弱。到17世紀中葉,全身鎧甲變得過時了,胸甲騎兵放棄了對軀幹部分和腿部的嚴密防護,開始轉而穿著較為輕便的胸甲(法語:cuirasse),Cuirassier這一名稱即由此時開始出現。到18世紀末葉,胸甲騎兵的裝甲已僅限於頭盔,只有法國、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的胸甲騎兵仍然穿著胸甲。在近代燧發槍面前,胸甲已經很難為騎兵提供有效的防護。除了增強衝鋒時的動量外,胸甲在此時更主要是發揮心理作用:增強己方騎兵進攻的信心,同時對敵人產生震懾。此外,在騎兵對騎兵的戰鬥中,胸甲雖然防彈作用不足,但對馬刀尚有一定的防護作用。在拿破崙戰爭之前,普魯士和英國已經不再給自己的騎兵部隊配備胸甲。但拿破崙依然堅信胸甲騎兵在戰場上的震懾作用。可見當時,關於胸甲的作用還是見仁見智,說毫無用處稍微過了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