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縣:旱地裡長出了“火龍果”

初冬時節,在鎮原縣稼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幾座白色大棚裡,茂盛翠綠的火龍果樹、紅彤彤的果子,讓人眼前一亮。“你們是不是吃驚,南方種的果子在這塊撂荒的山地裡栽活了,你看,還結著果子,有的已經成熟了。”正在給火龍果施肥的劉廣成說。這是該合作社負責人焦勝才從外面學習後,引進栽植的。今年48歲的焦勝才是臨涇鎮祁焦村人,是個有膽識與魄力的人。2012年他到張掖學習時,發現那裡栽植的火龍果長得好,銷售渠道多,收益也好。那時他心裡想,這裡的氣候沒有鎮原那裡溼潤,都能長出火龍果,鎮原也一定能栽植,於是就萌發了栽植火龍果的想法。回到家鄉後,他把家鄉的土壤拿到張掖做了個實驗,發現土壤肥沃,適合栽植,更堅定了信心。

鎮原縣:旱地裡長出了“火龍果”

焦勝才把父老鄉親陸續遺棄的荒地以每畝30元流轉過來,並把多年積攢的錢全部投入進去,建了三個標準化大棚,栽植了火龍果。經過三年精心培育,苗子長勢喜人,可還沒有掛果,這讓焦勝才焦急了。“三年了,還不掛果,從建棚,買苗子,僱用人人工授粉,我真下血本了。”焦勝才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4月份,大棚裡的苗子全部開花結果,沒到幾個月火龍果長大並慢慢成熟了。這種旱地裡結出來的火龍果品質好,紅皮紅肉,口感細膩,營養價值較高,一經銷售,迅速佔據了市場。他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到西安、青海等地。同時,還銷往鎮原縣各大超市,深受顧客喜愛,且供不應求。屯字鎮百佳超市朱老闆說:“他的這個火龍果品質好,很受歡迎,在超市裡賣得快,顧客來就要這個品種的,有時還供不上。”

鎮原縣:旱地裡長出了“火龍果”

看著成熟的火龍果,焦勝才高興地說:“我現在已摘了6茬,每斤售價最低10元,目前已收入4.5萬元了,終於見到回頭錢了。現在棚裡還育有8萬多火龍果苗子,出售苗子也收入了1萬多元了,看來這個市場前景很不錯的!”

致富不忘鄉鄰,焦勝才建合作社的目的就是帶動群眾致富,從建基地開始,他就安排貧困戶到基地務工增收,真正為貧困農民脫貧治富搭建了一座橋樑。朱銀武是包莊村人,2013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很貧困。焦勝才看見他為人憨厚老實、勤奮,幹活又細緻,就把他叫到這裡打工賺錢,並給他安排了住宿。“我本來就是個殘疾人,家境不好且有個75歲的老人需要照顧,外出打工沒人要,只能在本地找活幹養家。”44歲的朱銀武感激地說,從基地建起來我就來了,現在已經幹了3年多了,每天給發80元的工資,一年收入在2萬元左右,照顧老人和賺錢兩不誤。

朱銀武高興地說:“焦勝才栽植的火龍果我最清楚,是有機無公害的,清甜的綠色產品,你們可以品嚐一下它的味道。”

目前,鎮原縣稼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祁焦、聯合兩個村48戶群眾3216多畝撂荒地,增加了群眾收入,也為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他的基地長期用工10多人,年季節性用工達100多人。

鎮原縣:旱地裡長出了“火龍果”

祁焦村黨支部書記段國傑說:“焦勝才的火龍果基地是鎮原縣目前第一家,果品質量好,銷路廣。這是帶動我們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好產業!”

當提及今後打算時,焦勝才信心十足地說:“我將不斷學習先進技術,繼續擴大火龍果種植基地,做好、做強這個產品,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