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意设计的地球”——反思人在自然中的位置

美国地理学家克拉伦斯·格拉肯披沥十余载撰写的《罗得岛海岸的痕迹》,创作于20世纪中期,是一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史名作,介绍了从古代到18世纪末西方思想中的自然与文化。其中文版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6年平装本译出,由商务印书馆2017年12月出版。该书书名源于古罗马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讲述的故事:苏格拉底派哲学家亚里士提普斯船只失事,落难罗得岛海岸,他在海滩上突然看到几个几何图形,于是向同伴们说,“让我们高喊吧,因为我看到了人类的痕迹!”

“神意设计的地球”——反思人在自然中的位置

希腊化时期的思考模式盛行久远

书的前言部分开宗明义提出西方思想史上人对地球之关系的三个问题:地球是一个有意做出来的造物吗?地球上的气候、地形、各大陆的构造是否影响个人的道德和社会本性,是否在塑造人类文化的特征和性质方面施加了影响力?在人类居住于地球的漫长岁月中,人们以何种方式将地球从它假设的原始状态做出改变?围绕这些问题的探讨大致有三种观念:神意设计的地球观念、环境影响观念、人作为地球施动者的观念。以这三种观念为主题,该书梳理了始自古代,贯穿于希腊化时期、基督教中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两三个世纪,以及18世纪的人类思想和实践。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未像20世纪大多地理史家那样,选择环境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作为中心,而是以神意设计的地球观作为核心观念。

书中“古代”部分的叙述从希腊、罗马时期,尤其是希腊化时期开始。这是因为“有大量理由相信,近现代对自然态度的根源存在于希腊化时期而不是更早”。城市生活的扩大化,导致希腊化时期有可能成为“西方文化中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差异最大化的时期之一”。那一时期的哲学、诗歌与艺术,充满了批评城市生活,赞美自然、讴歌人与自然和谐的声音。希腊化时期奠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模式,直到18世纪末都未被彻底超越或放弃。比如柏拉图的工匠神目的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主要通过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的思想家表现出来。西塞罗《论神性》和卢克莱修《物性论》成为承载这两个学派自然思想的最重要文献。在持神创论思想的斯多葛学派那里,地球是一个神意设计出来、有目的、和谐有序、统一而完满的世界;人类作为地球的照管者,能够通过卓越的理性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物性论》中,伊壁鸠鲁派学者通过对自然地理及其运动过程的观察、归纳和逻辑思考,引发自然法则和由此而来的自然秩序观念。不同于斯多葛学派的乐观主义,伊壁鸠鲁学派将自然比喻为有生命周期的有机体,并顺理成章得出地球环境的不完善性、不能满足所有生物需求的“自然吝啬”观点,以及自然必然衰老、机能退化的悲观主义思想,进而得出改造自然以改善人类命运的结论。

设计论和终极因活力不减

在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纪,世界“完满”来自于上帝的智慧和慈悲,“自然吝啬”是由于人类堕落导致万物均受诅咒。托马斯·阿奎那继承两种目的论思想,为自然神学和启示神学划分界限,同时,在基督教信仰下将两种目的论进行结合。近代早期,尽管物理神学代替启示神学成为主要的哲学思想,但是设计论和终极因的观念依然活力不减。这一时期的诸多思想家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大多带有“自然完满”或“自然吝啬”观念的印迹。在马修·黑尔爵士那里,自然为防止生命超载实施多种“修剪办法”, 如地方性的与世界性的传染病、水火灾害以及战争。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终于到了可以和“设计论的脚手架拆开”的时候,但是直到18世纪,物理神学依旧作为主导思想被应用于对活态大自然的研究。这体现在林奈对自然组织法则中“设计出来的秩序”的赞成,洪堡论文对自然中均一与平衡原则的遵守,马尔萨斯学说中关于生命的多产与自然的吝啬间的强烈冲突,布丰虽然在自然史中热情赞美人类文明对地球的改造,但认为人的力量有着神圣起源……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神意设计的地球”或称目的论自然观,是尝试创造一个整体自然观的广阔深邃的思想体系的重要部分。

反思人类对地球的过度干预

18世纪,关于环境与文化的讨论空前热烈,环境决定论与各种政治倾向产生了微妙的连接。气候与宗教的关系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十分重要,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对气候和土壤的影响有大段表述,其目的与对教会垄断的批评有关;而伏尔泰、休谟等人则担心环境决定论导致人们对于习俗、法律、道德起因的忽视。其后,对于环境导致的人种差异的强调更是愈演愈烈,最终在20世纪造成灾难性后果。至今,气候问题仍是国际问题谈判桌上的重要筹码。

尽管近代早期培根哲学提出“控制自然”的主张,但自然的统一性与人对自然的“协助”角色仍然从哲学和知识的传统中继承下来。其实,西方思想史上的智者对于过分功利地利用自然早有警觉,柏拉图曾在《克里特雅斯》一书中流露过对于水土流失累积后果的忧虑,普林尼《自然史》、科鲁梅拉《论农事》均提出,要预防人为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奥古斯丁更是直言不讳地揭露人类功利主义自然观的狭隘性,认为万物各有其自己的目的。

《罗得岛海岸的痕迹》在诞生后的几十年里,曾因“神意设计的地球”视角引发争议。基于康德的观点审视,康德虽然不承认各种终极因和目的论(他认为地球表面状况是历史事件的结果),但他同时声称目的论可以作为一个向导、一个规范性概念,“作为我们反思最高来源的基础”。马克思在强调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始终承认自在自然的优先性,既承认人类的主体性,也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今,人类对地球的超速度干预充满了无法预知的不确定性,重读这部经典著作,反思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商务印书馆)

原标题:“神意设计的地球”—— 格拉肯著作中的人与自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