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培養

技術: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培養

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的基本構架是具有1個主蔓和12個二級分枝(結果枝),主蔓和結果枝的長度、粗度、日齡、空間分佈及生長狀態等有一定的控制標準(參見圖1,表1)。

圖1 火龍果標準植株(一蔓十二枝)示意圖

技術: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培養

表1火龍果“標準結果枝的基本參數

技術: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培養

意義:

(1)每畝標準結果枝5000~6000條,“留枝不廢,廢枝不留”。

(2)按照以標準化整枝模式為基礎的栽培管理方案和流程標準實施,通常可以培養出達到參數標準的“標準植株”,進入“開花結果階段”後,果實的產量、品質就有了基礎和保障。

(3)標準化整枝模式除了具有成本低、工效高、質量穩定可控等優點以外,還為“結果期”階段的花果管理、果實品質提升以及產期調節等操作提供了空間和方便,有利於提高火龍果精品果率和栽培效益。

“標準植株”(一蔓十二枝)的培養過程分為13個步驟,簡稱“十三步培養法”,劃分為2個階段:(1)主蔓培養階段(1-9步);(2)結果蔓培養階段(10-13步)。

技術: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培養

主蔓培養階段

主蔓培養階段是指從苗木定植後,經過選芽、定主蔓、綁蔓引枝等環節,引導主蔓沿著設定的方向和位置生長跨越過連桿(上架)後,下垂至距離地面一定的高度後打頂的整個過程。以“打頂”作為該階段結束的標誌,此時主蔓呈單幹(無分枝)狀態,總長度約為280cm~300cm。

苗木栽植

宜於3月至5月或者9月至10月栽植,應選擇品種純度高、根系發達和均勻一致的苗木。自邊柱起(貼著柱子)種第一株苗,每隔50 cm種1株,種植宜淺,深度以根頸部入土3 cm~5 cm為宜,畝植444~532株。定植後淋足定根水,常年保持樹盤耕作層的土壤溼潤。

選芽和定主蔓

緩苗後,苗木抽生一至數個新芽。當(約70%的)生長勢最強的新芽長度超過第一固蔓線約10cm時,選留生長勢最強的新芽培養為主蔓。宜在完成第一道綁蔓後選芽,選定後及早將其餘新芽去除。

打頂

完成第六道綁蔓後,於第二固蔓線下方約10cm處,用鋒利刀片或剪刀將主蔓頂部生長點去除。一般于晴天進行,每割完8株後刀具要浸泡消毒液1次。至此,主蔓培養完成,即轉進入結果蔓培養階段。

除芽

“除芽”是指於新芽的基部將芽體全部剪除。非留芽位置長出的新芽應隨長隨剪,以減少不必要的樹體養分耗費。“非留芽位置”是指第四綁蔓位以下和第五綁蔓位以上節位,“預留芽位置”是指第四綁蔓位以上和第五綁蔓位以下節位,即連桿上方主蔓“背拱”段枝條的節位。

閹刺

“閹刺”是指用鋒利刀片將刺座割除。時機有2個:

①在完成第四道綁蔓後,將第三綁蔓帶與第四綁蔓帶之間的主蔓上各個節位的刺座全部進行“閹刺”。

②在完成第六道綁蔓後,將第五綁蔓帶與第六綁蔓帶之間的主蔓上各個節位的刺座全部進行“閹刺”。

一般于晴天進行,要儘量少割肉質,每割完一株後刀具要浸泡消毒液1次。“閹刺”的作用是將“非留芽位置”上自然容易萌發新芽的枝段的刺座一次性去除,杜絕日後潛在的多次“除芽”工作,促進“預留芽位置”的抽芽生長。

圖3火龍果(連排式架)與培養“標準植株”結合示意圖

技術: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培養

圖4火龍果培養“標準植株”的第4、5道綁蔓操作要領示意圖

技術: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培養

技術: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培養

2.結果蔓培養階段

結果蔓培養階段是指從主蔓“打頂”後,在主蔓“背拱”的“預留芽位置”抽生的新芽中,分2~3批次(通常是3批次)選留新芽培養為“結果蔓”的過程。經過選芽、定主蔓、綁蔓引枝等環節,引導主蔓沿著設定的方向和位置生長跨越過連桿(上架)後,下垂至距離地面一定的高度後打頂的整個過程。以“第6結果蔓打頂”作為該階段結束的標誌。

第一批結果蔓培養

在“預留芽位置”長出的第一批新芽中,當長度約長至5cm時,選擇奇數節位“結果枝位1、3、5”上其中一個的健壯新芽,主蔓兩側各選留1個新芽(平衡留芽),其餘新芽及早剪除。當“結果蔓”長度接近80cm時進行掐尖打頂。當“第一批結果蔓自然下垂至45°以下時,將其牽引至對應“結果枝位”上用固定扎線綁縛固定住。若“結果蔓”長度>80cm仍未下垂,或“結果蔓”與“主蔓”夾角過小,不利於形成近魚骨形狀排列時,可於氣候乾燥的下午,利於“扭枝”操作技術(聽到 “啪”的一聲,感覺到結果蔓基部的木質部略微裂開即可),令其逐步下垂和接近對應“結果枝位”。

第二批結果蔓培養

用2.2.1的方法,在“預留芽位置”長出的第二批新芽中,選擇奇數節位“結果枝位1、3、5”上的其中兩個芽,當長度約長至5cm時,選擇中部節位的健壯新芽,主蔓兩側各選留2個新芽(平衡留芽),其餘新芽及早剪除。

第三批結果蔓培養

用2.2.1的方法,在“預留芽位置”長出的第三批新芽中,當長度約長至5cm時,選擇上部節位的健壯新芽,主蔓兩側各選留3個新芽(平衡留芽),其餘新芽及早剪除。

至此,火龍果“標準植株”(連排式架)的基本構架培養完成,具有1個主蔓和12個(6對)結果蔓(一蔓十二枝)。當結果蔓老熟,內部生理狀態和外界環境合適時,即開始轉入“開花結果階段”。

理想狀態的“三批結果蔓”的抽生和選留順序是從低節位即“結果枝位1”至高節位即“結果枝位6”,實際生長可能會有變數,宜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最終保證主蔓“背拱”的“預留芽位置”兩側各抽生6個疏密相對一致、分佈比較均勻的且夠長夠壯的“結果蔓”即可。

不同品種類型的火龍果的“標準結果蔓”的長度、粗度有一定的區別。以中等生長勢品種(美龍3號)為例,標準“結果蔓”長度80cm(±10cm),粗度為8cm(±2cm),不分段(即連續生長,一步生長到位),平均節間長度為5~6cm,顏色濃綠、充實飽滿、無病蟲斑,枝齡180天以上(從抽新芽開始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